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理
作品数: 163被引量:361H指数:10
  • 所属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宋治远
作品数:494被引量:1,358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窦房结 窦房结细胞 介入治疗 乳鼠 先天性心脏病
仝识非
作品数:214被引量:487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窦房结细胞 窦房结 乳鼠 模拟缺血 消融
冉擘力
作品数:204被引量:529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平滑肌细胞 导管消融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舒茂琴
作品数:260被引量:601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导管消融 血管平滑肌细胞 冠心病 心房颤动 消融
景涛
作品数:167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因转染 血管平滑肌 体外培养 在体
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流场改变对其斑块及内、膜病理变化影响
本文旨在测定不同程度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时血流剪切力变化并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不同狭窄程度下斑块形态及内中膜变化。
迟路湘文玲宋治远何国祥刘建平景涛仝识非冉擘力钟理涂爱华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病理改变
文献传递
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起搏器安置术后囊袋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心内科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行起搏器安置及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囊袋并发症。结果 (1)本组810例,平均年龄(68.2±8.6)岁,其中男494例,女316例。148例(18.3%)为VVI/或AAI单腔起搏器安置术患者,662例(81.7%)为双腔起搏器(DDD)、心脏同步化起搏(CRT)及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安置术患者;(2)囊袋血肿31例(3.8%),其中年龄75岁以上、长期服用抗栓药物、合并血管疾病与囊袋血肿发生率密切相关(P<0.05);(3)囊袋皮肤破溃14例(1.7%),10例发生在术后3~12个月内,其中年龄75岁以上、起搏器更换、体质量指数22以下、手术时间与囊袋皮肤破溃密切相关(P<0.05)。结论囊袋并发症并不少见,合理使用抗栓药、尽量深埋起搏器是防治囊袋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彭刚舒茂琴宋治远姚青柴虹冉擘力钟理李永华
关键词:并发症心动过缓囊袋感染
从心肌梗死新定义看心肌梗死治疗策略被引量:3
2008年
宋治远钟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WHO
血流储备分数在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荟萃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系统地评价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其他方法在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的疗效。方法利用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或者FFR、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者PCI、多支血管病变"的中英文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中关于FFR指导PCI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按照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Stata10.0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7篇英文文献,累计实验组2 024人,对照组7 284人纳入统计分析。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FFR指导PCI治疗多支血管病变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降低(RR=0.72,P=0.008);虽然患者出现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也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FR指导PCI治疗多支血管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王明礼刘建平钟理胡厚源迟路湘景涛李永华吕建峰仝识非宋治远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血管成形术血管病变
特发性室性早搏负荷及起源位置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负荷和起源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中心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1例特发性PVCs患者按照下述方法分组。根据PVCs负荷将所有91例患者分为A1组(PVCs负荷6%~19%)和A2组(PVCs负荷20%~54%);按导管消融术标测的PVCs起源部位将73例患者分为右室流出道B1、右室非流出道B2、左室流出道B3和左室非流出道B4四组。对各亚组左心结构与功能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负荷A2组的左房双期容积(LAVmax、LAVmin)、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显著高于低负荷A1组(P〈0.05);PVCs负荷与左房双期容积以及NT-proBNP均呈显著正相关(rs=0.229,0.261,0.361,P均〈0.05),PVCs负荷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呈显著负相关(r=-0.227, P=0.03);左室起源组较右室起源组有更大的左室/左房直径,即: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51.7±6.3) mm vs (48.3±5.0) mm, P=0.024]以及左房最大直径(LADmax)[(36.2±4.4) mm vs 33.1±4.7 mm, P=0.012];右室流出道B1组的LAVmax较右室非流出道B2组更大[(43.5±12.9) mL vs (32.7±8.4) mL, P=0.040],左室流出道B3组的LADmax显著大于右室流出道B1组和右室非流出道B2组(P〈0.01)。结论PVCs负荷和/或起源部位影响左心功能,左房受到的影响可能发生更早。
