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继良
-

-

- 所属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荣培晶

- 作品数:298被引量:1,767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研究主题:耳甲 耳穴 迷走神经刺激 迷走神经 针灸
- 洪洋

- 作品数:40被引量:23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迷走神经刺激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电针 耳甲
- 王小玲

- 作品数:30被引量:18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穴位特异性
- 李小娇

- 作品数:17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难治性抑郁症 电针 迷走神经刺激 磁共振波谱 耳甲
- 佟海滨

- 作品数:19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成像 第二代双源CT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内关穴 图像质量
- 应用CT测量天鼎穴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的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应用CT测量不同体型患者针刺天鼎穴的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并探讨针刺安全深度与颈围、罗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搜集不同年龄患者135例,按罗氏指数分为瘦长型(A组)、中间型(B组)和矮胖型(C组)3组,每组45例。每组随机选择15例针刺穴位后行CT扫描,以确定针刺路径,其余标记皮肤针刺点后扫描。以C6横突前结节为骨性标志,应用横轴位图像测量针刺点至C6横突前结节的针刺安全深度。以两侧胸锁乳突肌外缘连线为基准线,测量针刺角度。比较3组针刺深度和角度的差异,评估3组安全深度与颈围、罗氏指数的相关性。结果:A组针刺深度:右侧(26.83±0.74)mm,左侧(26.21±1.64)mm;角度:右侧(14.00±1.87)°,左侧(14.25±1.30)°。B组针刺深度:右侧(30.38±1.80)mm,左侧(30.49±2.07)mm;角度:右侧(13.50±1.12)°,左侧(13.50±1.50)°。C组针刺深度:右侧(35.15±9.63)mm,左侧(34.98±9.87)mm;角度:双侧均(13.63±1.87)°。3组针刺深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针刺角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与C组的针刺深度与颈围呈正相关(P<0.05),3组针刺深度与罗氏指数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临床可参考3组针刺安全深度,根据安全深度与颈围、罗氏指数的相关性回归方程,适当改变不同体型患者针刺深度,对达到针刺目的并规避针刺风险有一定帮助。
- 谢伟张树源张宝陈曦石磊薛任王涛麻增林方继良
- 关键词:针刺
- 第2代双源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44例同期行第2代双源CT前门控CTCA(其中前门控序列扫描35例,前门控大螺距螺旋扫描9例)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
- 佟海滨宋庆桥方继良赵青范洋洋马云瑶张民薛超汪平石凤祥张振鹏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 文献传递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钡餐胃动力检查与胃泌素观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钡餐后胃动力与血清胃泌素及临床症状评分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纳入17例FD患者(FD组),进行临床FD评分,检测空腹血清胃泌素,行空腹胃钡餐动态摄影检查,与10例正常人(正常人组)对比。胃钡餐动态摄影主要测量指标包括:胃潴留液高度、胃中间横带宽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最大宽度、蠕动波最大深度、蠕动波通过时间;胃泌素检查采用钡餐当天清晨空腹血清学检查。对FD患者临床评分与FD胃动力检测各项指标及胃泌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或符号秩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as 8.2简单线性相关及Spearman秩相关指数分析。结果:FD患者与正常人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FD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胃泌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3)。FD患者与正常人胃动力检测指标胃潴留液高度、胃中间横带宽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通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P=0.0000;P=0.000 2;P=0.000 6)。上腹疼痛与胃蠕动波频率呈负相关,胃泌素与钡餐胃动力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钡餐动态摄影可直观观察胃动力变化,胃泌素体现了胃动力相关激素水平,可作为评价FD及其疗效的客观指标。
- 赵青金玉莲洪洋方继良韦小燕刘志顺
- 关键词:胃肠活动放射摄影术胃泌素类
-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脑影像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据统计,临床上只有不足40%的患者在首次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后可缓解,约35%的患者对治疗缺乏反应,成为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在TRD常用的几种非药物治疗中,电休克疗法的效果较好,但复发率高、可能引起认知功能损伤;深部脑刺激因需手术而应用受限.
- 李小娇方继良
- 关键词:迷走神经抑郁症脑功能
- 正常脑膜与脑膜非瘤性疾病的MR成像表现被引量:3
- 1998年
- 本文重点介绍了正常脑膜解剖,增强特点及非肿瘤性脑膜疾病的MRI表现,包括:感染性脑膜炎、非感染性脑膜炎、医源性脑膜增强、脑血管病、中毒性脑膜增强以及自发性颅内低压。阐明MRI能够较敏感地发现脑膜病变,在诊断和治疗脑膜疾患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其灵敏度高于CT。
- 麻增林方继良
- 关键词:非肿瘤性疾病脑膜炎NMR成像
- 开心解郁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脑机制fMRI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通过静息态f MRI观察中药开心解郁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VD)前后患者脑功能的变化,从神经元自发活动初步探究其疗效的脑机制。方法:从临床试验研究中随机选取中药开心解郁方组和西药盐酸氟西汀组各7例行f MRI扫描,采用脑功能成像软件REST处理数据,比较2组在治疗前后全脑低频振幅(ALFF)值、局部一致性(Re Ho)值的变化。结果:与基线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在治疗8周后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2组HAMD量表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ALFF值变化的共同脑区主要在左侧前额叶下回,2组Re Ho值变化的共同脑区主要在顶叶小叶、颞下回。治疗8周后,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前额叶下回三角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上回、双侧中央前回,ALFF值升高的脑区有右侧颞下回、右侧前楔叶;Re Ho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Re Ho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左侧小脑。结论:开心解郁方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临床疗效与盐酸氟西汀相当。随着症状的改善,部分抑郁症相关脑区的脑功能也随之改变,这可能是药物抗抑郁疗效脑机制之一;中西药2组治疗前后脑功能发生改变的脑区不一致,推测可能与开心解郁方和盐酸氟西汀治疗VD作用脑机制不同有关。
