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海
作品数: 296被引量:1765H指数:21
  • 所属机构:烟台大学
  • 所在地区:山东省 烟台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孙颖颖
作品数:78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
研究主题:球等鞭金藻 赤潮微藻 酚酸 抑藻 微藻生长
孙利芹
作品数:124被引量:515H指数:14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
研究主题:紫球藻 微藻 小球藻 光生物反应器 海带
鞠宝
作品数:76被引量:437H指数:15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紫球藻 微藻 短梗霉多糖 多糖 光生物反应器
姜爱莉
作品数:144被引量:684H指数:14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抗氧化活性 柄海鞘 抗氧化剂 油脂 活性研究
刘兆普
作品数:341被引量:3,403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菊芋 海水灌溉 盐胁迫 幼苗生长 幼苗
用流加培养技术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新月菱形藻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应用微生物流加培养技术对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分别进行恒速流加培养、变速流加培养,并与一次性培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流加方式对新月菱形藻的生长、蛋白质、胞内多糖产量影响显著;恒速流加培养10 d的藻密度、蛋白质及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901±0.050)×107cell/mL、(42.82±4.03)mg/L、(95.68±3.99)mg/L,是一次性培养的2.29、1.62、2.15倍;在变速流加培养中,当流加控制因子K=0.167时,藻密度、蛋白质、多糖的含量分别是一次性培养的4.83、6.23、6.12倍。
任莉红孙利芹王长海
关键词:新月菱形藻流加培养生物量多糖
海带中脱落酸的分离纯化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探索了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脱落酸的分离纯化条件,获得最适分离纯化方法为:常温组织匀浆,80%甲醇溶液浸提,乙酸乙酯萃取,硅胶脱色和纯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含有脱落酸,含量为30.5-60.5μg/kg.这为海藻脱落酸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苗钧魁李铁松王长海
关键词:海带脱落酸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
N/P对菱形藻生长速率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N/P(1∶1、5∶1、12.5∶1、30∶1、50∶1、80∶1)对菱形藻的生长速率、营养成分含量及氮磷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N/P对菱形藻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其中N/P为12.5∶1时,比生长速率最大,当N/P<5∶1和N/P>50∶1时,菱形藻的生长较慢,比生长速率为0.3~0.6/d;(2)藻细胞营养成分的含量也受N/P的影响:在N/P为12.5∶1时,叶绿素的含量达到1.81g/ml,总脂肪、蛋白质、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的含量分别占干质量的29.9%、17.8%、15.3%、14.2%,高于其他N/P下的营养成分含量;(3)培养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明显下降,TN的利用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率均超过55%,最高为30∶1,达78%,TP的利用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高于90%。
苏群邢荣莲王长海孙利芹
关键词:菱形藻营养成分
无载体、无标记基因植物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安利佳苏乔高晓蓉金礼吉夏秀英杨君包永明王长海杨青栾雨时徐品三李文利刘明吴畏王利华牛莉莉王永锋杨继芳孙丽宋继君马强
该课题采用基因转化序列与花粉管通道法相结合的方法,以玉米和大豆为对象,对5个外源基因进行了转化研究,同时探索了筛选转化材料的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无载体、无标记基因和无组织培养的玉米、大豆转化新体系。设计并构建了由外源基因...
关键词:
关键词:植物转化
海阳市千里岩岛渔业资源保护场原种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调查与保护规划
邱盛尧孙孟强王永强吕振波王长海李登来李春猛王勇张建生
该项目全面调查了海阳市千里岩岛渔业资源保护场的原种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对千里岩岛及其周围海域重点保护的海豚、文昌鱼、中华鲟、皱纹盘鲍、刺参、蓝点马鲛、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重要原种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物学、增殖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渔业资源环境保护
Zn^(2+)对球等鞭金藻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探讨了不同浓度Zn2+对球等鞭金藻细胞生长及细胞内多糖、叶绿素、蛋白质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浓度低于4.0mg/L的Zn2+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当Zn2+浓度高于10.0mg/L时,则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Zn2+浓度的升高,球等鞭金藻胞内叶绿素和多糖含量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则明显升高。
