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长发
-

-

- 所属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熊光华

- 作品数:18被引量:1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中华白蛉 黑热病 内脏利什曼病 白蛉 溴氰菊酯
- 张仪

- 作品数:158被引量:731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广州管圆线虫 湖北钉螺 钉螺 福寿螺 幼虫
- 洪玉梅

- 作品数:14被引量:7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中华白蛉 内脏利什曼病 家犬 溴氰菊酯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 顾灯安

- 作品数:42被引量:132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白蛉 黑热病 内脏利什曼病 JWA基因 流行区
- 兰勤娴

- 作品数:21被引量:8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黑热病 内脏利什曼病 白蛉 流行区 长角血蜱
- 白蛉栖性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06年
- 作者对我国传播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4种重要白蛉媒介的生物学及生态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用于指导利什曼病白蛉媒介防制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的全面总结。
- 熊光华金长发
- 关键词:白蛉内脏利什曼病中华白蛉
- 内蒙古白蛉种类分布的调查被引量:2
- 1993年
- 1980-1982年,在内蒙古不同景观地带的21个旗(县)内对白蛉种类进行了调查。仅在6个旗(县)查见6种白蛉,即白蛉属的中华白蛉,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蒙古白蛉,安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司蛉属的微小司蛉新疆亚种。对不同景观地带的调查结果表明,白蛉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带,平原和山丘地区的数量很少,而在半荒漠(沙地)及干旱草原地带则未查见白蛉。
- 管立人许永湘金长发霍守梁康明祥
- 关键词:白蛉
- 吴氏白蛉与斯氏白蛉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鉴别吴氏白蛉 (Phlebotomus wui)和斯氏白蛉 (Phlebotomussmirnovi)的主要形态特征 ,有助于区分该两种白蛉。 方法 用两种白蛉原描述的形态进行比较研究 ,以图、表对比的方法说明两种白蛉在形态特征上的不同。 结果表明吴氏白蛉与斯氏白蛉均属于劳蛉亚属的种类 ,是两个不同的独立种。 结论 吴氏白蛉与斯氏白蛉是两个形态特征完全不同的蛉种 ,存在着严格的地理隔离。吴氏白蛉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典型的野生野栖种类 ,是新疆、内蒙古黑热病自然疫源地的传播媒介。微小司蛉新疆亚种 (S.minutussinkiangensis)在描述上不需要更改的情况下 ,根据种名优先法勿需更名。
- 熊光华金长发
- 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我国部分白蛉蛉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白蛉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研究白蛉亚科3个属9个物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序列,以Kimura双参数模型进行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分析、使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8%)远远小于种间平均遗传距离(11.2%),同种个体聚为高支持度的单一分支。结论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可以将不同蛉种很好的区分开来,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白蛉物种鉴定中应用。
- 周正斌张仪吕山施文琦金长发朱淮民
- 关键词:白蛉COIDNA条形码技术
- 氯氟氰菊酯滞留喷洒防治吴氏白蛉效果观察
- 目的:观察高效氯氟氰菊酯滞留喷洒对野栖型吴氏白蛉的防治效果.方法:实验室结合现场试验,以观察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药物有效期、灭蛉或防蛉效果.结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喷洒后10 d内能降低吴氏白蛉20~60%入侵率;在白蛉活动期...
- 顾灯安左新平金长发危芙蓉周晓俊张仪
- 关键词:氯氟氰菊酯
- 文献传递
- 溴氰菊酯药浴阳性鼠阻断内脏利什曼病传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用中华白蛉分别饲吸两组染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背纹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一组系经澳氰菊酯药浴后9-45d的仓鼠,另一组系未经药浴的仓鼠。实验结果表明饲吸药浴鼠的白岭在24h内全部中毒致死,饲吸未经药浴鼠的白蛉存活率很高。在剖检的吸血白蛉中,有69.1%的白蛉,在其消化道内发现有前鞭毛体的感染,这些前鞭毛体不仅在白蛉消化道内发育良好,且随饲吸时间的推移,前鞭毛体侵入食道、咽和喙部。背纹仓鼠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理想的保虫宿主,经药浴的仓鼠进行人工感染,已失去感染能力。
- 金长发熊光华洪玉梅苏忠伟
-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中华白蛉溴氰菊酯
- 白蛉及利什曼病的研究与中国西部开发被引量:10
- 2003年
- 利什曼病(黑热病)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解放初期估计全国约有患者53万,流行于长江以北16省(区),其中以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陕西关中平原最为严重.
- 熊光华金长发
- 关键词:利什曼病白蛉疫源地治理方法
- 甘肃省文县流行区人群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分析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评价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潜能。方法2004年10月在甘肃文县对269例无内脏利什曼病现症及病史的人群采取随机取样法采集静脉血,分别用RV1-RV2和K13A-K13B两组PCR引物检测血样中的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性抗体,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结果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0.9%(83/269)、24.2%(65/269)和0(0/269)。结论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存在大量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者,PCR是检测无症状感染较敏感、特异的方法。
- 汪俊云冯宇高春花金长发陈生邦张丑吉何金萍杨成明杨玥涛包意芳
-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
- 药浴家犬预防黑热病的现场试验被引量:4
- 1996年
- 药浴家犬预防黑热病的现场试验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610041高斌,李国茹,张安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上海200025熊光华,金长发南坪县卫生局薛培泽,谢维宽为研究防治犬源性黑热病的方法,熊光华等进行了室内溴氰菊酯药浴家犬和阳性鼠防...
- 高斌李国茹张安治熊光华熊光华薛培泽金长发
- 关键词:药浴黑热病
- 家犬溴氰菊酯药浴阻断内脏利什曼病传播的研究被引量:19
- 1995年
- 在犬内脏利什曼病的高发区川北南坪县,择三乡一镇,连续2年(1992-1993)开展家犬溴氰菊酯药浴实验,浴犬率达99.0%以上。实验前的1991年度实验区内脏利什曼病新感染者13例;在1992年白蛉季节中经2次浴犬后,1992年度三乡一镇的新病例为11例;至1993年白蛉季节中又进行2次治犬后,经考核,1993年度实验区内未见新发病例出现。显示1年2次连续2年的浴犬工作,对于阻断内脏利什曼病的传播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熊光华金长发洪玉梅苏忠伟薛培泽谢维宽张安治李国茹高斌
- 关键词:利什曼病溴氰菊酯阻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