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曙光
-

-

- 所属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汕头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善同

- 作品数:52被引量:21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冠心病患者 心电图
- 阮景纯

- 作品数:40被引量:1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心电图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患者
- 徐小虎

- 作品数:248被引量:90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脑干损伤 法医学 脑挫伤 免疫组织化学
- 陈玉川

- 作品数:175被引量:72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东警官学院
- 研究主题:法医昆虫学 法医病理学 病毒性心肌炎 死亡时间 死亡时间推断
- 胡丙杰

- 作品数:109被引量:47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州市卫生局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纤维连接蛋白 病毒性心肌炎 免疫组化 早期心肌梗死
- 年龄因素对健康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 1996年
-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健康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236例健康人分为五个年龄组,使用美国先进医用设备公司5.0版本HRV软件做短时时域及频域HRV分析。结果年龄因素对健康人HRV短时时域和频域分析的多项指标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年龄增大,时域指标中的HRSD、SDANN、rMSSD及PNN50均逐渐降低;随着年龄增长,频域指标中各频段下的绝对面积,即:VLF、LF、MF及HF均逐渐降低;而频域指标中各频段下的相对面积,即:VLFP、LFP、MFP、HFP随着年龄增长呈不同的发展趋势。LF/HF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HRV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以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为显著。频域指标中各频段的相对面积较绝对面积能更敏感地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张力的消长。
- 王曙光张善同阮景纯齐洪涛宋全萍
- 关键词:年龄健康人心率变异性植物神经系统
- 心肌缺血与内源性保护被引量:1
- 2000年
- 王曙光杨志寅
-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肌保护内源性保护
-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脑组织损伤及发生机制的探讨
- 2005年
-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脑、小脑、脑干延髓部、海马等部位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改变。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0.5h后即可在大鼠大脑、小脑、海马和延髓等部位的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见阳性HSP70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增强。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明显降低,脑血流速度明显下降,以心肌缺血后和再灌注30min时下降较为明显。
- 王曙光徐小虎顾黎窦建明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热休克蛋白70脑血流速度脑损伤
-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对脑内不同部位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脑、小脑、脑干延髓部、海马等部位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正常脑组织无或偶见HSP70表达。实验组心肌缺血再灌注4h时脑内多部位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有HSP70表达。大脑皮质以Ⅲ-Ⅳ层表达较强,其中又以Ⅲ层表达最为明显,Ⅰ、Ⅱ层表达较弱;海马以CA1区明显;小脑在蒲肯野氏细胞表达最为明显;而延髓广泛存在,且在各神经核团表达更为明显,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以造成多部位脑组织损伤。
- 王曙光徐小虎高庆春黄如训
-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损伤热休克蛋白70
- 病毒性心肌炎猝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建立小鼠轻度病毒性心肌炎及其猝死模型。【方法】以CoxsackieB3 病毒感染Balb/c小鼠造成小鼠轻度病毒性心肌炎 ,以低剂量乌头碱为诱因 ,诱发心肌炎小鼠产生室性心律失常致死。【结果】感染小鼠出现轻度心肌炎改变。随心率离散度 (HRD)的下降 ,从 2 8~ 36min-1,17~ 2 5min-1至 8~ 13min-1递减 ,心肌炎小鼠经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致死的比率增高 ,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率依次递增为 33 % ,6 4% ,89%。【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轻度病毒性心肌炎及其猝死模型。心肌电生理不稳定与一过性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为轻度病毒性心肌炎猝死的机制之一。
- 成建定陈玉川胡丙杰程海鹰王曙光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猝死疾病模型
- 一种定量检测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新方法被引量:26
- 2002年
- 为寻求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客观证据 ,建立豚鼠异种血清过敏性休克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仪在整体动物水平和体外模拟脱颗粒实验中对AnnexinV标记阳性的腹腔肥大细胞 (PMC )进行计数。结果发现 ,过敏性休克时 ,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体外模拟脱颗粒实验中 ,致敏的血清与PMC共孵育 ,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使AnnexinV阳性率升高 ,并且与组胺释放是平行的。实验提示 ,AnnexinV可以定量标记肥大细胞体内、体外脱颗粒程度 ,因而本方法可以为法医学诊断过敏性休克提供客观证据 ,也为用肥大细胞体外筛选变应原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定量的检测方法。
- 郭薇陈玉川刘水平王曙光孔庆瑜
- 关键词:ANNEXINV肥大细胞过敏性休克
- 脑干损伤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其意义
- 脑干是呼吸、心血管等生命中枢所在,颅脑损伤所致的死亡应是脑干受损的结果。尤其是在法医学鉴定中,常常遇到死因为脑干损伤。但法医病理学检查仅见脑干细小出血或HE染色难以发现明显的脑干组织损伤,给客观、准确的法医学鉴定带来很大...
- 陈梅珍王曙光徐小虎贺家瑞徐虹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研究——附32例检测报告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共128例受试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劳力型心绞痛组46例,对照组健康人50名,3组均描记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并用美国ART公司5.0版本HRV软件对描记结果进行HRV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的平均RR间期(MRR)及24小时RR间期标准差(SDNN)显著低于劳力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且其SDNN昼夜波动最小。而急性心肌梗死组死亡病例的SDNN明显低于存活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V明显降低,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V对评价其预后有一定价值。
- 王曙光徐小虎陈玉川张善同阮景纯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心电图
-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HSP70及c-Fos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再灌注HSP70及Fos蛋白在心肌组织不同区域表达的规律 ,为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所致心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取缺血区域 (左冠脉前降支供血区 )及非缺血区 (右心室 )心肌组织。结果显示 :对照组正常心肌组织无Fos蛋白及HSP70表达。Fos蛋白在心肌缺血 15min再灌注 0 5h后即在缺血区域表达 ,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增强 ;非缺血区域 1h始有表达 ,缺血区域表达明显强于非缺血区域。HSP70在心肌缺血区域再灌注 1h后始有表达 ,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增强 ;非缺血区域心肌 2h始有表达 ,且明显弱于缺血区域。同时发现再灌注早期HSP70及Fos均先于心肌内层表达 ,随着时间延长其表达向心肌外层扩展。Fos在再灌注 0 5h时主要在心肌内层表达 ,1h时已扩展到心肌全层 ,4h时其心肌外层表达明显强于心肌内层。HSP70在再灌注 1、 2h时主要在心肌内层表达 ,4、 6h时表达扩展至全层心肌。心肌缺血 /再灌注早期不同时间HSP70及Fos表达有不同的区域性及强度 ,此可为心肌缺血
- 徐小虎王曙光胡丙杰陈梅珍吴贤英徐虹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70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类免疫组织化学
- 冠心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
- 1996年
- 大量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lability,HRV)可作为一种敏感的、无剖伤性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定量方法,并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HRV作为一项预测心源性猝死的最新指标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关于冠心病患者HRV的变化尚报道不多。本文采用短时HRV时域及频域分析法观察冠心病患者的HRV变化,探讨植物神经功能的改变.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王曙光张善同阮景纯李斌宋全萍刘桂珍
- 关键词:冠心病植物神经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心脏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