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书安
-

-

- 所属机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赵兵

- 作品数:288被引量:1,34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玛咖 肉苁蓉 超声强化 青蒿素 藏红花
- 王玉春

- 作品数:144被引量:1,291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蒿素 青蒿 藏红花 愈伤组织 生物反应器
- 王晓东

- 作品数:122被引量:53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藏红花 愈伤组织 肉苁蓉 新疆紫草 超声强化
- 袁晓凡

- 作品数:60被引量:17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超声强化 天山雪莲 生化工程 稀土元素 生物反应器
- 黄为一

- 作品数:130被引量:1,316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硅酸盐细菌 阿扎霉素B 吸水链霉菌 微生物 抗生素
- 新型气升式反应器中浸没/非浸没周期对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应用新型周期浸没气升式反应器,进行了水母雪莲细胞的浸没悬浮和非浸没静置交替循环培养,研究了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条件—浸没/非浸没周期对水母雪莲细胞生长、黄酮合成及细胞聚集体调控的影响,发现5min/4h为最佳的循环周期。在此循环周期下,当通气量为40L/h、接种量(干重DW)为2~3g/L时,经20d的培养,细胞聚集体分布最佳,细胞干重达9.6g/L,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黄酮类化合物的产量分别可达35.2mg/g(DW)及338mg/L。
- 袁晓凡陈书安赵兵王玉春刘德明
- 关键词:水母雪莲细胞培养气升式反应器黄酮生物反应器
- 除臭微生物分离及效果测定被引量:49
- 2002年
- 为治理禽畜废弃物产生的恶臭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合适的分离方法从环境中分离了诸多除臭微生物,并且通过初筛和复筛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筛选出具有减少氨气释放量64%以上、硫化氢释放量50%以上、降低2个臭味等级的微生物F1。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是分离除臭微生物的关键。初筛和复筛相结合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除臭微生物。除臭微生物F1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陈书安黄为一
- 关键词:畜牧业臭气治理有机废物微生物
- 气升式反应器培养藏红花细胞的研究
- 基于已经建立的藏红花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研究了其气升式反应器培养。结果表明,采用气升式反应器培养,通气量和接种量对藏红花细胞生长速度和藏红花素均有一定影响。按照6%的接种量,藏红花细胞在当通气量为0.02 m2/h的2.5...
- 陈书安王晓东袁晓凡赵兵王玉春
- 关键词:藏红花生物反应器气升式
- 文献传递
- 藏红花球茎愈伤组织快速诱导的研究被引量:25
- 2003年
- 目的 快速诱导藏红花球茎愈伤组织 ,解决藏红花资源短缺问题。方法 系统地研究外植体来源、培养基、温度、光照和激素因素对藏红花球茎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 以出芽后芽周围 2cm左右的球茎为外植体 ,MS为培养基 ,2 .0mg·L-12 ,4 D和 0 .2 5mg·L-16 BA为激素 ,在 ( 2 1± 0 .3 )℃ ,黑暗环境下培养 ,可以在 14d以后获得 60 %的愈伤组织诱导率。
- 陈书安王晓东欧阳杰王玉春
- 关键词:藏红花球茎愈伤组织
- 藏红花细胞悬浮培养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基于已经建立的藏红花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研究了其悬浮培养动力学。结果表明,悬浮培养时细胞的生长周期约为20 d,在20 d时生物量达到最大,为12.3 g DW/L,但是藏红花素的合成周期大约为28 d,在28 d时藏红花素的含量和产量达到最大,分别为95.8 mg/g和0.92 g/L。藏红花素的积累与细胞的生长之间的关系为半生长偶联型,为其生物反应器放大培养提供了参数等理论依据。
- 陈书安王晓东袁晓凡赵兵王玉春
- 关键词:藏红花动力学生物反应器
- 稀土元素促进藏红花细胞生长和提高藏红花素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稀土元素促进藏红花细胞生长和提高藏红花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将藏红花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稀土元素、细胞分裂素和细胞生长素的植物细胞培养基上,于15℃~30℃下培养15~30天;将得到的愈伤组织再一次接种到...
- 王玉春陈书安王晓东赵兵袁晓凡
- 文献传递
- 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被引量:20
- 2019年
- 近年来,中国在临床医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多项规划与布局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系统反映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临床研究整体水平,本文梳理了全球及中国的临床医学研究论文、临床试验、技术转化等现状,分析了中国在临床医学产业链中的竞争力水平。调研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临床医学论文数量已达全球第二,主持或参与的临床试验数量达全球第三。总体来看,中国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系统性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药物数量、主导国际诊疗标准和制定临床规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具有明显差距。未来,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顶层设计,促进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转化结合以及跨学科交叉融合,激发产业链各端的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医学成果转化,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 袁天蔚李萍萍李苏宁尹军祥范月蕾熊燕陈书安范玲
- 除臭微生物F468发酵工艺被引量:4
- 2006年
- 针对除臭微生物F468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方案,研究了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F468适宜的氮源是酵母膏和硫酸铵;适宜的碳源是淀粉、葡萄糖和蔗糖,最佳pH是6.5,最佳培养温度是28℃;优化后F468种子液体培养基为1%葡萄糖+1%蔗糖,0.35%酵母膏,0.15%(NH4)2SO4,0.075%KH2PO4,0.01%NaC l,0.03%MgSO4.7H2O,0.003%FeSO4.7H2O,0.005%CaC l2.2H2O,0.002%CuSO4.5H2O。研究结果为F468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发酵参数。
- 陈书安黄为一
- 关键词:生物修复微生物发酵工艺正交设计
- 环境修复微生物F1的单因子发酵条件的优化
- 本文研究了环境修复微生物F1的单一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为其多因子试验和生物放大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F1最适宜的有机氮源是蛋白胨,无机氮源是硝酸钠;适宜的碳源是蔗糖和淀粉;适宜生长温度是29℃±0.5适宜pH是6-7;...
- 陈书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黄为一
- 关键词:发酵单因子试验
- 文献传递
- 麻黄植物细胞工程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6年
- 麻黄是医药工业的重要药源,其资源短缺是制约麻黄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在论述麻黄的资源分布和医药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麻黄细胞工程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应用细胞工程解决麻黄资源短缺的关键技术。
- 陈书安赵兵
- 关键词:麻黄麻黄碱资源短缺细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