梁旭东
作品数: 76被引量:561H指数:14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魏丽惠
作品数:1,013被引量:6,007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崔恒
作品数:473被引量:2,340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性癌 抗独特型抗体 子宫内膜异位症
王建六
作品数:1,339被引量:6,816H指数:3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子宫内膜肿瘤 盆底重建
祝洪澜
作品数:95被引量:45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癌 临床病理分析 预后 子宫内膜异位症 抗独特型微抗体
李艺
作品数:152被引量:635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性癌 卵巢交界性肿瘤 临床病理分析
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的结局分析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探讨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的复发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保留子宫和部分卵巢的保守性手术。16例患者单纯行保守性手术(术后未用药,A 组),52例术后予孕三烯酮治疗(B 组),22例术后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C 组)。3组中不孕症患者分别是10、15和10例。随访24~84个月(中位时间是48.5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复发、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A、B、C 3组的复发率分别是18.8%(3/16)、30.8%(16/52)和13.6%(3/2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7);3组的平均复发时间分别是术后63.8、63.3和47.6个月,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3组中不孕症患者,术后累积妊娠率分别是70.0%(7/10)、66.7%(10/15)和60.0%(6/1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术后首次妊娠距手术的时间间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而且65.2%(15/23)是在术后1年内自然妊娠。结论保守性手术后采用孕三烯酮或 GnRHa 巩固治疗未能延缓复发时间,也不能降低复发率。手术能改善Ⅲ~Ⅳ期患者的生育力,但术后药物治疗不能提高妊娠率。
李艺祝洪澜梁旭东张超王朝华崔恒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外科手术复发
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再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有可能改善晚期(Ⅲ~Ⅳ期)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其确切的应用价值需要再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136例ⅢC~Ⅳ期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资料,A组(65例)初次手术即获得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B组(41例)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不满意,术后单纯化疗;C组(30例)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不满意,经3—4个疗程化疗后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及生存结果。结果136例患者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满意率为47.8%(65/136)。C组最终有23例(77%,23/30)达到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C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6个月,预后最好。C、B两组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40、31个月)及PFS(分别为24、13个月)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4、0.289)。C组中无肉眼残留病灶患者的PFS(27个月)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0),但OS仍比A组差(P=0.010)。结论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不能改善远期预后,但达到无肉眼残留的患者能改善其术后PFS。该手术本身安全、可耐受,可作为基层医院无法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的一个补充治疗选择。
马彧李艺崔恒梁旭东唐志坚李小平赵彦魏丽惠
关键词:输卵管肿瘤腹膜肿瘤妇科外科手术再手术肿瘤辅助疗法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析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卵巢交界性肿瘤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9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的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13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证实。且经正规肿瘤术后随访12~240个月。结果平均发病年龄为42.3岁;Ⅰ、Ⅱ、Ⅲ期分别为106、6、18例;浆液性、黏液性和其他病理类型各48、63、19例;49.0%(51/104)的患者CA125升高;1%有微乳头浸润,0.05%有浸润性种植;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2.3%保留生育功能。复发率为6%(8例),其中18例行卵巢肿物剥除术2例复发,34例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未见复发。肿瘤分期手术与一侧附件切除及单纯肿物剥除术的5年及10年存活率分别为100%、100%、95%。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Ⅰ期为主,黏液性肿瘤多见,预后良好,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早期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后需长期随访。FIGO分期、微乳头型病变,浸润性种植及初次术后是否残留是影响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梁旭东曾浩霞李艺祝洪澜沈丹华廖晓云崔恒魏丽惠
关键词: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
