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国仗
-

-

- 所属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党爱民

- 作品数:87被引量:1,13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大动脉炎 降压疗效 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
- 吴海英

- 作品数:192被引量:1,18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大动脉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 张宇清

- 作品数:88被引量:94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 血压
- 刘力生

- 作品数:350被引量:18,498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高血压联盟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多态性 心血管病 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 蒋雄京

- 作品数:295被引量:1,50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大动脉炎 难治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 顽固性高血压
- 塞利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1997年
-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用长效β1受体阻滞剂塞利洛尔(celiprolol)对高血压病进行了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并与另一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bisoprolol)进行对比,同时还进行了自身对照的治疗观察,共有432例病人完成此项观察研究,其中对照组201例,开放组199例,动态血压监测32例。塞利洛尔的剂量为100~300mg,比索洛尔为5~10mg。对照组201例患者的观察结果显示:塞利洛尔组总有效率为78.2%,服药6周后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分别下降14.2mmHg及12.6mmHg。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为85.0%,SBP及DBP的下降幅度为18.2mmHg及15.9mmHg。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不良反应均较少。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用塞利洛尔后总血压负荷明显减少,各时点血压均值明显下降,用两种方法计算的谷/峰比值均大于50%。研究证实塞利洛尔为一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
- 明广华黄建凤王旭王旭王旭吴治湘王旭王林王林王林陶萍
- 关键词:塞利洛尔高血压药物疗法疗效
- 病例32:55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症
- 2004年
- 朱剑秋李建军白书玲何秉贤王福军陈改玲刘国仗黄若文吕卓人沙燕本刊编辑部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症
- 醛固酮合酶和Y染色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基因CYP11B2-344C/T、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4例,正常人386名提取白细胞DNA,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dⅢ)方法检测醛因酮合酶和Y染色体基因多态性。结果HindⅢ多态性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HindⅢ(+)基因型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P=0.03)。CYP11B2CC、CT基因型与HindⅢ(-)基因型组合时,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1.998倍(P=0.01)。结论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CYP11B2-344C/T多态性与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可能具有联合作用。
- 李庆祥高海徐方兴张宇清吴海英颜红兵刘国仗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多态性醛固酮合酶Y染色体
- 内皮衍生松弛因子(EDRF)合成前体—L—精氨酸的降压效应被引量:6
- 1995年
- 本研究对12例Ⅰ—Ⅲ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静脉滴入EDRF/NO合成前体L-Arg 20g/150 cc/30min,与自身对照组静滴5%葡萄糖150cc/30min比较,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增快,心排血量明显增加;血管总外周阻力明显减低,血浆ET含量明显降低,血浆cGMP活性明显增高,血浆紧素活住,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变化无显著差异,尿硝酸盐排泄阳性,而对照组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给EH患者静脉补充L-Arg可产生降压,增加心排血量,减低周围血管阻力的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因而,增加EDRF/NO合成释放可有效治疗高血压,L-Arg则为临床提供了一条抗高血压治疗的新途径.
- 高连如赵云涛石湘芸熊鉴然杨晔刘国仗陈思聪张继峰田青唐朝枢汤建
- 关键词:L-精氨酸内皮衍生病理EDRF
- 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危险度的重要性
- 1999年
-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车中,心、好功能衰竭的最主要的发病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稿患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其血压水平,更重要取决于是否台并靶器官损害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紊乱、糖尿病、年龄>60岁、男性或绝经后的妇女、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
- 党爱民刘国仗
- 关键词:高血压病危险度并发症药物治疗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1年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预后险恶 ,现有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无法改变其自然病程和预后 ,因而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将从组织病理、细胞学、相关介质以及遗传学方面对PPH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 陆艳辉赵彦芬刘国仗
- 关键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细胞钾通道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血管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6
- 1999年
- 张宇清刘国仗
- 关键词:RAS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素
- 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合成前体降压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6年
- 本研究试图探讨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的降压机制。从实验动物、临床及离体与整体功能上观察其血液动力学效应。结果显示:给予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EDRF合成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以及高血压病(EH)患者静脉滴注L-Arg,均能产生明显的降压作用,其大鼠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及内皮素(ET)收缩反应明显减低,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增强,EH患者的心排血量明显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减低,并伴有体内主要的收缩因子ET水平明显下降,EDRF效应产物cGMP明显升高,且尿亚硝酸盐试验阳性。结论:本研究提示L-Arg通过增加体内EDRF的合成释放,产生有效的降压作用。
- 高连如刘国仗赵云涛田慧生田慧生杨晔石湘芸田青杨晔汤健
- 关键词:舒张因子高血压降压
- 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总结报告被引量:94
- 1998年
- 目的研究降压治疗能否降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和其它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入选病例总数为2394例。1253例患者分入尼群地平组,尼群地平的用量为10~40mg/d,必要时加用卡托普利12.5~50mg/d和(或)双氢克尿噻12.5~50mg/d。1141例患者分入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治疗。结果入选时坐位血压的平均值为170.5/86.0mmHg(1mmHg=0.133kPa),平均年龄66.5岁,总胆固醇5.1mmol/l,经过4年的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分别为8.0mmHg和3.2mmHg。经过降压治疗脑卒中降低了38%(P=0.01),全病因死亡率降低了39%(P=0.003),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了39%(P=0.03),致死性脑卒中降低了58%(P=0.02),所有的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降低了37%(P=0.004)。结论每治疗1000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5年可减少55例死亡,39例脑卒中或59例主要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毕敏明陈学奎陈学奎黄振华顾统元谢以勤党爱民董成华党爱民刘力生简明刘力生刘国仗袁定华张宇清袁定华张宇清王焕文张良纯王焕文于学海王淑玉周娟李静张娟李静张娟杨超元王葛英杨超元张培兰胡锡衷俞玲黄平李培雄王定胜姚淙郭忠莹张美祥
- 关键词:高血压尼群地平老年人药物疗法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动态血压被引量:6
- 1996年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OSAS病人中有根高的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的病人中OSAS的患病率也较高,每次呼吸暂停的发作都伴随着短暂的血压升高。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有明显的优于偶测血压(casualbloodpressure,CBP)之处,更适于对OSAS病人的血压监测。国外已有人将此技术用于OSAS的研究。
- 齐建华李放刘国仗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态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