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花
作品数: 45被引量:128H指数:5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相关作者

姜斌
作品数:122被引量:50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 FOXM1 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刘峰
作品数:155被引量:41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激光等离子体 FASL 质子束 质子谱仪
王炯轶
作品数:24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FOXM1 JAK2/STAT3信号通路 叉头转录因子 AG1478
张文颖
作品数:43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肿瘤 树突状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超声内镜 检查点
王美玲
作品数:26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JAK2/STAT3信号通路 TRAIL 骨桥蛋白
基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晚期肿瘤免疫治疗早期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无法检测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等晚期肿瘤患者免疫治疗早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PD-1单抗治疗的48例无法检测PD-L1表达水平、TMB、MSI-H等的晚期肿瘤患者,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评估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部位、免疫治疗方式及NLR与早期治疗疗效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基线NLR预测疾病控制状态的最佳截断值。根据NLR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28)和低NLR组(n=20),比较两组免疫治疗早期疗效。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LR与免疫治疗早期疗效独立相关(P=0.009)。NLR预测免疫治疗早期疗效的最佳截断值为3.54。低NLR组和高NLR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0.0%和7.1%(P=0.00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0%和35.7%(P=0.001)。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基线NLR对PD-1单抗早期疗效具有潜在预测价值。
张文颖袁海花胡晓华王炯轶刘峰
关键词:恶性肿瘤
异环磷酰胺引起神经毒性一例报道
2006年
袁海花姜斌
关键词:肿瘤化疗异环磷酰胺中枢神经毒性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恶性胸腔积液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对8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史资料。其中41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加药物灌注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组),42例应用传统穿刺闭式引流加药物灌注治疗(对照组)。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25例,无效6例;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18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组与对照组比较:Karnofsky标准评分提高多,且不良反应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加药物灌注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和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晓华姜斌龚圣济王美玲刘锋袁海花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
一种慢病毒载体、重组慢病毒质粒、病毒及病毒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慢病毒载体、重组慢病毒质粒、病毒及病毒的应用。本发明在常规慢病毒载体pGreenPuro shRNA基础上,选择性插入EF1a启动子元件,获得pGreenPuro‑Dual质粒,...
徐明姜斌袁海花刘峰龚玉芳
文献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检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手段以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为主。随着靶向治疗研究的进展,发现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者接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效果佳,进行这类药物治疗前的筛选是个体化治疗的前提,目前以组织标本基因检测为金标准。但是进展期患者肿瘤组织难以获得,外周血中游离DNA的EGFR突变检测便成为一种选择。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在外周血(血清、血浆)中进行EGFR外显子19/2l(exonl9/21)及耐药基因外显子20的T790M突变(exon20T790M)检测的情况与进展。
袁海花姜斌
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背景如何针对晚期化疗患者实施有效、合理地需求支持和综合服务是目前值得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2位死因,当前对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的关注度也逐渐上升。因此本研究试图了解上海市此类患者对基层医疗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目的了解上海市化疗期间的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针对此类患者的需求开展社区干预及服务工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吴淞医院、宝山区中西结合医院定期就诊或住院的晚期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问卷、政府相关规范和访谈结果,形成《上海市部分社区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社区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终版,共计3个需求维度(心理精神、医疗照护、社会支持),38项需求项目,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人口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来源、家庭可支配月收入、是否参加病友群)、肿瘤诊断情况(诊断疾病、诊断时间、疼痛评分、合并其他疾病)],6项心理精神需求项目,24项医疗照护需求项目,8项社会支持需求项目,采用3级评分法:1分为不需要,2分为需要,3分为很需要,得分越高,患者需求程度越高,根据各个需求项目的平均分进行需求程度排序。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肿瘤晚期化疗患者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按照各个需求维度的平均分排序依次为心理精神需求(2.31分)、医疗照护需求(2.27分)和社会支持需求(2.18分)。所有需求项目中平均分排名前5位的是“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准备”(2.48分),“对化疗知识的科普”(2.47分),“化疗间期内经外周静