244例卵巢上皮癌铂耐药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卵巢上皮癌对铂类为基础的联合一线化疗的耐药情况,探讨初治化疗敏感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按初治后无瘤间期(DFI)长短将患者分为铂耐药、铂部分敏感、铂敏感3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244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52岁,晚期占72.1%,61.1%为浆液性,67.2%为低分化,淋巴转移率31.2%,原发耐药比率23.36%,总5年生存率54.7%,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70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29个月。晚期、未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铂耐药几率增高(P<0.001,P<0.001)。铂耐药患者的CA125及淋巴转移率高于铂敏感组(P=0.03,P=0.003)。3组患者中任意两组的OS及PFS均有显著差异(P<0.001)。部分敏感患者复发后,更换化疗方案者中位OS较继续TC(TP)或CAP化疗者略长(P=0.196)。结论:中低分化的晚期患者,CA125超过1000U/ml,未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耐药或部分敏感的几率高,预后差。化疗敏感性不同的患者预后不同,复发后应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
曾浩霞梁旭东崔恒李艺祝洪澜
关键词:卵巢肿瘤耐药预后
晚期卵巢上皮癌耐药分析及复发后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晚期卵巢上皮癌的耐药情况及复发后治疗,探讨化疗敏感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按初治后的无瘤间期(disease free interval,DFI)将176例患者分为R组(铂耐药,DFI<6个月)和S组(铂敏感,DFI>6个月)两组,S组再分为S1组(铂部分敏感,DFI为6~12个月)和S2组(铂敏感,DFI>12个月)两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情况、复发后治疗及预后。结果:176例晚期卵巢上皮癌,平均发病年龄54.01±10.19(23~77)岁,69.3%为浆液性,71.6%为低分化,淋巴转移率42.8%,30.1%原发耐药,总5年生存率45.4%,中位OS为56个月,中位PFS为24个月。R组(铂耐药)和S2组(铂敏感)的中位OS和PFS有显著差异,S1组的中位OS及中位PFS分别为40和17个月,介于铂耐药、铂敏感之间。S1组的肿瘤、术前CA125、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也介于铂耐药以及铂敏感患者之间,其初次手术达满意肿瘤减灭的比例为13.8%,显著低于铂敏感者(29.8%)(P=0.047)。铂部分敏感患者复发后,更换化疗方案者中位OS较继续使用TC/TP或CAP化疗者略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81)。结论:将铂部分敏感患者单独分类有意义,此类患者复发后的治疗措施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梁旭东曾浩霞祝洪澜冯岩岩尹璐瑶崔恒魏丽惠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化疗预后
PBL教学在临床医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45
2012年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最重要过程,它是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过程,有力地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是医学教学的关键阶段。如何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下,与时俱进开展医学临床教学是所有医学院校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是以PBL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
梁旭东祝洪澜黄振宇吴燕王建六
关键词:PBL教学方法医学临床教学临床医生
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对照研究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02年7月至2010年2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287例,分为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A)组90例,和单纯分段诊刮(B)组197例,比较两组术前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判断宫颈受累的可靠性,比较两组腹腔冲洗液阳性率的差别及3年和5年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A组术前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97.8%(88/90),B组为88.8%(175/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受累估计的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97.8%,100%和97.6%;B组分别为65.3%,85.8%,74.4%和89.0%。A组腹腔冲洗液阳性率为5.56%(5/90),B组为6.09%(12/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年总生存率为91.7%(33/36),5年总生存率为82.4%(14/17),B组分别为95.6%(87/91)和86.7%(39/45)。3年和5年总生存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可提高术前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准确率,可准确了解子宫内膜癌患者宫颈受累情况,不增加患者腹腔冲洗液的阳性率,不影响患者生存率及预后。
祝洪澜梁旭东王建六崔恒魏丽惠
关键词:宫腔镜分段诊刮子宫内膜癌
新型卵巢癌相关抗原CA166-9促进卵巢癌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研究
钱景锋叶雪马瑞琼程洪艳李艺祝洪澜梁旭东昌晓红崔恒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合并腹膜胶质瘤病(附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OIT)合并腹膜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5 7年 2月~ 2 0 0 0年 6月我院共收治 4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合并腹膜胶质瘤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1 2例OIT患者平均 2 2 3岁。 4例合并腹膜胶质瘤病 ,平均 2 1 7岁 ,临床分期均为Ⅲ期 ,OIT平均直径大于 2 0cm ,患者均行经过手术和BEP ,BVP或VAC方案化疗。其中 2例行二次开腹手术 ,病理示胶质瘤灶持续存在。 2例患者有淋巴结神经胶质瘤转移灶。术后随访时间 1~ 1 0年 ,目前均健在。结论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有腹膜胶质瘤病的预后好。治疗主要依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分期及分级 。
李小平崔恒魏丽惠吴丹华廖晓耘梁旭东
关键词:胶质瘤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腹膜化疗临床病理特征转移灶
非上皮性卵巢癌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讨非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诊断、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5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卵巢非上皮性卵巢癌患者7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结果 非上...
祝洪澜尹璐瑶梁旭东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