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介立
作品数: 43被引量:417H指数:11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相关作者

徐群
作品数:95被引量:38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卒中 皮质下 痴呆
李焰生
作品数:311被引量:5,396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偏头痛 痴呆 眩晕 缺血性卒中
林岩
作品数:58被引量:79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缺血性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施国文
作品数:40被引量:33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后循环梗死 预后 神经内科
陈莺
作品数:36被引量:50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失语症 失语 预后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明确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52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被分为无认知障碍、认知障碍非痴呆(CIND)和血管性痴呆(VaD),根据影像学表现,患者分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皮质型缺血性血管病和其他类型,登记患者人口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卒中病情等。结果PSCI患病率36.7%。与无认知障碍相比,PSCI患者年龄大、女性比例高、教育程度低、右侧瘫痪多、抑郁评分高,但血管危险因素无差别。与无认知障碍者相比,VaD者经济水平低、配偶照料少、失语多、尿失禁多、皮质型缺血性血管病多;CIND者则有较多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VaD者较CIND者皮质型缺血性血管病多、抑郁评分低。高龄、女性、低社会经济水平、失语、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皮质型缺血性血管病和抑郁评分高为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SCI常见于缺血性卒中患者,与人口学因素、卒中类型及抑郁有关。
徐群林岩耿介立李红伟陈莺李焰生
关键词:痴呆卒中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首发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方法收集首发脑梗死患者1027例,依年龄分为中青年(〈50岁)、中老年(50-80岁)和高龄(〉80岁)组。危险因素分析包括吸烟、大量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房颤动(房颤)和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结果女性患者发病年龄显著大于男性患者(71.1岁比65.7岁,P〈0.001),有吸烟和大量饮酒史的比例显著低于男性患者(4.4%比59.9%、1.O%比31.6%,P值均〈0.001),但合并糖尿病(26.8%比19.2%)、心脏病(28.8%比19.2%)、房颤史(7.6%比3.9%)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1)。首发卒中年龄越大,吸烟和大量饮酒者比例越低;高龄组患者合并心脏病和房颤的比例高,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比例较低。中青年组中,女性患者易有心脏病史及心脏病家族史(P=0.015和P=0.048)。在中老年组中,女性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房颤病史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21,P=0.004,P=0.001和P=0.039)。结论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首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布存在差异,故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特征进行筛查和健康教育。
姚小英林岩耿介立孙亚蒙陈莺李焰生
关键词:卒中发病年龄性别分布
脑白质病变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大量研究证实脑白质病变不是一种无害的影像学表现,其不仅增加卒中的危险性,而且与认知、运动、情感等功能障碍相关。现已将脑白质病变列入了脑小血管疾病的神经影像表现之一。本文就近年影像技术的发展.探讨白质病变及其影像在临床上的表现.阐述脑白质病变生理机制。
耿介立木志浩杨国源
关键词:脑白质影像学卒中血管性疾病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治疗应答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住院治疗应答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病房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除外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分析了首次卒中患者在住院一周内治疗无应答(定义为NI...
金海峰耿介立曹雯玮林岩俞羚杨立刚陈莺潘元美吴恒趋戴若莲施国文徐群管阳太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响因素
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耳蜗前庭疾患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评价阿米三嗪 萝巴新治疗耳蜗前庭疾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研究。 2 3个中心 6 6 2例门诊眩晕患者入选 ,伴或不伴耳鸣。所有患者均应用阿米三嗪 萝巴新 1片 ,每日 2次 ,连续使用 3个月 ,评估治疗前、治疗 1个月、治疗 3个月眩晕、眼震、耳鸣情况变化 ,伴听力下降者随访电测听结果。研究结束时由患者和医师分别评价总体疗效 ,记录所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治疗 1个月、治疗 3个月眩晕、眼震、耳鸣 0~ 3级病例数经F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眩晕严重程度F =2 2 0 1 6 4 ,眩晕持续时间F =10 31 4 7,眩晕发作频率F =10 35 38,眼震F =132 4 14 ,耳鸣F =80 7 0 4 ,均P <0 0 1)。 10 4例电测听异常患者在治疗 1个月、治疗 3个月分别有2 0 2 %、30 8%转为正常 (F =30 4 7,P <0 0 1)。阿米三嗪 萝巴新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眼震、耳鸣及电测听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治疗 1个月与 3个月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研究者及患者总体疗效评价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 1个月时为 1 98% ,3个月时为 1 11%。结论 阿米三嗪 萝巴新是一个治疗耳蜗前庭疾患的有效、安全药物。
苗玲张瑛郭明光赵文为徐群耿介立李红伟
关键词:阿米三嗪耳鸣前庭耳蜗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处理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健康职业者指南被引量:129
2013年
背景和目的作者对当前的成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评估和治疗的证据和处理建议进行总结。目标读者是负责为起病48 h内的患者提供服务的各种专业人员,包括院前救护人员、内科医师、相关医疗保健人员及医院管理者。本指南将取代2007年的指南和2009年更新版。方法由美国卒中协会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组选择工作小组成员,他们代表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工作小组成员结合各自专长选择相关主题内容,着重回顾上次指南发表后的文献,依据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证据分级标准来分类证据并予以推荐。结果本指南的目的是降低卒中相关的残疾和死亡率。指南支持卒中照料体系的全局概念以及卒中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识别到紧急医疗服务的激活、转运和分诊,从急诊的最初几个小时到卒中单元。指南讨论了早期卒中的评价和一般医疗护理,以及缺血性卒中特定的干预措施,如再灌注策略和脑复苏的生理性最优化。结论由于许多的推荐还是依据于有限的证据,故特别需要更多的有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的研究。
耿介立俞羚孙亚蒙宋叶平曹雯炜杨晓岚杨立刚林岩潘元美糜建华苏爱萍董荃邹静陈莺高枚春李焰生
关键词:急诊医疗卒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专病门诊提高对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的遵循
目的:通过医师培训和专病门诊,缩小临床实践与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间的差距. 方法:选择在脑卒中专病门诊就诊的30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比较其在医师规范培训前后及出院与在专病门诊随访期间抗栓药、他汀类药物、不规范...