姜爱莉李国栋王长海
关键词:球等鞭金藻ZN^2+生化成分
三吲哚乙酸对Chlorella vulgaris XJB生长及产油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三吲哚乙酸(IAA)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将其添加到培养基中能够提升藻类细胞生长,可增强利用微藻发展生物柴油的能力。本文以自行筛选到的一株具有快速生长能力的微藻ChlorellavulgarisXJB为研究对象,考察了IAA添加时间和添加浓度对C.vulgaris XJB生长及产油能力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微藻生长适应期,添加适宜浓度的IAA有助于藻体生物量的累积和油脂产率的提高,但对油脂含量的影响较小,当第0天添加0.08mg/L IAA时,细胞个数、生物量及油脂产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2×106个/mL、338.9mg/L、15.2mg/(L/d),油脂含量为22.4%,此时生物量和油脂产率分别是未经IAA处理条件下的2.5倍和2.0倍。
王思雨徐小琳贺莹莹代斌李春王长海
关键词:CHLORELLAVULGARIS生物量油脂含量
油菜素内酯对盐渍下油菜幼苗生长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被引量:23
2015年
为了探讨油菜素内酯对植物耐盐性的调控,以甘蓝型油菜"南盐油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BL)对100、200 mmol/L Na Cl胁迫下油菜幼苗干重(DW)、相对含水量(RWC)、渗透调节能力(OAA)、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气孔限制值(Ls)等的调节效应,还测定了不同器官的Na+、K+、Cl-含量,并计算各器官的K+/Na+和SK,Na。结果表明:(1)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油菜幼苗DW显著下降,胁迫下外源喷施10-12、10-10、10-8、10-6mol/L 24-EBL作用下,油菜植株干重均不同程度的上升,且植株干重都在10-10mol/L 24-EBL(EBL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比100、200 mmol/L Na Cl胁迫下增加29%和20%。与对照相比,非盐胁迫下外源喷施10-12、10-10、10-8、10-6mol/L 24-EBL,油菜幼苗植株干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变化。(2)不同Na Cl浓度胁迫下,油菜叶片的RWC显著下降,外施EBL2可显著提高油菜叶片的RWC和OAA。(3)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不同程度下降,而Ls显著上升,而外喷EBL2可不同程度的提高Pn、Gs、Ci、Tr,降低Ls。(4)与对照相比,Na Cl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叶柄和根的Na+和Cl-含量均显著上升,Na Cl浓度愈高,Na+和Cl-含量上升愈显著。而K+含量均下降,外源EBL2可显著降低幼苗各器官的Na+和Cl-含量,对幼苗叶片K+含量没有影响,但提高了叶柄和根中的K+含量。上述表明,合适浓度的24-EBL外喷可明显提高油菜的耐盐水平,且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最适24-EBL浓度均为10-10mol/L。主要是因为外源喷施24-EBL能显著改善离子稳态和渗透调节能力,从而改善盐胁迫下油菜幼苗的光合作用、水分状况,提高其耐盐性。而24-EBL对盐处理下油菜植株气孔限制的显著改善是其促进其光合、水分利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对100 mmol/L Na Cl处理的油菜生长调控效果优于200 mmol/L Na Cl处理的重要原
马梅刘冉郑春芳刘伟成尹晓明刘金隆王长海郑青松
关键词:油菜24-表油菜素内酯盐胁迫离子吸收
N518号短梗霉菌株最佳培养条件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主要对本实验室选育的高产菌株的营养条件、初始pH和通气量等进行了研究。为寻求蔗糖、K_2HPO_4、(NH_4)_2SO_4、酵母膏和蛋白胨等主要营养因素的最佳配比,我们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结果使该菌对蔗糖的转化率从50.80%提高到56.21%.
王长海王新力解联合起艾霞
关键词:出芽短梗霉短梗霉多糖
江苏沿岸四种贝类软体铅的含量特征及其风险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和2015年3月采集江苏沿岸文蛤、青蛤、杂色蛤、四角蛤蜊4种主要滩涂贝类样品,分析贝类软体铅(Pb)含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点估计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贝类软体Pb含量对人体暴露的风险。结果表明,采集的江苏沿岸4种主要滩涂贝类软体Pb含量范围为0.05~0.56 mg·kg^(-1),均值为0.23 mg·kg^(-1),所有贝类软体Pb含量均低于GB2762-2012(1.5 mg·kg^(-1))和NY5073-2006(1.0mg·kg^(-1))限值。茅家港站位4种贝类软体中Pb含量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分别为文蛤0.77 mg·kg^(-1)、青蛤0.12 mg·kg^(-1)、杂色蛤0.23 mg·kg^(-1)、四角蛤蜊0.61 mg·kg^(-1),文蛤和四角蛤蜊月度波动变化较为显著,青蛤和杂色蛤月度变化不显著;空间分布特征为贝类软体Pb含量最高值在S_3站位(陈家港,0.44 mg·kg^(-1)),次高值位于S4站位(滨海港,0.32 mg·kg^(-1)),最低值位于S11站位(洋口港,0.21 mg·kg^(-1)),其余站位差异较小,基本在0.21~0.30 mg·kg^(-1)之间。江苏沿岸居民在正常消费水平下,摄入地产经济贝类后,靶标危害系数(THQ)值均未超过1。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正常消费水平下,江苏沿岸4种滩涂贝类软体Pb暴露对目标人群的健康风险较低。
戚原野王李宝万夕和凌云乔毅王长海
关键词: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