李芊芊陈循睿张文颖袁海花张燕捷姜斌刘峰
关键词:肿瘤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服务需求
吗啡、甲强龙及氨茶碱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吗啡、甲强龙(甲泼尼龙)和氨茶碱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疗效。方法 170例晚期肿瘤呼吸困难者随机分三组,分别给予5~10 mg吗啡皮下注射(吗啡组,n=60)、40 mg甲强龙静脉点滴(甲强龙组,n=55)和0.25 g氨茶碱静脉点滴(氨茶碱组,n=55)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三种药物在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中的优劣。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三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吗啡组、甲强龙组和氨茶碱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2.82±11.40)、(24.58±17.51)和(34.25±17.75)mm,吗啡组显著低于甲强龙组和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吗啡组控制呼吸困难有效率明显高于甲强龙组和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67%、67.27%和50.91%,P<0.05或P<0.01)。结论吗啡用于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疗效优于甲强龙和氨茶碱,能提高预计生存期较短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刘峰王美玲袁海花王彦姜斌
关键词:吗啡甲泼尼龙氨茶碱晚期肿瘤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A549细胞株中HIF-1ɑ、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对HIF-1ɑ、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AG490处理在氧含量正常及缺氧条件下(Co Cl2200μmol/L)48h后Western blot法测定A549细胞中HIF-1ɑ、VEGF蛋白表达变化(分组为对照组、AG490 50μmol/L、AG490 100μmol/L、Co Cl2、Co Cl2+AG49050μmol/L和Co Cl2+AG490 100μmol/L组)。IL-6(3.85nmol/L)处理A549细胞24h后,检测细胞中STAT3、p-STAT3、HIF-1ɑ、VEGF蛋白表达变化(分组为对照组,IL-6组)。结果: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作用48h后,相对于对照组AG490能够下调HIF-1ɑ、VEGF的蛋白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明显。缺氧条件下(Co Cl2200μmol/L)能够上调HIF-1ɑ、VEGF的蛋白表达。AG490也能够下调Co Cl2诱导的HIF-1ɑ、VEGF的蛋白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显著。IL-6能够上调HIF-1ɑ、VEGF的蛋白表达。结论:在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中,缺氧可上调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JAK2/STAT3信号通路对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伊庆强姜斌张文颖赵美孔飞飞王美玲王炯轶刘峰袁海花
关键词:A549细胞JAK2/STAT3
EGFR-AKT信号通路下调肺癌细胞miR-145的表达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人肺癌细胞中EGFR的活化对miR-145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人肺癌细胞株H197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miR-145的表达水平和EGFR的活化水平。分别以EGF、特异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AKT小分子抑制剂LY294002和AKT siRNA处理H1975细胞,观察细胞miR-145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细胞中活化的EGFR下调miR-145的表达,EGF可下调肺癌细胞内miR-145表达,AG1478可逆转EGFR活化所诱导miR-145的下调。EGFR活化后激活下游信号蛋白分子AKT,LY294002抑制AKT活化而恢复EGFR活化所诱导的miR-145下调。AKT siRNA下调AKT蛋白表达,降低pAKT的表达,进而上调miR-145表达。结论:在肺癌细胞中,EGFR可通过AKT信号分子下调miR-145的表达。
郭跃辉姜斌时婧王炯轶袁海花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B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对首次行根治性手术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首次行根治性手术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次行根治性手术的437例OSC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前1周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PN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约登(Youden)指数,将Youden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PNI作为预测OSCC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析术前PN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PNI对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前PNI的平均值为(49.93±5.60),最佳临界值为46.23。术前PNI与年龄(P <0.001)、T分期(P <0.001)、TNM分期(P=0.013)有相关性。高PNI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4.7%,高于低PNI组的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HR=2.211,95%CI为1.390~3.518,P=0.001)、TNM分期为Ⅲ期和Ⅳ期(HR=3.911,95%CI为2.561~6.221,P <0.001)、PNI≤46.23(HR=2.554,95%CI为1.707~3.821,P <0.001)是OSCC患者术后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PNI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OSCC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夏晓芳张文颖袁海花刘峰姜斌
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