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灏珠
作品数: 576被引量:3312H指数:28
  • 所属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潘翠珍
作品数:563被引量:1,944H指数:2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房间隔缺损
沈学东
作品数:333被引量:71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心肌 三维重建 体元模型 超声显像
舒先红
作品数:591被引量:1,894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显像
葛均波
作品数:1,735被引量:7,598H指数:3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 导管 心血管病学 动脉粥样硬化
杨英珍
作品数:245被引量:1,782H指数:2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 小鼠心肌 柯萨奇病毒
核素心室造影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被引量:1
1993年
核素心室造影根据心室相对容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较客观地分析了左室舒张功能。对临床上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药物作用的评价有较大意义。但在看待各舒张功能指标时要考虑到这项技术不能提供左室内压力的资料,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全面评价不够完善;此外还要考虑生理因素及技术因素的影响。
杜微云杨一峰陈灏珠蒋长英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心室舒张功能
异搏定治疗有效的室性心动过速9例分析
1997年
对异搏定治疗有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9例进行分析,其中5例为短联律间距室速,另4例为非短联律间距室速;呈短联律间距室速者对Ⅰ、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异搏定可很快终止其发作,故宜首选异搏定;非短联律间距室速部分对利多卡因、心律平的治疗也有效,对于此类患者宜先用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才可试用异搏定。根据本组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可能与触发活动以及钙、钾离子流折返和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刘伏元童步高陈灏珠
关键词:异搏定心动过速药物疗法
辅酶Q_(10)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被引量:37
1994年
辅酶Q_(10)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杨学义,宿燕岗,陈灏珠(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200032)辅酶Q10(CoQ10)的化学结构为2,3dimethoxy-5methyl-6-decoprenylbenzoguinone,它...
杨学义宿燕岗陈灏珠
关键词:辅酶Q10药理
核素心室造影二阶微导分析法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被引量:1
1994年
对27例冠心病患者作了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平衡法),用时间-活性曲线二阶微导分析法分析了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早晚期的功能变化。结果显示陈旧性心肌梗塞组(n=8)的各项舒缩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非心肌梗塞组(n=19)及正常对照组(n=12),P<0.001。
杜微云杨一峰蒋长英钱忠豪陈灏珠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冠心病舒张功能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概述被引量:25
2006年
金雪娟陈灏珠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疾病关系心血管向心性肥胖脂代谢异常临床综合征
血管腔内超声显像三维重建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血管腔内超声显像三维重建术能够直观地显示血管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空间结构,提供两维图像所不能得到的信息。本文用表面提取法成功地对人7根正常5根异常离体血管标本进行腔内超声显像和三维重建。结果显示:三维血管图像不仅形态与实际血管相似,而且测值与病理结果高度相关(r=0.84~0.98)。
舒先红沈学东施纯敏陆平陆平潘翠珍路伟
关键词:介入性超声描记术动脉粥样硬化
低氧和复氧致心肌电生理的改变及高钾液的影响
1996年
分别用细胞内微电极和Langendorff心脏灌流技术在低氧复氧豚鼠心肌条和离体大鼠心脏上观察到:缺血多由折返机制产生以室性早搏(发生率为5/8)为主的心率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有触发机制参与,主要形成室颤(发生率为7/8)。高钾(13mM/L)有类似低氧条件所致的电生理改变,且通过减少复氧早期钙离子内流而抑制后除极所致触发活动,并可阻断低氧心肌的折返通路而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
钱佑文杨学义姚瑞明杨英珍陈灏珠
关键词:再灌注心律失常电生理学
有症状心肌桥患者与并存高血压及冠心病病间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有症状心肌桥患者的若干促发因素。方法回顾性检索冠脉造影诊断的心肌桥患者。结果947例次心肌桥中,累及前降支(LAD)者97.88%,最常见的伴随性心脏疾病为高血压及冠心病。这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促发心肌桥患者产生症状的因素为血管内血液流变学改变(冠心病时心肌桥前段动脉狭窄及桥后段血流储备减少);血管外因素为室间隔肥大从背侧,左室肥厚从左侧挤压壁冠状动脉,高血压时则释放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还可使心肌细胞间的胶元组织增生,加重压迫壁冠状动脉,心肌桥细胞也可增生。
严卫马建英王健生王齐兵葛均波陈灏珠
关键词:冠状血管畸形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狭窄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初步应用被引量:2
1994年
本研究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显象对3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探头较单平面和双平面探头能得到更多的有关心血管形态结构的信息。对显示左心耳血栓、先天性二叶式和四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瓣膜返流的最长流柱、冠状动脉瘘、冠脉夹层分离、主动脉根部脓肿、主动脉夹层分离和房间隔缺损与腔静脉和肺静脉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陈灏珠沈学东施月芳潘翠珍姜楞
关键词: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脏病主动脉瓣畸形瓣膜返流
牛磺酸对实验性小鼠Coxsackie B3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用Coxsackie B3病毒(CV 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实验性病毒心肌炎(VMC)模型,观察了牛磺酸对此模型的作用.结果发现,牛磺酸能减少感染病毒后小鼠的死亡只数,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害,减少感染CVB3后ECG的异常变化,加快血清及心肌CVB3RNA转阴,感染CVB3后血清牛磺酸浓度明显增加.本实验结果显示,牛磺酸对实验性VMC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宿燕岗熊丁丁杨英珍李延文陈灏珠
关键词:牛磺酸小鼠COXSACKIE病毒性心肌炎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