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友煌
作品数: 23被引量:148H指数:10
  • 所属机构: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张军
作品数:181被引量:816H指数:15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波浪能 弯管 等离子体显示器 J55钢
陈听宽
作品数:394被引量:1,474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传热 传热特性 两相流 内螺纹管 锅炉
魏爱军
作品数:34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微波 原油 高频 稠油 腐蚀速率
蒋华义
作品数:73被引量:260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微波 稠油 接触角 润湿性 均匀设计
魏爱军
作品数:2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学院
研究主题:分解作用 微波 天然气水合物 FDTD法 FDTD
高功率微波对细菌杀灭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为研究高功率微波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及其可能存在的非热效应。采用频率2450MHz,功率0~3kw的连续高功率微波,对干湿状态的细菌进行不同强度及时间的辐照,比较其杀灭率,并同时与单纯的加热灭菌相对比,研究高功率微波对细菌的杀灭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强度及拍照时间的微波对干菌作用后,其温度无显著变化,但活菌显著减少(P<0.05);对湿菌的杀灭效果则显著高于干菌,而单纯加热灭菌率则低于微波对湿菌的杀灭。提示微波对湿菌的杀灭强于单纯的加热干菌,且可杀灭干菌,说明微波对细菌的杀灭除热效应外还有非热效应。
席晓莉金友煌吴道澄任斌
关键词:高功率微波灭菌
环空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1
1999年
流型的研究一直是管路内两相流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从近些年的研究情况来看 ,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及应用等的限制 ,与圆管内两相流相比 ,对环空管内两相流流型的研究起步较晚 ,自 70年代末至今 ,只有少数学者对空气—水 (或油 )、空气—泥浆两相流流型及转换进行了一些理论及实验研究。现有的一些有关流型及转换的研究结果大多是针对垂直环空管内上升两相流而言的 ,对其他配置形式的环空管两相流研究不多 ,并且许多结果均是在较小的工况范围内取得的 。
张军陈听宽金友煌
关键词:环形空间流动两相流动
微波加热含水稠油的实验和模拟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微波加热过程中 ,加热腔内部的温度分布对研究微波加热稠油引发的含水稠油的流变性和含水率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用FDTD方法求解Maxwell方程和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传热方程 ,得到了微波加热腔内部的温度分布 。
王颖魏爱军蒋华义金友煌
关键词:微波加热含水稠油流变性含水率FDTDMAXWELL方程
高功率微波对金黄葡萄球菌杀灭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应用研究高功率微波对金黄葡萄球菌25932的杀灭效果及其可能存在的非热效应。方法:采用频率2450MHz,功率0~3kW的连续高功率微波,对于湿状态的细菌进行不同强度及时间的辐照,比较其杀灭率,并同时与单纯的加热灭菌相对比,研究高功率微波对它的杀灭规律。结果:不同强度及辐照时间的微波对干菌作用后,其温度无显著变化,但活菌数显著减少(P<0.05);对湿菌的杀灭效果则显著高于干菌。而单纯加热灭菌率则低于微波对湿菌的杀灭。结论:微波对湿菌的杀灭强于单纯的加热灭菌,且可杀灭干菌.说明微波对细菌的杀灭除热效应外还有非热效应。
吴道澄金友煌席晓莉任斌
关键词:高功率微波灭菌金黄葡萄球菌
对预测垂直环空管中Taylor泡上升速度模型的评价被引量:3
1998年
弹状流是管内两相流中常见的流型之一,为了研究弹状流的流动特性,有必要确定Taylor泡在滞止液体中的上升速度.本文对Sadatomi、Hasan和Barnea预测垂直环空管中Taylor泡在滞止液体中上升速度的三种计算模型进行了评价分别用这几种模型的预测值与不同研究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实验值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借助于平均误差对三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比较及定量分析结果,Sadatomi模型的预测值误差较大,而Hasan与Barnea模型的预测误差相当,精度均较Sadatomi模型的高三种模型均没有考虑环空管偏心度的影响,在全偏心配置的环空管中,它们的预测精度均受到一定影响.
张军金友煌陈听宽魏爱军
关键词:两相流动
垂直同心环形管内上升气液团状流向环状流的转换被引量:1
2002年
对垂直同心环形管内上升气液团状流向环状流的转换进行了研究 .根据团状流及环状流的流动特性 ,并考虑同心环形管的结构特征 ,建立了垂直同心环形管上升气液团状流向环状流转换的新的理论模型 .通过本文的实验数据及其他研究者的实验数据对该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检验 ,并与其他研究者的模型进行了比较 .
张军金友煌陈听宽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
环空管内气—液两相流研究进展被引量:18
1999年
环空管气—液两相流出现在石油开发的许多场合,与圆管两相流相比,对环空管两相流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自80 年代以来,只有Sadatom i、Caetano、Kelessidis、Hasan 等少数研究者对环空管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含气率及压力降等进行了研究.本文对20 年来环空管气—液两相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些介绍,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张军陈听宽金友煌
关键词:两相流压力降流型含气率气液两相流
地面驱动螺杆泵转速与杆径对摩擦压降的影响被引量:12
2001年
在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中 ,井口驱动头有相当一部分的能量用于克服管道内油液流动的摩擦阻力 .文中对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环空管内油液上升流动摩擦损失进行了理论分析 ,对不同泵转速下的抽油杆直径及不同抽油杆直径下的泵转速对流动摩擦压降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并以 LGB40 - 42型螺杆泵为例 ,对其在不同转速及抽油杆直径下的摩擦压降进行了计算 .理论分析及计算表明 ,转速与抽油杆直径对流体流动摩擦压降有较显著的影响 ,实际应用中泵转速的选择应与抽油杆直径相适应 .在一定条件下 ,合理选择泵的转速及抽油杆直径会使油液流动摩擦阻力显著降低 .
张军陈听宽罗毓珊金友煌
关键词:螺杆泵采油设备转速抽油杆直径
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
蒲春生田和金胥元刚李文魁吴晋军王经荣魏爱军聂翠平张荣军刘小娟王安仕金友煌李璗
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是针对我国陕甘宁、新疆、青海、玉门、等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埋藏深、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面条件恶劣,单井产量低,低渗、特低渗和高粘原油等特种油气藏的高效开发新技术。项目首次建立了特种油气藏油水井近井带地层...
关键词:
关键词:高能气体压裂物理法采油
垂直同心环空管内上升油水流动
油水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对于石油开采及储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水和机械油为工质对垂直同心环空管内上升油水两相流动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得到了油水两相流动的流型分布,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各种流型的转换准则。另外,对油水流动的...
金友煌张军陈听宽
关键词:流型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