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燕萍
-

-

- 所属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在地区:山西省 太原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相关作者
- 赵宝新

- 作品数:34被引量:221H指数:7
- 供职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空气污染 SARS 流行病学 PM10 门诊量
- 张金良

- 作品数:199被引量:1,807H指数:2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空气污染 儿童 铅 环境健康 多环芳烃
- 刘力

- 作品数:34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空气污染 肺癌易感性 SARS 基因多态性 病例交叉设计
- 张志琴

- 作品数:22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空气污染 急性影响 死亡率 疾病死亡率 病例交叉设计
- 李晋芬

- 作品数:31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空气污染 日门诊量 卫生质量 颗粒物 门诊病人
- 太原市颗粒物空气污染对死亡率发病率影响的剂量反应关系
- 张燕萍赵宝新李跃宇蒋秋静刘力李晋芬封宝琴张志琴张晓平李海平
- 该研究应用环境流行病学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选择太原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为暴露变量,健康数据选择太原市2004~2005年死因监测数据和2001年6月~2004年12月12所主要住院病例数据库,进行了太原市颗粒...
- 关键词:
- 关键词:剂量反应关系
- 太原市大气污染对65岁及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急性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太原市大气污染急性暴露对6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太原市2003—2004年太原市大气污染与65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率的关系,同时比较对称性双向对照设计和单向回顾性对照设计研究结果的差异。结果采用不同的对照选择方案,病例交叉设计的研究结果变化较大。采用双向1∶2对照设计,CO24h平均浓度每增加100μg/m3,对心血管疾病总死亡影响的OR值为1.000~1.013,心脏病OR值为1.000~1.024,缺血性心脏病OR值为1.005~1.032,心衰OR值为1.006~1.112,心肌梗塞OR值为1.009~1.050。CO48h平均浓度每增加100μg/m3,CO对心血管疾病总死亡影响的OR值为1.000~1.017,心脏病OR值为1.000~1.023,缺血性心脏病OR值为1.001~1.024,心衰OR值为1.007~1.124。在双向对照设计中未发现PM10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未发现空气污染物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论太原市城区目前的PM10、CO水平对65岁以上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影响。
- 张晓平张燕萍封宝琴齐惠萍史建平李海平
- 关键词:病例交叉设计心脑血管疾病
- 北京地区灰霾事件对儿科门/急诊量影响的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分析北京市自2013年1月灰霾期间儿科门诊和急诊量情况,探讨就诊量增加是否与空气污染相关.方法 患儿就诊数据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空气污染数据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气象数据来自天气网.将灰霾期间每日儿科门/急诊量与上一年度同期比较,计算每日儿科门/急诊量的增加百分比.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确定浓度反应关系曲线特征,以多种结构断裂点测试方法确定曲线拐点,危险度估计采用分段线性模型.结果 北京地区灰霾期间,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SO2)、PM25和PM10分别最高达672.63 μg/m3、146.20 μg/m3、312.19 μg/m3和995.00 μg/m3,高峰日集中于2012年12月28日和2013年1月10日.同日儿科就诊量出现高峰,2012年12月28日和2013年1月10日分别增加了47.75%和34.14%.4种污染物中低浓度,均与儿科门诊量相关,浓度反应关系呈“C”形和“S”形;其中PM10和SO2高浓度与儿科急诊量相关,浓度反应关系呈“J”形.结论 北京地区灰霾期间空气污染与儿科就诊量增加相关.儿科病例中存在不同易感人群,“C”、“S”、“J”形相关人群易感性依次降低.
- 张金良王淑兰黄万玉田兆兴王芬芬吴虎兵邹天森魏永杰柴发合张燕萍
- 关键词:空气污染
- 太原市新生儿胎龄相关体格发育的调查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 构造胎龄相关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标准曲线,为临床诊治、公共卫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为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太原市出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应用Wilcox-Russell方法,提高真实分布集中趋势分析准确性。多项式回归用于平滑均数和标准差趋势,平滑后的均数和标准差用于计算正态分布相应的百分位数。结果 胎龄31~44周男婴胎龄相关体重平均值范围为1540~3626g,女婴为1332~3398g;男婴身长平均值范围为40.02~50.58cm,女婴为40.28~49.90cm;男婴头围平均值范围为28.13~33.97cm,女婴为27.93~34.19cm;男婴胸围平均值范围为26.46-33.16cm,女婴为25.51~33.14cm。依据胎龄40周平滑点估计值计算,四项指标比例为1:0.0147:0.0099:0.0097。四项指标相关(P〈0.01)。依据四项指标诊断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诊断结果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四种方法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2044-0.3308)。结论建议构造适宜于亚洲地区新生儿的健康标准。
- 张燕萍张志琴
- 关键词:孕龄胎儿发育出生体重身长
- 山西省SARS流行病学及传播预防研究
- 赵宝新张燕萍邓晓为梅志强刘力关彩萍梅林牛乔何进凯王素萍刘旭辉张晓萍刘燕苏兵李晋芬李俊生史建平封宝琴韩红解贞莉张国红王敏白淑美汪援农
