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彬
-

-

- 所属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 朱静

- 作品数:89被引量:265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红斑狼疮
- 刘建

- 作品数:89被引量:5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 龙武彬

- 作品数:74被引量:25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结缔组织病
- 吴晓丹

- 作品数:55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并发症 血管炎
- 龙丽

- 作品数:65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MIR-155 类风湿
- 成人多囊肾22例临床分析
- 1994年
- 我院从1986年~1992年共收治成人型多囊肾22例,现报告如下,并进行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男与女之比为2.14:1。30岁以上者17例,占77%。出现首发症状平均年龄39岁,最小19岁,最大57岁。获得诊断平均年龄42岁,
- 周彬杨秀川
- 关键词:囊性肾成年人
- 四川地区汉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抗原阳性频率和表达强度的联合观察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 通过检测674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HLA-B27抗原阳性频率和表达强度,了解四川地区AS与HLA-B27抗原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S患者T淋巴细胞膜上的HLA-B27抗原和其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H)。研究样本来源于两家医院临床诊断为AS的患者。结果 ①674例AS患者以16~50岁青壮年为主,占91.1%;男女比例为3.0:1;男女患者就诊年龄分别为(30.4±10.7)岁和(35.4±12.1)岁(P〈0.01);②674例AS患者的HLA-B27抗原阳性率97.9%;男女患者HLA.B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8.4%和96.5%(P〉0.05);男女阳性患者的MFI有明显差异(P〈0.01);③骶髂关节炎在I级和Ⅱ级以上的患者HLA-B27抗原阳性率和荧光强度明显高于O级者(P〈0.01);④幼年AS患者男女比例为6.7:1(20:3);HLA-B27抗原阳性率100%;其HLA-B27抗原MFI明显低于成年AS患者(P〈0.01)。结论 四川地区AS患者与HLA.B27抗原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临床疑似AS患者T淋巴细胞HLA-B27表达强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AS,也有利于临床对病情严重程度和进展的判断。
- 张剑波周彬吴小丹房俊苏晓东孙竹娟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HLA-B27流式细胞仪
-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的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S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活检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皮肤黏膜病变10例,呼吸系统症状11例,消化道症状8例,泌尿系统病变5例,骨关节肌肉病变10例,神经病变7例,心悸1例。12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增高。有7例活检病理支持CSS诊断。所有患者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结论CSS的临床表现多样,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增高者应提高警惕。
- 龙武彬朱静吴晓丹刘建周彬
- 关键词:血管炎
- ^(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被引量:2
- 2002年
- 观察云克(99碍-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云克治疗;对照组30例,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治疗。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有显著差别(P<0.01)。治疗组在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值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仅2例在静脉滴注云克时出现脉管炎。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副作用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龙武彬吴晓丹朱静刘建周彬
- 关键词:^99TC-MDP类风湿关节炎
- 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SLE住院患者2391例,死亡32例,总死亡率1.34%,最常见的死因为感染15例(46.875%),其次为本病活动11例(34.375%)。结论 SLE患者主要死因为感染,其次为本病活跃。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及严格掌握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规律的随访,是改善SLE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田娟陈栖栖龙丽周彬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分析:一项中国的多中心队列研究
- 研究目的 描述并简要分析一个中国近年多中心大型SLE队列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材料与方法 这是一个全国性SLE队列(10个中心,29510名住院病人)2005-2014十年间的回顾性研究。基本背景资料(性别、年龄)和临床特...
- 吴心瑶杨闵谢悦胜肖卫国林进周彬关欣罗采南车楠刘兴振滕佳临刘宏磊尹玉峰孙悦苏禹同叶俊娜程笑冰杨程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标化死亡率血液系统异常
- 干燥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gren's syndrome,PSS)患者抗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受体(cmpl)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和作用,探讨抗体的致病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PSS伴有血小板减少患者40例(A组)、无血小板减少患者40例(B组),以及同期住院的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40例(C组)、无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24例(D组)、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E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TPO水平;间接ELISA法测定抗c-mpl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意义。结果①血清抗c-mpl抗体在A、B、C、D和E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2.5%、27.5%、12.5%、12.5%和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独比较A组与B组血清抗c-mpl抗体及血清TP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4)。②PSS患者抗c-mpl抗体与抗SSA抗体具有相关性(P<0.05),与ESR、IgG、IgA水平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血小板计数负相关(r=-0.32,P=0.004),与骨髓增生分化无相关性,而与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相关(P<0.05)。结论抗c-mpl抗体可能与PSS血小板减少相关,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产量减少可能是抗c-mpl抗体致病作用途径。
- 吴侗周彬龙丽张晶孙晓麟李英妮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素
- 黑棘皮病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
- 田娟周婷吴侗周彬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测定及临床意义
- 2001年
-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PA)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学ELISA方法检测了RA患者活动组(30例)、缓解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 VEGF,并分析血清VEGF与 RA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组 RA患者血清 VEGF(183.399±55.572pg/ml)显著高于缓解组(84.391±8.378pg/ml)及正常对照组(82.032±7.54pg/ml)(P<0.01),活动组患者血清 VEGF浓度与 RA病情活动指标 CRP(r=0.711,P<0.001)及 Stoke指数(r=0.638,P<0.001)是显著正相关,与 RF(r=0.161,P<0.05)、ESR(r=0.128,P<0.05)、双足双手X 线狭窄侵蚀积分(r=-0.011,P>0.05;r=0.024,P>0.05)无相关性。结论:血清VEGF与 RA的病情活动有关,检测血清VEGF有助于 RA活动性判断。
- 龙武彬周彬袁红朱静刘建吴晓丹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亲环素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亲环素A(CyP 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收治的5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后者根据其病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狼疮性肾炎组和无狼疮性肾炎组,分别检测86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yP A及抗CyP A自身抗体的表达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和CyP A高于对照组(P<0.05)。在5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活动组、狼疮性肾炎组的CD3^(+)、CD4^(+)、CD4^(+)/CD8^(+)均低于非活动组、无狼疮性肾炎组,CD8^(+)和CyP A高于非活动组、无狼疮性肾炎组(P<0.05)。对照组抗CyP A抗体的阳性率为2.94%(1/34),低于研究组46.15%(24/52)(P<0.05),三类抗体IgG、IgA、IgM的阳性率分别为36.54%(19/52)、19.23%(10/52)、13.46%(7/52)。抗CyP A抗体在出现皮肤黏膜损害、关节痛、发热、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的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yP A的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病情程度有密切联系。
- 刘怡谭静雅卿红梅周彬
- 关键词:亲环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