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岭
作品数: 55被引量:1305H指数:21
  • 所属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凤民
作品数:202被引量:3,682H指数:3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春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半干旱地区 冬小麦 地膜覆盖
王刚
作品数:765被引量:6,851H指数:3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乳膏 哮喘 随机对照试验 槲皮素 高寒草甸
李自珍
作品数:160被引量:1,814H指数:2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研究主题:植物 半干旱区 沙区 数值模拟 稳定性
杜国祯
作品数:155被引量:2,913H指数:3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东缘 青藏高原 种子大小 施肥
魏虹
作品数:5被引量:125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春小麦 半干旱区 生长冗余 春小麦品种 干物质分配
在大气干旱条件下胀果甘草气孔振荡的RLC电路模拟被引量:24
1993年
建立了植物水分输导和蒸腾的电阻(R)、电感(L)、电容(C)电路模型。实验测定出的胀果甘草气孔振荡发生、持续和衰减的阈值与模型分析结果一致。当蒸腾拉力(F)大于输导阻力(R)时气孔开始振荡并使振幅逐渐加大;当F=R时气孔振荡的振幅和频率不变;当0<(R-F)<2(1/2)/(L/C)时气孔振荡开始减弱;当(R-F)>2(1/2)/(L/C)时气孔不会出现振荡。在本实验条件下胀果甘草的R=3.1×10~9MPa·m^(-3)·s,2(1/2)/(L/C)=3.11-3.64×10~5MPa·m^(-3)·s。
王根轩赵松岭
关键词:气孔振荡干旱胀果甘草蒸腾
河南道士坟集水农业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通过对河南省卫辉市道士坟村的自然地理背景、社会经济背景和集水现状的系统分析,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道士坟村实施集水农业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方案.具体的规划和方案包括集水农业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农艺工程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三个方面.
丁圣彦卢思先杨好伟赵松岭
关键词:集水农业
骆驼蓬属种子微形态及其生态学与分类学意义被引量:37
1997年
报道了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西北地区骆驼蓬属(PeganumL.)3种、9个地方居群的种子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在种的水平上具有分类学意义;同种的不同地方居群间基本类型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其种子微形态与萌发有关。
马骥王勋陵赵松岭
关键词:骆驼蓬属种子微形态分类学生态学
半干旱生态条件下植物个体的综合生态效应的空间距离分布规律被引量:30
1993年
通过对有关生态因子的空间距离变化规律的测定和引入相应的生态效应系数综合分析,得到在半干旱生态条件下植物个体的综合生态效应的空间距离分布规律为: E=α_1E_(1o)[1+(x/hc)~2]-3/2+(α_NE_(NO)+α_WE_(WO))[1+(x/hr)~2]-3/2 +(α_cE_(co)+α_hE_(ho))[1+(x/hc)~2]-1/2由于具抑制效应的因子的生态效应随相对空间距离增加而减弱的速度大于其互惠效应的因子,在一定相对空间距离处(w/h=6.8)综合生态效应由干扰转变为互惠。定义了生态场的概念。
王根轩赵松岭
关键词:生态效应半干旱植物生态学
陇东黄土旱塬不同降水年型作物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分析被引量:13
1996年
基于陇东黄土旱塬区作物轮作复种系统田间试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对几种主要轮作及复种作物在干旱和丰雨两种典型降水年型的农田水分时空分异规律及土壤水分亏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养农业条件下,降水年型是引起作物农田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异主要表现在作物用水层深度及强度上,无论干旱年还是丰雨年,均以冬小麦农田土壤用水层深度及强度最大,玉米次之,再依次为马铃薯和谷子;土壤水分的时间分异主要反映在作物生育期内土壤水分随生育进程的波动变化上,冬小麦无论干旱年还是丰雨年都存在明显的土壤水分亏缺,春播玉米和马铃薯仅在干旱年呈现一定的土壤水分亏缺。
李锋瑞赵松岭
关键词:降水年型作物土壤水分
草本群落中种多样性维持机制——花期不同步性被引量:10
1997年
以亚高山草甸群落为例,围绕植物种间竞争共存,研究了种间在开花峰值期上的分离问题,试图探索草本植物群落中种多样性维持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4种在群落中出现频度大于50%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开花峰值期呈均匀性分布。研究结果证明了在种类成分较为丰富的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中多个种共存和维持较高的多样性,是由于植物种间在竞争上的压力大于系统发育上的压力而在生长发育时间上发生了错位。
杜国祯赵松岭
关键词:高山草甸
鼢鼠土丘植物演替趋同的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应用作者提出的植物群落异质性指数,分析了甘南亚高山草丹上鼢鼠土丘植被演替趋同发展过程;发现在演替初期群落异质性稳定地下降,而后期又开始上升;说明了在早期演替群落趋同发展,而在后期又开始有离散化的趋势;对本文所得结果,作者进行了讨论.
张大勇王刚赵松岭杜国祯
关键词:植被
作物生产是一个种群过程被引量:166
1997年
从分析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目标和方向上的重大差异入手,指出自然选择的核心是生存竞争,其结果产生个体优势;人工选择的方向是群体优势,其目标是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作物是典型的人工选择的产物,研究作物的生产过程就应当以降低个体的竞争能力和提高繁殖分配为主。据此,对小麦植株高度。
赵松岭李凤民张大勇段舜山
关键词:作物生态学种群生态作物生产
黑河地区绿洲生态条件下麦田生物气象若干特征被引量:7
2000年
观测分析了 HEIFE地区绿洲中麦田的一些微气候特征 ,结果表明 SPAC中水势随高度呈显著梯度分布 ,在土壤 -植物以及植物 -大气界面 ,水势值存在两个大的跳跃 ;水势廓线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SPAC各部分水势变化的起伏顺序是大气 >植物 >土壤 ,说明水势变化受植物水分代谢进程直至气象因子的强烈影响和控制。冠层上方近地面风温湿的时空剖面显示出白天与夜晚相比 ,大气混合得较好 ;日出前则大气较为稳定 ;在典型晴天条件下 ,麦田上方的大气存在内边界。其结构受来自沙漠干热风的影响和控制。冠层内部也存在着温度、湿度、CO2 浓度、PAR、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叶温的垂直梯度 ,其廓线的日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强烈控制 ,同时也受冠层内部不同层面叶片水分代谢强弱以及土壤状况的影响 ,其温湿廓线表现出与冠层上方不同的变化模式。
郑海雷赵松岭王介民黄子琛米谷俊颜大龙英治
关键词:河西走廓生物气象学麦田
青杄林恢复演替过程中的邻体竞争效应及邻体干扰指数的改进模型被引量:67
1989年
本文研究了青杄(Picea wilsonii)个体生长速度与其邻体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乔木演替初期种山杨、白桦以及青杄自身对青杄生长的影响均为竞争关系。由以基株为中心、两米为半径圆内所有个体所测得的邻体干扰可以解释青杄生长速度变异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在本文中,我们还改进了邻体干扰指数,提出应该考虑基株自身的个体大小,由改进的指数模型能够解释青杄生长速度变异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左。因此可以说改进指数要优于原先的指数。根据本文所得的结果,我们可以断定青杄林恢复演替的动力是优势植物种间的竞争。
张大勇赵松岭张鹏云陈庆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