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运胜
-

-

- 所属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尚宇红

- 作品数:29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中东欧国家 一带一路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 文化距离
- 王云飞

- 作品数:14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 研究主题:贸易发展 面板数据 要素报酬 劳动力市场扭曲 工资差距
- 陆宝群

- 作品数:14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出口贸易 GDP增长 GDP 中国对美出口 利率变动
- 潘群娣

- 作品数:2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 研究主题:J曲线效应 VAR模型 中欧贸易 欧元汇率 实证分析
- 孙瑛

- 作品数:22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第三方物流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 道德建设 发展环境
- 动因与制约:中国对欧直接投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欧盟一直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投资与技术来源国,但2017年中国对欧投资已经接近吸收欧盟投资4倍,欧盟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最大目的地,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深入分析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动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研究表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迁、欧盟一体化进程、"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容克计划"、"16+1"合作机制推进等原因为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带来战略机遇。但欧盟统一投资政策实施,欧盟技术、劳工与环境标准等仍会起到制约作用。论文针对性从积极推动中欧投资协定(BIT)签订、完善"16+1"合作平台等视角提出扩大中欧投资合作建议。
- 高运胜李之旭
- 关键词:战略动因
- 全球价值链异质性嵌入、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被引量:3
- 2024年
- 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其内在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从全球价值链(GVC)异质性嵌入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视角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一现象进行理论解释和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GVC嵌入度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并且GVC后向参与比前向参与的作用更强;GVC后向参与对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影响更明显,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前向参与的抑制性影响更大;机制检验发现,GVC双向参与深化引发了技术进步更多地偏向于资本要素,这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为降低参与价值链分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扩大前向GVC参与及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等视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 高运胜杜晓晴杨晨
-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
- 中美贸易额与两国GDP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由于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所以通常人们的思维是在当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时,中美贸易也会出现大幅度下滑;另外大家一般仅认识到扩大对美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和就业的巨大作用.该文则想从实证的角度来检验中美贸易额...
- 高运胜
- 关键词:GDP增长
- 文献传递
- 论结构性权力对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影响及中国对策被引量:5
- 2021年
-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对于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因为缺乏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而导致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以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下的"结构性权力学说"为理论基础,从生产结构、金融结构、知识结构和安全结构4个层面,分析了结构性权力对于一国获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了中国获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对策建议。
- 张帆高运胜
- 关键词:结构性权力国际定价权
- 文献综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动因、模式与演化被引量:7
- 2013年
- 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者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基础上开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问题,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制度与环境和区位选择是影响集聚的主要动因。随着信息通讯技术普遍运用及知识密集程度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对整个产业链的融合程度和产业关联效应显著增加,且降低对地理区位的要求,在传统集聚模式基础上不断涌现出虚拟、生态和链群等创新集聚模式。本文针对现有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机理、影响因素、集聚模式和演化动力机制的研究进行梳理和简单评述。
- 高运胜
-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
- “重新设限”后我国T&C对美国出口的策略被引量:5
- 2006年
- 美国是我国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市场,在两国达成配额协议后,我国T&C出口从“后配额时代”的短暂春天进入三年“重新设限”期。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过渡期内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出口内部的优劣势(STRENGTH&WEAKNESS)、“重新设限”后外部的机会和威胁(OPPORTUNITY&THREAT)进行分析,同时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出口加快进行产品、市场和原产地多元化,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高运胜
- 关键词:SWOT分析
- 欧元实际汇率波动与中欧贸易平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领域的重要问题。当前的大量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于美元汇率问题,较少有研究探讨欧元汇率问题。欧元作为一种新兴世界货币既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重要权重货币,因欧盟与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故欧元汇率变动对于双方贸易平衡会产生重要影响。采用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的2002年至2011年间欧元兑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及中国与欧元区贸易季度数据,运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对欧元汇率变动对中欧贸易平衡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①②,实证结果表明两者间呈正相关变动,且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波动对调节双边贸易,缓解贸易摩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高运胜
- 关键词:中欧贸易汇率波动汇率弹性欧元汇率
-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被引量:1
- 2023年
-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谈判成功是中国主动对标世界高水平贸易投资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的又一成果,对我国坚持实施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中欧CAI部分条款及意义,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目标、新理念、新路径三个角度,分析中欧CAI对中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契机作用。中欧CAI不仅有助于促进双边经贸合作、投资意愿、新业态发展,有助于缓解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和现实危机;也有助于中国打造高质量、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规则、新模板、新范式。中欧CAI符合中国新发展阶段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目标,秉承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发展理念,有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高运胜孙露
- 中美装备制造业进入“修昔底德陷阱”了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透视被引量:7
- 2021年
-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装备制造业成为双方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结构分解分析(SDA)以及全球价值链网络可视化方法,研判中美装备制造业是否具备进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条件。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对美出口的贸易利益被严重高估;不仅总值贸易下存在"统计幻象",而且贸易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也仍然"虚高";分解垂直专业化结构以及前、后向贸易增加值变动结构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与竞争力指数的提升并非技术驱动,而主要由低增值环节生产扩张推动;分析增加值贸易网络发现,中美装备制造业对彼此市场均高度依赖,未来存在较大合作的空间。综合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尚不具备全面抗衡美国的竞争力,双方表现为"竞争共存"的关系,"修昔底德陷阱"更多为美方营造"中国威胁"而炮制的舆论热点。本文从提升制造业服务化与对外开放水平,调整全球产业链布局,构建中美合作共赢产业合作关系几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 李之旭高运胜
- 关键词:SDA
- 中国民营农业企业 “走出去”新模式探析--基于全产业链投资视角被引量:11
- 2021年
-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其中90%以民营企业为主,但多数民营企业投资规模小,面临融资困难与经营风险大等问题。境外农业合作为园区作为中国农业对外全产业链投资的新兴模式,深入研究其驱动与制约因素有助于改变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散乱格局,提高民营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与供应链竞争力。因此,以天津聚龙集团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全产业链投资新模式下如何通过上中下游产业联动,降低投资成本并提高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同时,针对全产业链投资存在问题与面临风险,从完善农业对外投资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等视角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民营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经验。
- 高运胜康雯雯景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