曹中静宋治远舒茂琴冉擘力钟理蒋周芩邓盛荣李华康
关键词:左心功能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V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TE观察40例PVSD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监测与引导封堵过程,判断封堵器释放后的位置、是否影响房室瓣功能,有无残余分流,并随访疗效。结果TTE测量PVSD大小:2.70~10.20mm〔(5.56±1.20)mm〕,其上缘距主动脉瓣环的距离:0~6.00mm〔(3.50±1.70)mm〕;左心室造影PVSD测值:3.00~12.00mm〔(6.15±1.45)mm〕,PVSD大小超声测值与左室造影测值相关非常显著(r=0.9013,P<0.01),二者之间的差值:〔(0.46±0.41)mm〕。PVSD封堵成功率97.5%(39/40),封堵器释放后,2例可见少许残余分流,3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术后24h,1例患者出现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3d后恢复正常。术后3d^1年复查TTE,封堵器位置良好,未影响周围瓣膜运动,未出现新的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返流,也无溶血、心内膜炎、血栓等并发症。结论TTE对经导管介入治疗PVSD的术前病例筛选、术中引导和监测、术后随访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张萍钟理冉擘力宋治远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封堵
TIMP-1基因转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血管损伤后MMPs的表达在再狭窄的发生中可能起到了分子“开关”的作用。TIMP-1是MMPs 的组织特异性抑制因子,本研究旨在通过使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过表达TIMP-1,研究其表达增强后对 VSMC生物学行为的影...
钟理何国祥李德冉擘力景涛唐波
文献传递
起搏器囊袋破溃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常见原因及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的12例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基本资料,比较不同处理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①12例患者平均年龄75.3岁,男性7例,女性5例,其中11例合并高血压、心衰及糖尿病。3例为早发型、9例为迟发型囊袋破溃。②随访(31.6±6.8)个月。8例在对侧安置新的起搏系统,2例取出原起搏器,2例原电极与原起搏器被深埋在患侧胸大肌深面。所有患者新的起搏系统工作良好。③所有患者原电极未拔除。6例残余电极前浅埋皮下者,半数残余电极刺破皮肤。4例残余电极和2例原电极深埋者,均达到完全痊愈。结论起搏器囊袋破溃原因复杂,加强局部清创、深埋残余电极等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彭刚舒茂琴宋治远姚青钟理冉擘力柴虹李永华
关键词:并发症
Diazoxide对乳鼠窦房结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时的保护作用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K+ ATP通道开放剂diazoxide对模拟缺血 再灌注 (I/R)时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乳鼠窦房结细胞 ,纯化培养 2d后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I/R组、dia zoxide干预 (D +I/R)组及K+ ATP通道阻断剂 5 HD干预——— 5 HD +D +I/R组及 5 HD +I/R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窦房结细胞存活率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各组窦房结细胞内Ca2 + 。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各组细胞L型钙电流 (L ICa)密度。结果 :①D +I/R组窦房结细胞存活率 [(6 1.4 3± 5 .14 ) % ]较I/R组 [(5 1.79±6 .2 8) % ]增加 (P <0 .0 1) ;5 HD +D +I/R组 [(5 2 .35± 4 .94 ) % ]及 5 HD +I/R组 [(5 3.16± 5 .35 ) % ]明显增高 ,均P <0 .0 1;②D +I/R组窦房结细胞相对荧光值较I/R组、5 HD +D +I/R组及 5 HD +I/R显著降低 ,均P <0 .0 1;③D +I/R组窦房结细胞L ICa密度较I/R组及 5 HD +D +I/R组明显增加 ,均P <0 .0 1。结论 :diazoxide降低窦房结细胞内钙负荷 ,对模拟I/R时的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有保护作用 ,并可对抗模拟I/R对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L ICa的影响 ,该作用可能与细胞线粒体K+ ATP通道的开放有关。
仝识非宋治远钟理何国祥
关键词:窦房结缺血-再灌注L型钙电流
应用动脉导管封堵器介入治疗破裂瓦氏窦瘤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动脉导管封堵器介入治疗破裂的瓦氏窦瘤的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10月,有12例破裂的瓦氏窦瘤患者接受了介入封堵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介于18~38岁之间。应用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及左室...
仝识非钟理李永华姚青舒茂琴宋治远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