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春友
作品数: 111被引量:158H指数:7
  • 所属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杜中臣
作品数:12被引量:13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研究主题:企业 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 人权 教师
严春宝
作品数:20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林文庆 儒家文化 全息论 儒家思想 校长
张以诚
作品数:53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联合会
研究主题:矿业城市 矿业 中国矿业 档案 可持续发展
刘长林
作品数:70被引量:33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医学 中医 《易传》 中医哲学 《周易》
郭亚红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 生态实践 柏拉图 理想国 政治理想
论自我
2014年
自我是什么?自我是一个过程,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自我是一个共相,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名词,同时又为人类社会所规定;自我存在的目的是自我的实现,但不能在自我中实现。自我的本质是精神,每个自我都是一个在与他人不同的环境中展开的精神活动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价值,需设定一崇高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够失败而不气馁,产生坚定的信心和毅力。自我应当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自我创造的道路上自我是孤独的,除了自我本身以外,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力量;因此对他人不应抱有幻想,他需要的是个人奋斗。所以这个自我又是一个具体的共相,他应当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一个自我决断、自我依赖、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严春友
关键词:自我自我实现
精神全息重演律被引量:1
1986年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能进行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这是由于精神全息重演律的存在。一切个体都包含着相同的精神层次,即精神的结构信息是相同的;精神的任一部分包含着精神整体的全部信息,因而可以产生全息共振,相互认识;任一个体精神都简略地重演整体精神的信息波段。
严春友王存臻
关键词:重演律全息律结构信息
他者对可能性的开启
2017年
他者介入自我的方式是偶然,他者开启了存在的多种可能性,他者对于自我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他者对于自我起着既解构又建构的作用。自我犹如一个熔炉,将各种外来之物冶炼成自我之构成部分,因而他者的开启作用并未使自我由此变为他者。他者作为异在,对于那个具有强大引力的自我中心起着牵引作用,从而免得发生引力坍缩,使自我变成一个黑洞。他者存在的原因在于视域的有限性和存在的整体性。他者为自我提供了异质的生命营养,是生命活力的来源。他者并非只存在于外部,自我自身也有他者存在。他者是自我召唤而来,有什么样的自我,就有什么样的他者。他者是主体性的非主体性存在,是非主体性的主体性存在。
严春友
关键词:他者自我
精神全息论
1986年
“生物全息律”①和“宇宙全息律”②的提出为我们解开精神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什么我们能相互理解、产生共鸣?为什么考古学家根据古代的一块陶片就可以发现当时的文化形态、精神面貌?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精神也存在着同样的全息律。简单说,精神全息律是说精神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包含着相同波段的信息,故谓“全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部分已包含着整体,二者是等价的;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产生共振效应,相互识认。从思维的结构来看,人们都具有相同的思维模式。不管那个时代、那个认识层次上的人都遵循着大致相同的思维程序:简单→复杂、个别→一般、现象→本质。不管他们所认识的对象有什么不同,他们所运用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却是一样的,即:运用概念、判判、推理所进行的归纳、分析、演绎或直觉等,即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是相同的。简言之,一切个体包含着相同的思维结构信息。
严春友王存臻
关键词:思维模式思维方法思维程序
现象学视野下的中西哲学的解释学特征被引量:1
2004年
周光庆认为,中国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是以意义信仰为最后皈依,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以立足现实不断开拓为显著特征,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努力开拓,与封建专制社会相互作用,常常是相当宏大的.周裕锴指出,乾嘉学派的"语言还原法",在重现和复制文本原意、保证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方面,对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们提出的"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标志着中国传统阐释学最终实现了"语言学转向".严春友则从现象学的视域对中西哲学的两种解释学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在中国强解释传统依然存在的情形下,建立那种旨在解释古代文章的作为一门解释技术的"中国解释学"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也不应该,倒是主张"居中"的现象学和现代解释学值得我们去学习,它或许可以治疗人们在肯定与否定的两极之间跳跃的毛病.李清良鉴于对中西阐释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指出中国的阐释学研究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时代问题出发,就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从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的主体性意识角度切入中外阐释理论的研究,可能是使中国的阐释学研究获得其合法性的一条思路.
严春友
关键词:现象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历史性
传统哲学之维——罗蒂的后现代哲学观之批判被引量:1
2017年
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是两种不同的视角,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传统哲学指向永恒、普遍、绝对、形而上,现代哲学则指向短暂、特殊、相对、形而下。传统哲学的观点有其局限,但不可全部否定,当我们以现代哲学的视角将其加以限制时,它依然具有有限的真理性。传统哲学代表着人类从混沌到主体性觉醒的过程,是从特殊向普遍的上升;现代哲学则是其逆过程,是从普遍向特殊的返回,是从高处的落下。前者力图把握必然与绝对,后者力图把握偶然与相对。传统哲学的视角是现代哲学不能代替的,正如现代哲学的视角不能被传统哲学所代替一样。
严春友
关键词:永恒形而上学
关于敬畏自然的理性思考
2007年
有人担心,倡导敬畏自然的观点,会导致无所作为、反科学,甚至会走向宗教,因此,人类无需敬畏自然。这种担心固然有其道理,但它误解了敬畏自然的根本含义,从而走向了无需敬畏自然的结论。
严春友
关键词:敬畏自然反科学宗教
感性作为美的维度:为美学奠基被引量:2
2022年
如今的美学领域越来越宽泛,几乎找不到它的边界了。一个学科要立得住,需要有明确的维度,有不变的内核,并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界限。美学的内核就是感性,是感性中的美与丑,因此美学应当回到鲍姆嘉通的“感性学”那里去。唯有从感性这个维度出发,才可以确立美学的牢固地位,才能够明确其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分野。这种审美的感性,可以说是:目击而存,耳听而在,身触而生。不指向这样一种感性维度的,就不能说是美学的。由于美与真、善、想象力、情感等混合在一起,在流行的观点中,往往存在着对于不同层次的混淆,没有区分清楚美与真、美与善、美与艺术、美与想象、美与情感之间的界限,以至于无法说清一些基本的美学问题;而以前述感性维度作为评判的准则,就可以在它们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人的心灵是一个整体,美感与人的整个身心关联在一起,心灵的所有活动几乎都伴随着审美的环节,只要立足于感性这个维度,就可以将美这个环节从整体的活动中区分开来。审美维度的这个“感”当然也不可能离开理性,它是理性伸向感性维度的触须,是以感性表现出来的理性,正如理性是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感性。对于上述观点,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证:美感与感官;美感与真理;美感与想象;美感与情感;美感与崇高。
严春友
关键词:美学感性真理情感崇高
论作者的优先性——兼评伽达默尔的历史距离说被引量:1
2015年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读者比作者更理解他的作品;还有伽达默尔的历史距离说,认为后来者比当事人能够更客观地理解历史的意义。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着学理上的谬误,并且存在着忽视当事人感受和体验,从而忽视甚至否定其感性存在意义以至于个体存在价值和尊严的危险。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本体与认识的关系,前者是存在过程,是本源性的,后者则是对于存在过程的理解,是次生的,因而作者是具有优先性的:作者的文本限定了读者的视域,规定了理解的根本方向;若超出文本的视域,便不再是对于该文本的理解。前述流行的观点诚然具有消解主体性的作用,但这种消解应当是有限度的;若是没有限度,彻底消解了主体性,那么就有走向整体主义,从而否定个体性的危险。
严春友
关键词:优先性伽达默尔视域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2012年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龅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日:“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
严春友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方法孩子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