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玉林
-

-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盛伟斌

- 作品数:344被引量:1,081H指数:1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后路 脊柱融合术 脊柱
- 宋兴华

- 作品数:140被引量:65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脂肪干细胞 利福喷丁 椎间孔 骨肉瘤
- 郭海龙

- 作品数:109被引量:3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 手术治疗 颅底凹陷症 后路 胸腰椎结核
- 普拉提

- 作品数:19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截骨 僵硬 后路 楔形截骨
- 李文举

- 作品数:21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疼痛 骨缺损 颈源性头痛 骨愈合 骨形态发生蛋白2
- 多媒体教学在骨科示教中的优劣性被引量:3
- 2008年
-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医学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媒体教学在我院骨科示教中运用的教学经验,着重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骨科示教教育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骨科示教教学质量的意见,以促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各领域中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 詹玉林盛伟斌田征李纲阿德力
- 关键词:骨科教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
- 不同长度兔桡骨缺损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骨缺损的状态下,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目的:观察不同长度兔桡骨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麻醉下用线锯造成兔左前臂桡骨中段0.5和3.0cm的骨缺损。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检测显示,0.5cm骨缺损组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表达量在损伤后1,3,4周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且每组均较损伤即刻明显增加(P<0.05);3.0cm骨缺损组骨缺损部位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相对表达量在损伤后3周达到高峰(P<0.05),其峰值水平明显高于0.5cm骨缺损组(P<0.05),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对骨痂的生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损伤后3,4周,3.0cm骨缺损组的骨痂生成量较0.5cm骨缺损组明显减少(P<0.05)。证实,兔桡骨3.0cm的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上调,但还不能使该长度的骨缺损自行愈合。
- 詹玉林安智全孙鲁源张长青曾炳芳许锋侯国柱李文举朱小萌宋兴华
- 关键词:骨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愈合
- 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改进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院因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治疗的32例病人,对其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均数)及伴发症状的缓解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病人的JOA评分(均数)均较手...
- 詹玉林
- 关键词:颈椎脊髓压迫症前路
- 文献传递
- 骨科学与影像学联合教学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探索开展骨科学与影像学联合教学以提高实习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研究。文章通过对32名采用骨科学与影像学联合教学的实习生与35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教学结果进行比较,认为该方法在提高学生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影像学与临床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辅助记忆,培养其临床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教学质量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 詹玉林杨利霞盛伟斌田征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骨科
- 基因枪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治疗陈旧性骨缺损被引量:4
- 2014年
- 背景:体内外研究都已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的分化、诱导异位骨形成、促进骨折愈合、控制哺乳动物骨骼不同形态特征形成的功能。目的:使用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基因枪进行局部基因注射以治疗陈旧骨缺损。方法:7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陈旧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按所截骨长度均分1.5 cm组、2.0 cm和2.5 cm组。各组又随机分为治疗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组)和对照组(自然愈合组)。于转染后1,3,8,9周拍摄X射线平片,1,3,8和9周取骨折间软组织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Western blot检测,于1,3,8和9周时取标本大体观察,评价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大体标本观察发现治疗组骨痂生成量多于对照组。②治疗组转染后1,3,8,9周的Lane-Sandhu X射线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骨形态发生蛋白2浓度定量,各时间点治疗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浓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应用基因枪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局部转移治疗陈旧骨缺损效果明确。
- 朱小萌王翀宋兴华詹玉林李文举
- 关键词: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基因枪
- 成人手外伤修复中改良屈指腱鞘内麻醉与指根麻醉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背景:指根麻醉是中小成人手外伤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而近年来,改良屈指腱鞘内麻醉逐渐被推崇,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势。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改良屈指腱鞘内麻醉与指根麻醉在急诊成人手外伤临床麻醉效果。方法:经筛选共60例急诊成人手外伤患者纳入研究,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屈指腱鞘内麻醉组与指根麻醉组,麻醉全由同一名医生完成。记录两组麻醉操作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成功率、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并观察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与结论:改良屈指腱鞘内麻醉、传统指根麻醉效果均确切。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成功率及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操作时间、局麻药用量、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方面改良屈指腱鞘内麻醉组优于指根麻醉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屈指腱鞘内麻醉较传统指根麻醉更方便,患者痛苦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 陆叶顾文奇蔡培华李岩峰詹玉林柴益民
- 关键词:麻醉手损伤手外伤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一种自动获取输血量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获取输血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的步骤有:采集体重Wt和出血量Vb的数据,然后获取患者当前血红蛋白值HbA及获取输血后血红蛋白期望目标值HbE,最后,计算应输红细胞输血量Vt1,其中,需要...
- 朱长太邓志锋李志强王建波闵大六王爱忠詹玉林朱洁萍
- 文献传递
- 胫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被引量:4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7例复杂Pilon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结果术后15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出现2 mm的切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本组随访8~18个月,平均15.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0周,平均16.3周。根据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4.1%。结论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疗效满意,但术前需要仔细判断病情并精心准备手术方案。高质量的X线片及骨折部位的CT三维重建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术中需要采取正确的骨折固定顺序,围手术期应给予减轻水肿的处理。
- 詹玉林夏荣刚陈旸贾伟涛张长青曾炳芳
- 关键词:PILON骨折锁定钢板手术治疗
- 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1
- 2008年
- 背景:骨形成蛋白2是骨基质中最重要骨生长因子,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促进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和骨系细胞的募集和分化,是骨生成的启动因子,可以作为骨修复基因治疗的理想目的基因。目的:使用前期已经构建成功的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06在新疆医科大学自治区地方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良种新西兰大白兔由新疆医科大学动物试验中心提供,pIRES2-EGFP-BMP-2由本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构建、保存。方法:采用贴壁法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荧光显微镜、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其转录、表达活性。结果: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持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分布于整个细胞,呈胞浆分布,说明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在体细胞中表达。转染pIRES2-EGFP-BMP-2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并传代、培养4周后,RT-PCR反应可扩增出112kb条带,大小与预期相符合。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显示,经pIRES2-EGFP-BMP-2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0×103处显现单一特异性条带,表明为骨形成蛋白2基因表达产物。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转染pIRES2-EGFP-BMP-2后经G418抗性筛选并传代、培养4周后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质中有棕黄色颗粒阳性信号。结论:用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成功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获得表达。
- 詹玉林库热西.玉努斯黄国虹白靖平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PIRES2-EGFP骨形成蛋白2
- 创伤性桡尺远侧关节背侧半脱位的治疗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桡尺远侧关节(distalradioulnarjoint,DRUJ)背侧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我们共收治28例不合并骨折的创伤性DRUJ背侧半脱位的患者。首先行保守治疗,前臂旋后位复位,然后屈肘90°位长臂石膏托固定6周,拆石膏后2个月内症状无明显缓解者认为无效。对无效者行桡尺韧带背侧浅部纤维加强术,术后旋后位长臂石膏托固定4周,然后改为短臂石膏托固定4周。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7个月至4.2年,平均2.5年。采用改良Mayo评分来评价腕关节功能。病程3周以内的14例患者保守治疗有效率为85.7%,病程3周以上的14例患者有效率为28.6%。对12例保守治疗失败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总体有效率为83.3%。结论创伤性DRUJ背侧半脱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病程超过3周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DRUJ背侧半脱位患者取部分尺侧腕屈肌腱加强桡尺韧带背侧浅部纤维效果可靠。
- 李岩峰蔡培华陆叶詹玉林范存义
- 关键词:腕关节创伤性桡尺远侧关节半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