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驰
-

-

- 所属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南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宋展

- 作品数:175被引量:72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肿瘤 胃癌 并发症 直肠肿瘤
- 戴兵

- 作品数:26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切除术 腹腔镜 肝肿瘤 胆囊结石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 张付芝

-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运动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 护理人员 本职工作 法律问题
- 万春

- 作品数:46被引量:16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切除术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手术 胆管
- 吕新远

- 作品数:25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癌 肝肿瘤 AFP 甲胎蛋白 胃癌
- 肝内胆管乳头状黏液瘤5例
- 2012年
- 肝内胆管乳头状黏液瘤是一种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有单发或多发,具有恶变倾向,被视为癌前病变。因分泌黏液黏稠,往往因胆道梗阻而就诊,临床罕见,易被误诊〔1~3〕。本文就5例胆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治情况进行探讨。
- 刘驰万春曾峰宋展任武
- 关键词:胆管黄疸胆管炎
- 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医院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SSI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医院诊治49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肝胆外科发生S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将所有研究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发生SSI 73例,感染率为14.78%;检出病原菌69株,革兰阴性菌47株占68.12%,革兰阳性菌22株占31.8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分别占26.09%、21.74%、14.49%和5.8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17.39%、11.59%和2.90%;肝胆外科患者体质量指数≥25kg/m2、患有糖尿病、手术时间≥3h、手术出血量≥500ml、切口未聚维酮碘冲洗、Ⅲ类手术等与SSI显著相关(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SSI感染率较高;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且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为降低SSI感染率,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 刘驰曾峰倪猛宋展郑喜胜周进学
-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LOGISTIC回归分析
- 肝细胞癌手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单纯手术的疗效比较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中肝细胞癌手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手术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2010-01/2011-06南阳市中心医院肝脏普外120例肝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后辅以肝动脉化疗栓塞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单纯手术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为84.0%、62.0%、40.0%vs对照组的70.0%、41.4%、21.4%,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和3年复发率为10.0%、14.0%、26.0%vs对照组的20.0%、30.0%、37.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肝细胞癌手术患者术后辅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是可行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贾会文刘驰张磊宋若阳甘晓刘向业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复发率
- UBR5对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及靶向治疗的潜在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泛素蛋白连接酶E3成分N-识别蛋白5(UBR5)的表达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肝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UBR5的表达并将患者分为UBR5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UBR5阳性表达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对术后3年生存率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利用转染技术敲低HepG2细胞中UBR5的表达,分析敲低UBR5后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结果:UBR5阴性表达组62例,阳性组105例,UBR5阳性表达对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长径和肿瘤分期有影响(均P<0.05)。UBR5阳性表达组术后3年存活率为70.5%,低于UBR5阴性表达组的85.5%(χ^(2)=4.441,P=0.03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低分化程度、肿瘤长径>5 cm、肿瘤分期Ⅲ~Ⅳ期、UBR5阳性表达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敲低HepG2细胞中UBR5的表达后G1期细胞增加、G2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UBR5阳性表达影响患者的预后,敲低肝细胞癌细胞中UBR5的表达可能是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法。
- 戴兵吕新远刘驰
- 关键词:预后靶向治疗
- 微血管侵犯对早期肝癌肝切除术切缘选择及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血管侵犯(MVI)对早期肝癌肝切除术切缘选择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肝癌肝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资料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分析导致肝癌患者发生MVI的单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并对比MVI阳性及阴性患者中不同切缘患者1年复发率、生存率,以Cox等比例风险模型评价肿瘤复发及总体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比较不同切缘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与MVI阴性组比较,MVI阳性组手术切缘(1.05±0.07)cm、病灶大小(6.57±1.23)cm、血清甲胎蛋白(AFP)(213.13±13.58)μg/L及肿瘤边缘不光滑70.00%、包膜不完整90.00%、肿瘤多发比例35.00%明显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边缘不光滑、肿瘤多发为预测早期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VI阳性患者中中宽切缘者1年复发率55.56%高于窄切缘者9.09%(P<0.05),1年总体生存率66.67%低于窄切缘者100.00%(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AFP≥400μg/L、切缘<1cm、肿瘤>5cm是MVI阳性患者肿瘤复发及病人总体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接受中宽切缘或窄切缘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15.63%、14.2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边缘不光滑、肿瘤多发是预测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发生微血管侵犯患者选择中宽切缘能显著延长生存期,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 刘驰杨启秦长岭
-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切缘预后
- 左肾旁前间隙入路在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左肾旁前间隙入路在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2012-01/2013-12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40例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并分析左肾旁前间隙入路在其中的应用.结果:40例患者顺利地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57.1 min±14.6 min;手术中出血量为82.4 mL±23.5 mL;住院时间为7.1 d±0.4 d.手术之后未见有1例发生出血、脾梗死和胰漏以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且术后血糖也恢复正常.随访时间为8.4 mo±2.1 mo,血常规和肾功能以及血糖与腹部B超检查均正常,未发现复发.结论:临床中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采取左肾旁前间隙入路方式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术后也恢复比较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刘驰宋展
- 关键词: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安全性
- 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被引量:40
- 2021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后同期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与ERCP术后二期行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探讨同期LC+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行同期LC+ERCP治疗,对照组于ERCP术后二期行LC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术后第3天行经鼻胆管造影,观察2组结石清除情况。结果 2组体质量指数、胆总管结石数量和直径、胆总管直径及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7.0±1.5)d]短于对照组[(8.8±1.5)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与对照组(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前白蛋白[(238.2±19.5)、(285.7±21.5)g/L]和白蛋白[(31.7±3.4)、(37.5±3.0)g/L]水平与对照组[(243.1±20.8)、(285.1±22.8)g/L,(32.5±3.4)、(37.2±2.7)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血清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2组术后第3天经鼻胆管造影显示结石清除率均为100%。结论同期LC+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
- 侯潇峰宋展刘驰戴兵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囊切除
- 油酸乙醇胺在肝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对经皮肝囊肿内灌注油酸乙醇胺(EO)硬化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方法对15例患者(13例为多囊肝,2例为单纯性囊肿)进行经皮肝囊肿穿刺置入7F猪尾管,并灌注EO,之后抽除EO,猪尾管开放状态下留置24h后拔除。结果除1个囊肿外所有经治囊肿均通过一次灌注得到治愈。该囊肿为一多发囊肿患者,通过3个月后的再次治疗好转。囊肿的体积缩减是渐进性的,囊肿体积在治疗后1年的缩减最为显著。所有患者均不需手术。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1周~48个月)。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感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经皮肝囊肿内灌注油酸乙醇胺硬化治疗肝囊肿后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同时避免了手术,减少了创伤,也提高了生活质量。
- 刘驰万春
- 关键词:肝囊肿
- 全腹腔镜下脾切断术在门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体会
- 刘驰宋展王耿泽刘建文
- 肝胆管结石感染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综合分析比较肝胆管结石感染患者行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及胆道镜检查+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的疗效,为治疗肝胆管结石感染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医院26例肝胆管结石感染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例,试验组患者实施胆道镜检查+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及排石通畅率,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为(178.80±20.65)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3.60±41.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皮下脂肪液化、结石残留发生率分别为15.38%、7.6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6%、3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排石通畅率为95.66%,高于对照组的8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胆道镜检查+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优于常规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在肝胆管结石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 刘驰周进学曾峰倪猛宋展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T管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