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丛涛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赵霖

- 作品数:287被引量:1,34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锌 微量元素 营养 补锌 松花粉
- 鲍善芬

- 作品数:179被引量:74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锌 微量元素 补锌 松花粉 铜
- 李珍

- 作品数:77被引量:37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锌 补锌 营养生理 营养生理功能 烫伤
- 郭振荣

- 作品数:241被引量:1,816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补锌 休克期 切痂 烫伤
- 柴家科

- 作品数:1,039被引量:3,815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脓毒症 烧伤后 烫伤 严重烧伤
- 初乳中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的测定及临床营养学意义被引量:2
- 1999年
- 对65例健康产妇初乳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钙、镁、磷、锌、铜和硒进行了测定,并以市售牛乳为对照。结果表明,初乳中微量元素锌、铜、硒含量丰富,基本能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而矿物质元素钙、镁、磷的含量则显著低于牛乳。由于母乳中的无机元素生物利用度较高,所以初乳仍不失为新生儿早期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最佳来源。同时也提示孕妇在孕期注意矿物质元素的及时补充对产后提高乳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 丛涛赵霖袁艺韩文丽李珍张燕荷
- 关键词:临床营养学初乳微量元素锌健康产妇硒含量
- 临床营养学研究中脂质过氧化的评价方法被引量:3
- 2004年
- 危害人类健康的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都与营养因素有关,尤其是与自由基引发的氧化作用有直接联系。目前脂质过氧化测定已成为临床诊断氧化损伤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底物测定和产物测定两方面综述脂质过氧化检测方法,介绍自由基、过氧化物及低密度脂蛋白等多种检测方法,并阐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以便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条件进行选择,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 丛涛赵霖鲍善芬
-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
- 补锌对大鼠烫伤后睾丸营养状态、功能与形态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严重烧伤往往造成睾丸的退行性病变 ,本实验考察补锌是否有利于睾丸营养状态、结构、内分泌功能与生精功能的恢复。方法 :1月龄大鼠进食低锌饲料 1周形成缺锌模型 ,造成 2 0 % TBSA深二度烫伤后饲以不同含锌量饲料 (含锌量分别为 :1.6μg/g、 2 4 .7μg/g、 2 86.9μg/g) ,分析睾丸锌、铜、镁、钙、DNA、蛋白质、睾酮含量 ,观察睾丸病理改变。同时设一组大鼠烫伤前后均进食正常含锌饲料 (含锌量 :2 4 .7μg/g)做对照组。结果 :补锌使睾丸含锌量、DNA与睾酮含量显著提高 ;使睾丸湿重、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 ;缺锌时曲细精管呈幼稚状态 ,补锌后发育成熟 ,有精子产生。结论 :补锌可显著改善睾丸营养状态 ,刺激内源性睾酮合成 。
- 李烽郭振荣鲍善芬赵霖丛涛柴家科
- 关键词:烧伤睾丸营养状态补锌
- 检测红细胞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Fura-2荧光光度法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介绍使用荧光指示剂Fura-2直接定量测定大鼠红细胞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的荧光光度法,并讨论了pH值及温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本法允许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较低和红细胞数较少的条件下进行较为精确的荧光强度测定。为避免血小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负载前要对红细胞进行纯化。但鉴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特征波长与Fura-2的波长相近,可抑制其特征荧光,因此Fura-2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丛涛赵霖
- 关键词:红细胞胞浆钙离子荧光光度法
- 大鼠烫伤后补锌对血清、组织中锌、钙离子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观察大鼠烫伤及补锌对血清、组织中锌(Zn^(2+))、钙(Ca^(2+))离子的影响。方法:背部15%深Ⅱ°烫伤大鼠随机分为N组(正常进食组,饲料含Zn^(2+) 40 μg/g)、W组(创面补锌组,饲料含Zn^(2+)40 μg/g,同时创面涂银锌霜,含Zn^(2+)761.1 μg/g)、H组(口饲补锌组,饲料含Zn^(2+)80 μg/g);分别于伤后1、3、7天活杀大鼠,留取标本检测。结果:烫伤后第1天N组、W组血清Zn^(2+)明显降低,而后回升,伤后7天接近伤前水平;而H组伤后明显升高。N组、W组血清Ca^(2+)伤后降低,H组上升。伤后第1、3天各组肝脏Zn^(2+)均呈上升趋势,以H组最明显(P<0.01)。N、W组肝脏Ca^(2+)均升高,H组低于伤前和N、W组(P<0.01)。烫伤后各组骨Zn^(2+)均呈递减趋势,以N组降低幅度最大,明显低于H组(P<0.01)。伤后N、W组骨Ca^(2+)逐渐下降,N组第7天明显低于H组(P<0.05)。伤后第1天,N、W组烫伤皮肤Zn^(2+)下降,H组明显升高,第3、7天,各组皮肤Zn^(2+)均逐渐上升,以W组最明显。各组烫伤皮肤中Ca^(2+)均呈大幅度递增(P<0.01),其中以N组最明显;W组明显低于N组(P<0.01)。结论:烫伤后血清、骨骼Ca^(2+)含量降低;肝脏、烫伤皮肤Ca^(2+)含量增加,可能与Ca^(2+)体内异常分布、细胞内钙超载有关;口饲补Zn^(2+)主要提高血清、肝脏Zn^(2+),降低肝组织Ca^(2+)含量,创面补Zn^(2+)主要增加烫伤皮肤Zn^(2+),降低烫伤皮肤Ca^(2+)含量,Zn^(2+)可能具有减轻细胞内钙超载的作用。
