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明军
-

-

- 所属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欣

- 作品数:227被引量:1,234H指数:16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推拿 失眠 免疫 推拿法 背部
- 陈邵涛

- 作品数:80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研究主题:通经 推拿法 单纯性肥胖症 针灸推拿学 医科
- 仲崇文

- 作品数:60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思政 推拿法 按摩疗法 推拿 通经
- 王之虹

- 作品数:107被引量:543H指数:13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研究主题:推拿 通经 推拿法 针灸 推拿手法
- 尚坤

- 作品数:126被引量:832H指数:13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推拿 免疫 推拿疗法 皮部 冰片
- 推拿致“痧”手法的临床应用与创新被引量:2
- 2014年
- 中医推拿致"痧"手法民间应用广泛,临床疗效显著。文章总结提炼出民间常用的推拿致"痧"手法及其临床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创新性的手法"抓痧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推拿致"痧"手法操作简便,作用机理明确,值得深入研究整理并在临床实践中普及应用。
- 张欣刘明军韩永和李亚吴萌尚坤
- 关键词:推拿手法
- 超微弱发光技术在针灸推拿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传统医学与现代检测技术的交叉融合日益加深,使用现代技术诠释中医内涵已逐渐成为针灸推拿学科的主要发展趋势。超微弱发光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能量代谢现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已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超微弱发光检测技术在针灸推拿基础研究中主要用于评估经络和腧穴的功能状态、验证针刺机制、推拿治疗效应等,从而提高诊疗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尽管面临设备精度需求高、易受光源干扰等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标准化需求的推进,未来超微弱发光技术有望为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助力,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 张竞文太宇星陈邵涛仲崇文刘明军
- 关键词:经络腧穴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超微弱发光
- 针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1年
- 近年来,针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地治疗效果,而针刺治疗也拥有着较多地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特色。本文将针对针刺治疗时的不同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 周星宇刘明军
-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针刺
- 中药调控MAPK通路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4年
- 伴随着肥胖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急剧提升,目前已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以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及体积扩张为主要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同时肥胖又是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负担。肥胖受生活方式、环境、行为及遗传等因素影响,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病理过程复杂涉及炎症、自噬、肠菌紊乱等多种机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作为信号传导的关键通路,参与到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应激反应等多个过程中。国内外研究表明MAPK信号通路可通过多途径调控肥胖,如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及凋亡、调节食欲、改善炎症等。中药在防治肥胖方面效果显著且存在多靶点、多成分、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且研究发现MAPK信号通路亦是其重点调控的主要通路之一,但此领域尚未进行系统总结。故该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最新研究,简要概述MAPK通路基本结构,重点总结了中药通过干预MAPK通路治疗肥胖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调控脂肪组织生成,分化及产热,降低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代谢紊乱似乎为中药调控MAPK通路防治肥胖的主要途径。但后续仍需丰富研究方法,重点探索中药复方基于MAPK通路防治肥胖的潜在机制。
- 曹雷刘明军吴春炜陈海龙王若琳包扬何泽
- 关键词:中药肥胖
- 传统推拿“束悗疗法”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传统推拿"束悗疗法"防治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推拿组和药物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动物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VC)和坐骨神经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情况。结果:对各组动物坐骨神经SNVC检测发现,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SN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SN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SN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组与药物组比较,SN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动物坐骨神经VEGF检测发现,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VEGF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VEGF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组与药物组比较,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推拿"束悗疗法"能够有效改善DPN实验大鼠下肢坐骨神经SNVC,提高坐骨神经VEGF含量,从而对DPN大鼠的周围神经功能恢复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与注射药物弥可保相持平。"束悗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等其他任何药物无法具备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 尚坤刘明军陈飞腾李波王蕾陈林青李跃宗张欣
- 关键词:推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新医科背景下针灸推拿专业多维育人模式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积极响应“新医科”建设号召,文章通过总结针灸推拿专业育人模式现状,构建起针灸推拿专业多维度“一三三六”育人模式,即制定1个培养目标、建立3个维度、解决3方面问题、采取6种方法。6种方法包括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打造智能学习平台、改革立项评价方法以及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此模式主要体现出4层次融合内涵,即医教融合、专思融合、教科创融合、产学研融合,为实现新医科建设背景下“立德树人,筑基精术”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 刘明军刚晓超陈邵涛仲崇文王储平太宇星丛正日郑丽坤李佩哲王思贤
- 关键词:针灸推拿专业教育教学
- 基于IL-33/ST-2通路的背部推拿法对机体局部皮肤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在免疫抑制家兔背部开展推拿疗法对机体局部皮肤IL-33及其受体ST-2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8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推拿组和药物组。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形成亚急性衰老模型的方法造模,观察局部皮肤IL-33及其受体ST-2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家兔局部皮肤中IL-33、ST-2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推拿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家兔局部皮肤中IL-33、ST-2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与推拿组比较,家兔局部皮肤中IL-33、ST-2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推拿组IL-33表达均数略高于药物组。结论背部推拿法能够有效提高机体局部免疫功能;可能机制之一是背部推拿法通过IL-33/ST-2信号通路介导并调节局部皮肤免疫功能。
- 张欣刘明军王之虹卓越陈邵涛仲崇文尚坤
- 基于现代文献探索大鼠肥胖模型建立的优选方案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现代大鼠肥胖模型建立的优选方案。方法运用数据库检索的方法,以"大鼠""肥胖""模型建立"(包括"造模""建模")为关键词,对1998-2017年的CNKI、WF、VIP三大数据库中大鼠肥胖模型建立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梳理,筛选出有效文献104篇,对造模大鼠品系、产地、引种周龄、喂养饲料成分、饲料硬度处理、造模时长、药理补救方法、成功率等影响因素进行多维数据对比分析,探索大鼠肥胖模型建立的优选方案。结果综合分析得出,造模选用中国医科院研究所等培育出生3~4周、断乳后1周左右、适应性饲养3 d左右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喂以作冷藏颗粒硬化处理的高蛋白(粗蛋白质24%、脂肪12%、碳水化合物42%、其他22%)饲料,必要时辅以氯丙嗪(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H23020442)[1]。结论经4~6周造模,为最优大鼠肥胖模型建立方案,成功65.0%~75.0%。
- 张晓林刘明军
- 关键词:数据挖掘
- 运腹通经推拿法治疗产后肥胖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采用运腹通经推拿法治疗产后肥胖症的效果。方法:对63例产后肥胖患者采用运腹通经推拿法治疗,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对体重、体围及血脂变化进行观察,对治疗效果做出评价。结果:推拿治疗前、后体重、体围变化明显,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甘油三酯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腹通经推拿法对产后肥胖有较好疗效,特别是针对轻中度肥胖患者能够起到降低体重、减少体围、降低血脂的作用。
- 卓越周杨张欣陈邵涛仲崇文徐月刘明军董慧
- 关键词:脂肪代谢
- 从课程思政角度看针灸课程在医德培养中的作用被引量:18
- 2019年
- 针灸课程系指经络腧穴学、各家针灸学说、针灸医籍选读等在中医高等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任意选修课。这类课程以讲授中医针灸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古代名医经验学说和传世经典的中医古籍为主,对学生后期学习乃至毕业后从事中医针灸临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尤其是对医学生的道德培养方面,本课程具有其他专业课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传授医学基础知识、讲解名医验案医话、诠释古典医籍,学生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医德信念。本文就针灸基础类课程在中医院校学生医德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 洪嘉婧刘明军张欣张鑫李慧璟
- 关键词:医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