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晓春
-

-

- 所属机构: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所在地区:山西省 太原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闫飞飞

- 作品数:11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村庄 公地悲剧 农村产权 治权 政治
- 麻宝斌

- 作品数:124被引量:1,398H指数:2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公平 政府 社会正义 影响因素 地方政府
- 段迎君

- 作品数:9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财政分权 空间溢出效应 农村脱贫 农村贫困 储蓄效应
- 王臻荣

- 作品数:30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行政改革 政府利益 行政 矿难 民间组织
- 张力

- 作品数:12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行政追偿 依法行政 逻辑与 现实考量 问责机制
-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在归纳政府绩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绩效模型的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并通过模型的一般形式进行量化分析、变量分析,对模型的特殊形式进行乘积形式分析、对数形式分析得出提升政府绩效的启示,即:只有在能力转化力为正的情况下,政府绩效才有可能提高;在等绩效线上公示政府绩效,能激励政府绩效的提高;提高政府绩效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力和能力转化率的共同提高。
- 王臻荣任晓春
-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地方政府能力
- 社会结构的四个多样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
- 2021年
- 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统战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使得统战工作范围从政治领域拓展到经济领域,政策要求更优化,工作要求更主动。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使得统战工作范围从政治领域拓展到文化领域,要求更具维稳性、情感性。社会组织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统战工作范围从政治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要求更具引领性、嵌入性。就业方式和就业岗位的多样化,使得统战工作范围从政治领域拓展到行业业态,要求更具协调性、灵活性。
- 任晓春温佳宇牛亚泽
- 关键词:经济成分就业岗位统战工作
- 伪公地悲剧与无政治村庄:我国农村产权和治权的现状分析
- 2016年
- 当前我国村庄的主体是未曾遭遇国家征地的、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这些村庄的公共事务主要是村集体和村民围绕村庄集体资源而展开的。在这些村庄中普遍存在伪公地悲剧和村庄无政治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并非源自集体产权的模糊性,而是源于现有制度设计下的村治格局阻碍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鼓励了强力与资本对村庄公共事务和集体资产的垄断。
- 闫飞飞任晓春
- 关键词:公地悲剧集体产权村庄政治治权
- 面向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路径
- 2019年
- 梳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分立构建及整合进程,提出继续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方向。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分立态势下构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保存在法理、效率等方面的困境,而两种保险又有优先整合的可能性。实践中,通过医保行政管理部门、经办管理部门等方面的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不断走向统一。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应以面向统一的新思路,从管理体制、保险制度和医疗服务三个维度上不断推进统一。具体体现为机构、权责、参保人信息、筹资-待遇、医疗费用、医疗质量等方面的统一。
- 任晓春段迎君
- 关键词:保险制度
- 机关事务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完善对策
- 2023年
- 需要努力突破机关事务协同治理中存在管理分散化、标准多样化以及制度碎片化的问题,通过构建机关事务协同治理的协同合作机制、健全机关事务协同合作法律体系以及培养机关事务协同合作理念,形成高效率、低成本、无缝隙合作的机关事务协同治理体系。
- 任晓春乔超
- 关键词:协同治理事务
- 以机关事务治理推动节约型政府建设——基于“主体-客体-环境”视角
- 2022年
- 要通过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统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使机关事务管理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理念等多方面进行结构性变革,实现创建节约型政府的目标创建节约型政府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学者着眼于节约型政府构建的技术路径,主张通过理念培育与行政公开等方式。
- 任晓春牛亚泽
- 关键词:机关事务管理结构性变革节约型政府
- 信访信息化:技术升级与管理创新被引量:4
- 2014年
- 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政府与社会沟通的技术化。信访作为政府与社会信息沟通的渠道,其信息化必然带来政府与社会的良好沟通。然而,信息化的发展应该是技术与管理相互配套的工程,即技术媒介、技术平台和管理体制的三方配合。在目前的信访信息化中,这三个方面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其中,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将成为政府与社会信息沟通的两大重要方面。
- 任晓春
-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管理电子治理
- 我国中央与地方协同治理的规则及反思被引量:2
- 2018年
- 善治需要良好的治理结构,政府治理需要中央与地方的协同。良好的治理,需要多中心共同的规则供给。这一套规则不仅能够调动地方主体的积极性,而且要保障中央意志的有效执行。借用奥斯特罗姆分析制度规则的三个词——"禁止、允许、要求"加以剖析,可以得出中央与地方协同治理规则的三种方式:作为禁止的刚性约束、作为要求的选择性激励和作为允许的选择性约束。法律和责任是刚性约束的两个方面;"帽子""票子""面子"是选择性激励的三个方面;地方权力和地方行为是弹性约束的两个方面。然而,中央政府在运用这些监控方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差,如正面激励不足、物质激励大于精神激励、权责利不统一、监控权弹性有余而刚性不足、执法不严和问责无力等。
- 任晓春任晓春
- 行政学中层研究的一种途径:政府工作分析及其框架
- 2021年
- 政府过程分析与政府制度分析的互补,虽然形成了政府行为过程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其对行政过程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的分析还有所欠缺。本文聚焦政府工作实践,提出行政学中层研究应关注“政府工作分析”这一实践命题。政府工作分析以某一特定的工作为分析对象,具体分析政府某一工作的运作过程和动力,从而弥补政府过程分析和政府制度分析的不足;同时,“体制—流程—技术—机制”所构成的政府工作分析框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啮合,也体现了公共管理过程形象与抽象的统一、从宏观到微观的跟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对比。
- 任晓春
- 关键词:政府工作政府行为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专业《管理学原理》思政元素探析
- 2022年
- “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融思政元素于专业课程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将价值塑造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手段,最终实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本文阐述了《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特点与建设目标,探讨了三条路径即中国历史文化、马克思基本原理、中国实践的课程思政切入途径,并具体分析每种途径如何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过程中体现,以最大限度挖掘思政育人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三条途径的思政元素探析,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体现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所要求的公共性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 张力武倩茹任晓春
-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中国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