- 李利根郭振荣赵霖鲍善芬柴家科丛涛李珍卢光明盛志勇
- 关键词:烫伤钙超载
- 11例肝硬化患者出入肝血中铁铜锌含量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6
- 1997年
- 通过观测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TIPS)术中肝前、后血中的铁铜锌含量变化,旨在探讨肝脏对铁铜锌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肝静脉血中的铁含量明显高于外周和门静脉血中的铁含量,提示在没有肠道吸收铁的情况下(空腹),肝脏动员自身贮藏的铁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推测,肝脏对铁的吸收、贮藏和代谢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门静脉血中的铜含量明显低于肝静脉和外周血中的铜含量,而肝静脉与外周血之间的铜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肝脏在维持机体铜代谢平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肝静脉、门静脉以及外周血中锌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肝脏对锌未起明显的调节作用。
- 李闻鲍善芬程留芳赵霖王志强丛涛
- 关键词:肝硬变锌
- 一种动物心脏灌流固定全身组织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动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物心脏灌流固定全身组织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动物心脏灌流固定全身组织的装置,包括压力泵、缓冲瓶、冲洗液瓶和固定液瓶;其中,所述压力泵通过导气管与缓冲瓶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冲洗...
- 徐良慰杨仕明袁硕龙赵立东丛涛陈伟郭维维
- 文献传递
- 火麻仁蛋白质粉对生长期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观察火麻蛋白质粉对生长期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生长期雄性SD大鼠随机被分为5组,即酪蛋白对照组、大豆蛋白质组、花生蛋白质组、火麻蛋白质组以及亚麻蛋白质组,分别饲喂以不同蛋白质粉制备的人工半合成饲料,各组饲料除蛋白质来源不同外,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脂肪含量均保持一致。采用对喂技术饲养40d,观察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体重和食物转化率除大豆蛋白质组与酪蛋白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火麻蛋白质组体重最低。4个植物蛋白质组大鼠粪便排出量和粪氮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火麻蛋白质组粪排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火麻蛋白质组和亚麻蛋白质组脑指数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4种植物蛋白质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豆蛋白质、花生蛋白质和火麻蛋白质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亚麻蛋白质组。大豆蛋白质既能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的SOD活性,又能降低MDA含量,其抗氧化性最强。4个植物蛋白质组肝脏消脂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火麻蛋白质、亚麻蛋白质及花生蛋白质组大鼠白细胞数量和血小板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并能够有效抑制肠道有害菌群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亚麻蛋白质和火麻蛋白质抑菌效果较显著;花生蛋白质和火麻蛋白质能够显著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结论:火麻蛋白质具有调节血糖、血脂和血小板水平,促进脑组织发育等作用,并能通过调节体内消脂素水平和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排便和减肥作用,它是一种有益健康的优质植物蛋白质资源。
- 丛涛江雪媛赵霖鲍善芬李珍邹海民
- 关键词:营养生理
- 一种动物心脏灌流固定全身组织的装置
- 本发明涉及实验动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物心脏灌流固定全身组织的装置。本发明的动物心脏灌流固定全身组织的装置,包括压力泵、缓冲瓶、冲洗液瓶和固定液瓶;其中,所述压力泵通过导气管与缓冲瓶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冲洗液瓶的进...
- 徐良慰杨仕明袁硕龙赵立东丛涛陈伟郭维维
- 文献传递
- 花生蛋白质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为观察花生蛋白对生长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以酪蛋白、大豆蛋白、叶蛋白为对照,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20%大豆蛋白、14%酪蛋白加6%叶蛋白及20%花生蛋白的人工半合成饲料。饲养5周后,测定血清和肝脏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含量。结果表明:花生蛋白组血清TG水平显著低于酪蛋白组(P<0.05)与大豆蛋白组(P<0.01);花生蛋白组和叶蛋白添加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酪蛋白组和大豆蛋白组(P<0.01),LDL-C水平显著低于酪蛋白组(P<0.05);与酪蛋白组相比,花生蛋白和大豆蛋白组大鼠肝脏TG含量显著降低(P分别为<0.05和<0.01),花生蛋白组肝脏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这说明花生蛋白和大豆蛋白均能降低大鼠肝脏TG水平,花生蛋白还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和LDL-C及肝脏LDL-C水平,提高血清HDL-C水平。花生蛋白具有调节机体脂代谢的营养生理特性,为花生蛋白健康产业的开拓提供了理论依据。
- 赵霖鲍善芬陈贵堂丛涛李珍
- 关键词:花生蛋白质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