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森
作品数: 47被引量:259H指数:9
  • 所属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志刚
作品数:217被引量:1,265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螺旋CT 多层螺旋CT CT表现 磁共振成像
王武
作品数:238被引量:2,329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X线计算机 256层螺旋CT MRI
郭应坤
作品数:156被引量:489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 儿童 X线计算机 MRI
李媛
作品数:50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多层螺旋CT 病理学基础 病理基础 结核 淋巴结
马国林
作品数:83被引量:43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MRI 基因转染
健康成人左右心室整体心功能的64排螺旋CT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探讨健康国人左右心室整体心功能,建立功能参数的CT参考值。对58例成人健康(男女各28例)心脏行64层螺旋CT检查,重建心动周期十个时相心脏短轴位,用心功能软件勾画左右室心内外膜边界,计算左右心室整体功能指标。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量及心肌质量男性均大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输出量、射血分数男女无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性别组中,左室的心肌质量大于右室(P<0.01)。左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4和-0.53;左右心室每搏量、射血分数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97和0.69/0.62。正常左右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与性别、个体大小有关。
张笑春杨志刚郭应坤王戚玲陈天武马恩森
关键词:心室功能64层螺旋CT
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评价及量化分析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形态学特征及多时相重建量化分析MCA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变化。方法收集自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86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当两者意见取得一致时,MB.MCA的诊断成立。描述MB.MCA分布,并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记录位于LAD的MB-MCA的长度、厚度以及血管直径,由此可以计算其在收缩期及舒张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在861例患者中有131(15.2%)例存在150段MB.MCA,其中99(66.0%)段MB-MCA位于LAD中段,剩余51(34.O%)段位于其他节段。MB的平均长度和厚度分别为(17.6±5.7)mm,(2.7±0.7)mm。LAD中段的MCA从心脏收缩期到舒张期的管径变化为(1.2±0.5)mm,而且41%的MCA在心脏收缩期管径狭窄达到50%以上。结论利用256层CT除了可以描述MB-MCA的形态学特点,还可以利用多时相重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评价MCA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变化情况。
马恩森王武马国林郑涛于洪伟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心肌
青年心肌桥与中老年心肌桥的CT功能形态学特征比较
马恩森王武
肾上腺原发性肿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原发性肿瘤的M R I表现特征与病理学基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肿瘤35例,观察其M R I表现特征及病理学特点,并评价其关系。结果皮质腺瘤表现为信号均匀的较小软组织肿块,病理上肿瘤均质,细胞富含类脂质。嗜铬细胞瘤表现为明显强化的信号不均匀软组织肿块,病理上肿瘤富含血管,多见坏死囊变。髓脂瘤表现为均匀、各序列高信号的肿块,病理上肿瘤含大量脂肪成分。皮质腺癌表现为周界不清的信号不均匀肿块,病理上肿瘤血管丰富,见出血坏死灶,有血管包膜浸润。节细胞神经瘤表现为信号不均的软组织肿块,病理上肿瘤神经细胞和纤维交织呈束状,见坏死囊变灶。浆细胞肉瘤为周界不清的不均匀信号软组织肿块,病理上瘤体由浆细胞构成,间质富含血管,见坏死灶。结论肾上腺原发肿瘤的M R I表现特征与其病理改变有一定关系。
邓瑜萍杨志刚郭应坤李媛马恩森张笑春张红英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核磁共振病理学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前评价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前评价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收集2006年7月-2007年5月在我院因拟行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而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46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及同期内行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后进行随访的14例患者共39支旁路血管的影像资料,评估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前评价及术后随访准确性。结果发现,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前评估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11%、95.64%和94.97%;评价旁路血管通畅35支(35/39,89.74%),旁路移植血管轻度狭窄4例(4/39,10.26%),无中重度狭窄。因此,利用64层螺旋CT可以准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前及术后管腔的情况。
马恩森杨志刚王戚玲张尔永张立郭应坤钱玲玲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血管造影术
低剂量64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准确性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低剂量64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准确性.方法 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间对43名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连续进行2次64层螺旋CT扫描,管电流时间积分别为常规剂量(100 mAs)和低剂量(55 mAs),其余参数不变,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测定钙化积分并测量升主动脉CT值的均数及标准差.结果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钙化总积分和独立血管钙化积分取平方根转换后均直线相关(r=0.998、0.997).低剂量管电流时间积所测升主动脉根部的CT值的均数与2倍标准差之和小于130 HU,可满足所要求的信噪比,与常规剂量扫描辐射剂量(1.32±0.08)mSv相比较,低剂量扫描有效剂量降低0.6 mSv(P<0.05).结论 低剂量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MDCT钙化积分扫描图像能满足测量需要,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马恩森王武马国林杨志刚栾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外生性恶性胃间质瘤多层螺旋CT误诊为肠系膜肿瘤1例
2007年
马恩森郭应坤李媛余建群邓瑜萍
关键词:恶性胃间质瘤肠系膜肿瘤CT误诊外生性胃肠间质瘤腹部不适
CT低剂量方案在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低剂量方案在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Revolution CT行胸部常规CT检查时发现肺结节的患者30例。记录首次扫描的起始位置、扫描层数及辐射剂量(CTDIvol吸收剂量加权指数、DLP剂量长度乘积),作为A组;患者复查时利用低剂量方案按照先前记录,扫描相同初始位置及层数,记录其辐射剂量值,作为B组。2组图像均上传至工作站,由2位高年资医师对CT图像审阅并进行评分。结果 :A组CTDIvol、DLP平均值为11.396m Gy、470.97m Gy·cm;B组CTDIvol、DLP平均值为1.408m Gy、59.208m Gy·cm,分别下降87.49%、87.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78、2.7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结节方面的平均得分为0.906、0.904,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对肺结节复查的需求,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赵其超李传东胡莹莹徐妍妍马恩森
关键词:低剂量肺结节图像质量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近年来,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逐步成为冠心病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现就MDCT的发展概况、钙化积分、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评价、解剖变异显示、旁路血管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评价、心肌灌注。
马恩森杨志刚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心病血管造影术
膈肌胸肋三角双相16层螺旋CT影像解剖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前瞻性收集连续性正常成年人100例,采用16层螺旋CT分别在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屏气扫描并行薄层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双相薄层断面CT图像上观察膈肌胸肋三角的显示情况及其形态表现特征,评价成年人正常膈肌胸肋三角显示率、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收集病变2例,观察其发生的部位、膈肌的连续性、膈肌缺损的大小及脏器疝入胸腔的表现。膈肌胸肋三角显示率与呼吸时相有关,在吸气相为43%,呼气相为32%,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无关。膈肌胸肋三角形态表现单一,为尖向中心腱底向胸壁的三角形低密度影。膈肌胸肋三角疝表现为膈肌薄弱区连续性中断,腹腔脏器经缺损区疝入胸腔。MPR冠、矢状重建图像可直接观察破裂口并能测量其大小,疝入胸腔的脏器通过破裂口与腹腔脏器相连。多层螺旋CT,特别是MPR技术对显示膈肌正常薄弱区及其病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双相螺旋CT提供了正常活体内膈肌运动的生理变化信息,成为研究正常膈肌解剖和生理的一个重要方法。
邓瑜萍杨志马恩森
关键词:膈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