- 谭赛方继良黄世敬洪洋包岩张勇裴静吴巍韩铭张磊孙梦云
- 关键词:抑郁症磁共振成像
- 复发性与首发性抑郁症的静息态脑功能MRI低频振幅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基于低频振幅(ALFF)方法研究复发性抑郁症(RDE)和首发性抑郁症(FDE)脑功能活动改变特征。方法前瞻性纳入2家医院确诊的20例RDE病人、18例FDE病人,同期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C组)。3组受试者均行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检查,并完成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文版冗思量表(RRS)评定。采用Matlab平台上的DPARSF 5.0工具包进行rs-fMRI数据预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ALFF差异,并对结果进行高斯随机场(GRF)校正。提取3组间ALFF有差异脑区的时间序列均值(ALFF值),对ALFF值的事后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所得结果进行Bonferroni校正(P<0.016)。最后对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RDE组与FDE组的HAMD-17、HAMA-14、SDS、SAS、RRS评分均高于HC组(均P<0.05),RDE组的SDS、SAS评分高于FDE组(均P<0.05)。与FDE组相比,RDE组左侧杏仁核、右侧海马的ALFF值增高,而右侧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ALFF值减低(均P<0.016)。与HC组相比,RDE组左侧楔前叶、右侧舌回的ALFF值减低(均P<0.016),FDE组右侧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ALFF值增高,而FDE组在左侧楔前叶、左侧杏仁核、右侧海马、右侧舌回的ALFF值减低(均P<0.016)。相关性分析显示,RDE组右侧海马ALFF值与HAMA-14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3,P=0.014)。结论RDE与FDE病人的ALFF值差异脑区与前额叶-边缘神经环路密切相关,尤其在右侧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杏仁核、右侧海马表现明显,这有助于区别RDE组和FDE组的神经病理机制差异。
- 孙继飞陈丽梅王智郭春蕾方继良
- 关键词:复发性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
- 基于fMRI的针刺脑效应文献计量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近5年来国内外基于fMRI的针刺脑效应研究现状。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近5年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fMRI针刺脑效应研究文献。结果:纳入的文献多得到省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研究内容以病理状态下组合穴位针刺脑效应变化和影响因素为主,受试者以神经系统疾病和慢性疼痛性疾病居多,针刺操作以手针、电针为主。结论:当前针刺fMRI研究已由探索基本原理进入探索病理状态下针刺脑效应变化,为临床疗效提供证据为主,但多使用单一分析方法分析,大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小。后续研究应加大样本量,规范试验设计,注重临床实际情况下的多穴位组合,行多模态fMRI检测,并与临床多种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增加随访研究,为针刺疗效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更实用、更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 高山山孙继飞马跃郭春蕾罗屹陈庆燕刘勇刘波方继良
- 关键词:针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针刺镇痛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 现有研究方法1 实验原理设计及图像处理2 ( )3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4 针刺镇痛临床疗效研究5 小结与展望研究方法的临床应用发展背景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比较脑功能成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定义:是在活体脑组织兴奋时,实时地描绘出脑...
- 方继良
- 应用呼吸双相CT定量评估COPD患者肺气肿及空气潴留状况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估呼吸双相CT定量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气肿及小气道功能障碍程度的价值。方法研究纳入35例COPD患者(病例组)和32例非吸烟肺功能(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在呼吸双相CT上测量肺气肿指数(Emphysema Index,EI)、空气潴留指数(Air Trapping,AT)、吸气相平均肺密度(Inspiration Mean Lung Density,MLD_(in))和呼气相平均肺密度(Expiation Mean Lung Density,MLD_(ex))及二者的比值(E/I_(MLD))、吸气相肺体积(Inspiration Lung Volume,LV_(in))和呼气相肺体积(Expiation Lung Volume,LV_(ex))及二者的比值(E/I_(LV))。比较对照组与病例组、轻中度病例组与重度病例组CT定量参数,并与PFT参数:用力肺活量(Furced Vital Capacity,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id Expiratory Phase of 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_(25%~75%))、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残气容积与肺总量的比值(RV/TL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全肺的LV、EI、AT、E/I_(LV)、E/I_(MLD)升高,MLD降低(P<0.05)。轻中度病例组与重度病例组间的LV、EI、AT、E/I_(LV)、E/I_(MLD)、MLD有显著差异(P<0.05),反映肺气肿程度的指标EI与PFT指标FVC%、FEV_(1)%、FEV_(1)/FVC有较高相关性,反映空气潴留指标AT、E/I_(LV)、E/I_(MLD)与PFT中小气道功能指标FEF_(25%~75%)、RV和RV/TLC密切相关。结论COPD患者呼吸双相CT的密度和体积变化与肺气肿的程度及小气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中呼气相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小气道功能。
- 格崤杨学东罗萍方继良史珊
- 关键词: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空气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