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维杰
作品数: 122被引量:349H指数:11
  • 所属机构: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烟台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

相关作者

吕晓峰
作品数:27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
研究主题:环境心理学 大学生网络 道德秩序 生态 大学生
马甜语
作品数:12被引量:361H指数:8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
研究主题:积极心理学 心理学 积极心理健康 FLOW ESM
张晓书
作品数:28被引量:214H指数:7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 母语文化
葛鲁嘉
作品数:140被引量:931H指数:1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 心理生活 文化 本土心理学
翟贤亮
作品数:3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阿德勒 自我概念 自卑感 自卑 社会比较
博弈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难题与求解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基于博弈论视角探究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凸显的难题,通过制度设计防止博弈双方出现过度博弈,是破解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的根本之策,这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杜晓娟孟维杰
关键词:博弈论大学生创业教育
文化神经科学的文化可能与趋向
2018年
文化神经科学作为一门融合性的新兴学科,实现了最广阔的文化背景与最微观的脑神经网络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因此,文化神经科学所倡导的神经—文化交互作用模型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学科兴起并不仅是一种方法论上的革新,同时,其学术主张使得融合视野引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革成为可能。从文化学视角,文化神经科学也面临着心理学方法的工具主义滥觞、文化语意的误读、理性精神张扬及人的主体性失落等局限。
孟维杰
关键词:还原论
中国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关联与互动批判性反思
2007年
今天的心理学是否仍然具有理论魅力和教化力量,心理学者是否真的在思考和创造,关键在于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是否发生真正的改变。中国心理学传统以关注人生命的完整性、目标的人本性和价值性以及方法论的关系化取向,在与科学心理学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中,成为科学心理学高举"反思之刀"实现自救和新生的重要学术资源、创新资源和借鉴资源。
孟维杰
关键词:路向中国心理学科学心理学互动
内疚情绪:道德情绪的新进展及其未来
2019年
内疚情绪是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自身的道德准则,或对他人造成了损害,继而产生的带有悔恨、愧疚、焦虑不安等的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因为内疚情绪是一种负性情绪,所以以往研究者更多关注内疚情绪给人们带来的消极的一面,而内疚情绪作为一种复杂的道德情绪,具有亲社会性积极的一面,近些年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
解惠本孟维杰
关键词:道德亲社会行为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研究——基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之思考
2012年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渐渐清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等指导思想逐步明确,随之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因此,我们应当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统领,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以分类评估促进分类发展。
宁凯孟维杰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模式反思与构建——以黑龙江大学成人教育调查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成人教育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合理确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力度,以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学创新人才为最终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吕晓峰孟维杰
关键词:心理学个性化人才教学模式
20年中国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梳理与反思——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1988-2010)刊文为范例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以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报》、《心理科学》两大权威期刊自1988至2010年所刊发有关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指标涉及文献分类与研究内容两大部分。通过比较分析,总结二十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就我国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未来走向提出思考和建议。
李霞扈玉雪孟维杰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
网络心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思与构建被引量:24
2007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大潮冲击和影响下,正在发生着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变革。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互联网所带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严峻挑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不同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念、方式和效果,实现对传统心育模式的超越和提升。可以预见,网络心育模式在新时代发展中必定会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生力量和发展趋势。
孟维杰张晓书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关联与互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文化品性探新被引量:3
2009年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一直关注和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工具属性,仅仅将其视为达成心理学研究的工具或者手段,这严重地窄化和局限了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影响和局限到对心理学的认识。事实上,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之间,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关联和互动。心理学研究方法除了具有作为技术支撑的工具属性以外,其文化品质还应该从与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关联和互动中,获得对研究方法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孟维杰
关键词:互动研究方法文化品性
明晰荣辱观心理机制 构建大学校园道德秩序
2010年
从心理学层面,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可归为道德主体向内的羞耻心和向外的荣誉感,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心理机制是重新审视荣辱观作为一种价值理性,它关于社会生活"应当怎样"的道德智慧与愿景表达的理论依据的理解。从这个层面来说,荣辱观能为今天的大学校园道德秩序和伦理生活重建提供方法论意义。
孟维杰吕晓峰
关键词:荣辱观心理机制道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