- 该项目为山西省科学技术厅2003年下达的山西省科技公关计划项目。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我国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山西省仅次于广东和北京位于中国大陆第三位。因此,对山西...
- 关键词:
- 关键词:SARS流行病学
- 太原市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居民每日门诊率的暴露-反应关系被引量:28
- 2008年
- 目的研究颗粒物空气污染与每日门诊率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2001—2005年太原市门诊数据来源于太原市中心医院病案室,气象资料来源于太原市气象局,大气污染资料来源于太原市环境监测站。采用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进行太原市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居民每日门诊率的回归分析,根据暴露-反应关系曲线形状,分段线性拟合进行污染物危险度评估。结果2001—2005年,太原市PM10日均值为190.41μg/m3,呼吸科平均每日门诊率为18.31例/日,心血管科平均每日门诊率为23.99例/日。颗粒物空气污染与日门诊率的暴露-反应关系为非线性,且表现为低剂量范围影响较大,高剂量范围影响较小。最强效应期中,颗粒物浓度增加10μg/m2,呼吸科门诊率上升百分率和心血管科门诊上升百分率分别为0.2601%~0.9178%和0.2083%~0.4027%。累积影响略大于当日影响。颗粒物空气污染对呼吸科门诊率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原市颗粒物空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造成一定影响。
- 张燕萍李晋芬张志琴
- 关键词:颗粒物空气污染门诊病人
- 太原市早产流行病学及环境危险因素研究
- 张燕萍傅葵赵宝新徐丽珍刘力李晋芬薛小平孙惠乐苏兵武永春程晓光
- 早产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早产流行病学研究对降低早产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早产流行病学研究较少报道,并且国家、民族之间在社会经济状况、文化、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国家、民...
- 关键词:
- 关键词:早产流行病学新生儿
- 2005-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居民死因顺位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了解太原市居民死亡谱特征,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做出估计,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全市10县(区)死亡病例报告,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死亡病例数从大到小进行顺位分析,死因统计依据根本死因进行。结果 2005-2009年死因数据监测中前10位死因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脑出血、脑梗死、肺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胃恶性肿瘤、糖尿病、肝恶性肿瘤、交通事故、肺心病,太原市居民前10位死因占总死亡的58.78%。死因顺位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地区中有差异。结论太原市人群疾病死因顺位随年龄、性别、地区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依据不同人群的死因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各类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 齐惠萍封宝琴张晓平张燕萍
- 关键词:死因顺位根本死因死因监测
- 孕期高浓度空气污染暴露对早产的影响
- 张燕萍傅葵赵宝新徐丽珍刘力李晋芬薛小平张志琴武永春苏兵孙惠乐
- 课题来源与背景:早产与婴儿死亡、儿童发病率还有成年期疾患相关。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暴露对孕妇有影响,能促使早产发生。但没有充分证据推断空气污染暴露与早产的因果关系。因此,自选进行本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太原市是全国空气污染较...
- 关键词:
- 关键词:早产空气污染孕妇
- 太原市空气污染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急性影响的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分析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定量化研究太原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急性影响。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4年太原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资料,从太原市气象局获得气象资料,大气污染资料来源于太原市环境监测站。采用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进行太原市大气污染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回归分析,同时控制气象因素、时间趋势、周日效应混杂因素的影响。以Bootstrap抽样法对数学模型的共曲线性进行校正并估计误差。结果2004年太原市空气中PM10、SO2、NO2、CO的日均浓度分别为173.55、79.34、23.03、2214.59μg/m3;太原市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为7例/日。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O2、CO、PM10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的顺位为SO2(r=-0.7016,P<0.01)>CO(P=-0.4383,P<0.01)>PM10(r=-0.2162,P<0.01)。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GAM时序分析结果均显示,SO2和NO2同时引入,PM10和CO的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而SO2和NO2在模型中未呈现统计学意义。Bootstrap校正共曲线性误差后,全污染物累积效应模型中,PM10的RR为1.216(95%CI:1.057~1.399),CO的RR为1.156(95%CI:1.061~1.263)。结论太原市大气PM10和CO污染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具有急性影响。SO2和CO浓度与温度具有相关性,提示SO2和CO与冬季采暖有关。对颗粒物而言,除采暖因素以外还存在其他重要的污染源。
- 张燕萍张志琴张晓萍封宝琴李海平
- 关键词:空气污染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