林岩李焰生徐群李红伟施国文耿介立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抗栓药他汀类药
文献传递
154例癫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成人癫患者的病因和发作类型,以及脑电图在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院癫专病门诊就诊的资料完整、连续的癫患者154例,记录其病史、脑电图、CT或MRI资料。结果 154例癫患者中部分性发作占56.5%,全面性发作为43.5%。40.9%为症状性癫,其中脑外伤是最主要的病因。89例行脑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性放电者48例(53.9%)。因脑电图局灶改变而额外诊断的部分性发作继发强直-阵挛发作7例,增加了11.3%。结论:部分性发作是成人癫的主要发作类型;脑外伤是首要的继发病因;脑电图检查有助于癫的诊断及分类。
耿介立陆钦池冯智英李颖季伟华高枚春
关键词:病因脑电图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体积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他汀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对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纳入24h内急诊入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他汀组(40mg/d,2周)和对照组。发病1周内,进行头颅磁共振(MRI)检查,并在3个月随访时予以复查,分析两组患者梗死体积变化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梗死体积变化的因素。同时进行血脂、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评分等评估。结果:共39例患者接受了2次头颅MRI检查。其中阿托伐他汀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19例。两组患者的梗死体积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发病后3个月梗死体积较发病时减少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对28.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用他汀治疗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高是梗死体积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使用他汀可能有利于患者梗死体积的局限。梗死体积的变化可能成为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的一个补充观察指标来进一步评价药物干预的效果。他汀类药物是否能局限脑梗死体积和改善临床预后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耿介立邵蓓丽李焰生徐群施国文林岩孙亚蒙陈莺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他汀梗死体积
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与认知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60例CSVD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者(controls, CN),将CSVD分为无认知障碍(no cognitive impairment, NCI)组(n=13)和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组(n=47)。获取皮质下白质各DTI参数并探讨其与认知的相关性。结果:1)3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无显著差异。VCI组与NCI组的血管危险因素无显著性差异。2)NCI、VCI及CN组的平均弥散度(meandiffusivity,MD)、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轴向弥散度(axial diffusivity, AD)、径向弥散度(radiate diffusivity,RD)在脑室旁(periventricular, PV)及放射冠(corona radiate, CR)区白质存在显著差异(均p <0.01)。组间比较显示:VCI与NCI组、CN组比较,MD在CR区(均P<0.05)和PV区(均P<0.01)有显著差异。VCI组和CN组比较,FA在CR区有显著差异(P<0.01)。VCI组、NCI组与CN组比较,FA在PV区有显著差异(均P<0.01)。VCI组和CN组比较,AD、RD在CR区有显著差异(均P<0.01)。VCI组、NCI组与CN组比较,AD、RD在PV区有显著差异(均P<0.01)。3)CR区、PV区MD与执行功能中TMT、DSST、VFT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两者与视空间功能中CFT复制亦显著相关(均P<0.01),CR区MD还与记忆功能中短时延迟回忆(AVLT-T4)显著相关(P<0.05)。CR区FA与CFT复制显著相关(P<0.05)。CR区AD(P<0.05)、CR区RD(P<0.01)以及PV区AD、RD(均P<0.01)与CFT复制显著相关。结论:皮层下MD与CSVD认知状态及多个领域的认知水平相关,MD可作为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像标志物。
赵薇卢东卢东汪耀耿介立曹雯炜耿介立支楠曹雯炜徐群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弥散张量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