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作品数: 76被引量:322H指数:11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相关作者

孔凡让
作品数:208被引量:87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研究主题:故障诊断 多普勒 换向火花 直流电机 支持向量机
刘志刚
作品数:114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LAMOST 光纤定位单元 光纤 故障诊断 换向火花
王建平
作品数:114被引量:2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光纤定位单元 镀TI 换向火花 故障诊断 光纤
冯志华
作品数:128被引量:37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故障诊断 压电陶瓷 直流电机 步进电机 换向火花
刘维来
作品数:57被引量:2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故障诊断 换向火花 直流电机 柔性装配系统 超声速气流
幻影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幻影器,涉及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幻影的装置。整个装置由光学成像单元、实像单元、灯光单元三大部分组成,光学成像单元包括两个曲面反射镜(1、2),实像单元固定于其中一个反射镜的通孔处、使实像位于另一个反射镜的...
王建平孔凡让李晓峰刘志刚刘维来龙潜张平冯志华
文献传递
基于压电驱动的自感知振动抑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提出一种压电自感知电荷驱动方法,研究用同一压电元件在抑制振动的同时又能感知振动状态。该方法控制电路简单,在智能结构中易于实现,且电路调节方便,振动抑制效果好。将该方法应用于悬臂梁的一阶振动抑制,悬臂梁自由端振幅可被抑制约达9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驱动压电元件致动的同时可感知结构的运动状态,有望应用于诸如扫描探针显微镜、智能结构监测与控制等领域中。
刘永斌陈凤林张连生张平
关键词:压电元件
一种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光纤运转的防碰撞运行规划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光纤运转的防碰撞运行规划方法,属于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上光纤接收定位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领域。本发明首先根据光纤定位单元结构,对光纤定位单元的运转流程进行规划;再根据规划好的运转流程...
周增祥周家豪蔡泽钰刘子鸣陈容枫胡红专王建平刘志刚张平褚家如
基于嵌入式传感器的滚动轴承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在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中,采用嵌入式传感器的检测技术,有效提高检出信号的信噪比,为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等微弱信号的检测与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刘永斌刘志刚张平王建平孔凡让
关键词:嵌入式传感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在网上用SMIL实现多媒体同步被引量:17
2001年
介绍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IL ,然后给出在Web服务器上利用SMIL语言实现视频和文字注释并行同步传输的方法。
张平蒋凡
关键词:多媒体服务器SMIL语言
一种多功能磁悬浮装置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磁悬浮装置,底座上安装有支撑电磁盒的支架,电磁盒中置有电磁铁,被悬浮物置于电磁盒下;特征是传感器安装在电磁铁的下部,永磁体被装在悬浮物的上部,在同一块电磁铁上采用单点控制方式来实现对被悬浮物体的控制,优化...
孔凡让冯志华刘永斌张平刘维来李晓峰王建平刘志刚
文献传递
基于光纤单元的焦面板非平面阵列孔均分制造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单元的焦面板非平面阵列孔均分制造方法,包括:布置非平面阵列多孔;计算平面上各点的坐标值;通过可变焦点投影法计算平面上的各点在曲面上投影后的坐标值;比较上相邻两点间的间距;计算非平面阵列孔相邻各点间...
王建平胡红专褚家如刘志刚周增祥翟超张平
文献传递
整流子火花的在线监测
本文通过对直流电机换向火花特征及现有火花监测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火花监测方法:图像监测法.介绍了该方法的特点和实施要点,并提供实验结果证明其可行性.提出了以火花能量和火花频度为依据的火花客观评价方法.阐述了火花短时能...
孔凡让王建平冯志华刘志刚张平刘维来
关键词:在线监测图像处理直流电机换向火花故障诊断
文献传递
电动秋千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秋千,其整体结构包括支架、吊杆、坐椅和驱动机构,坐椅由吊杆悬吊在支架的横梁上。它将吊杆简化为两根,使结构简单、摆荡灵活,且摆荡时无相互牵制、损耗小;同时,采用呈水平放置的直线电机进行驱动,不仅使驱动力增...
孔凡让王建平舒玉恒李伍强刘志刚冯志华张平刘维来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装配顺序规划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装配顺序规划对于机器人自动装配的可行性和优化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在装配工艺信息的表达、零件装配顺序的染色体表示、装配中约束的分类方法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将不同类型的约束在遗传算法的不同阶段予以考虑。针对装配零件顺序规划和优化中的具体要求,对遗传算法作了改进,在传统的遗传算法步骤中增加了一个静态约束检测步骤。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为机器人自动装配中的装配顺序的自动生成提供技术支持。
刘维来干方建张平刘永斌孔凡让
关键词:遗传算法机器人装配装配顺序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