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霞
作品数: 8被引量:7H指数:2
  • 所属机构:苏州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理学

相关作者

樊建芬
作品数:39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研究主题:分子动力学 不对称还原反应 B3LYP AM1 反应机理
沈宗旋
作品数:81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研究主题:手性 手性催化剂 催化 催化剂 手性氨基醇
卢运祥
作品数:20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不对称还原反应 C3N4 AM1 离子液体 第一性原理
黄洁
作品数:12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研究主题: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研究 吡啶 自组装 不对称还原反应
孙云鹏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脯氨酸 不对称还原反应 丙酮 反应机理 催化剂
乙烯在H[Al]ZSM-5沸石中扩散的MD研究和β-氨基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QM研究
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分子在沸石H[Al]ZSM-5孔道中的扩散特性,并综述了近十年来MD在研究分子在沸石中扩散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发现随着乙烯分子浓度的增加,...
王秋霞
关键词:乙烯不对称还原反应
文献传递
苯甲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用AM1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了1,3,2-噁唑硼烷对苯甲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经历了噁唑硼烷-硼烷配合物的形成及其与苯甲酮的结合、氢转移及脱去噁唑硼烷形成手性产物二级醇-硼烷配合物四步过程.获得了各步的反应热、速度控制步骤的过渡态结构和位能曲线及其相应的反应活化能,计算发现反应机理中的第3步氢转移产物有四员环结构特征.
樊建芬沈宗旋王秋霞卢运祥顾小芳黄洁
关键词:不对称还原反应反应热
乙烯在H[AI]ZSM-5沸石中扩散的MD研究和β-氨基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QM研究
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分子在沸石H[A1]ZSM-5孔道中的扩散特性,并综述了近十年来MD在研究分子在沸石中扩散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发现随着乙烯分子浓...
王秋霞
关键词:乙烯不对称还原反应AM1
文献传递
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工艺及产品性能研究
牛奶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再生蛋白质纤维,主要成份为蛋白质。牛奶纤维集天然纤维(棉、毛、麻、丝)和化学纤维的优点于一体,它不仅具有化学纤维的强度高、收缩小、防霉、防蛀的品质,又具有天然纤维亲肤、吸湿、透气、染色好、色牢度高等优...
王秋霞
关键词:蛋白纤维牛奶纤维纺织工艺
文献传递
β-氨基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理论研究
2004年
本文用AM1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首次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研究了(R)-4-苄基-5,5-二苯基-1,3,2口恶唑硼烷催化还原系列β-氨基酮的反应,获得了CBS 反应机理各步的反应热及第二、第四步骤的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第二步(催化配合物的形成)和第四步(产物的形成和催化剂的释放)为吸热反应,且第四步反应吸热较多,且活化能远高于第二步,同时发现CBS反应机理中第二步为控制反应产物构型取向的决定步骤,根据第二步反应中生成R和S型催化配合物的活化能之差可推测β-氨基酮分子中羰基对位推电子基的存在有利于获得高光学活性的氨基醇产物。
樊建芬王秋霞沈宗旋
关键词:不对称还原反应反应机理
苏教版初中语文“专题”板块教学研究
设置“专题”板块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特色。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首先简介“专题”板块,指出其显著特征以及对初高中专题学习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上的积极作用。然后对“专题”设置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在“教...
王秋霞
关键词:初中语文板块教学语文教材教学方法
(3-氮-吗啉)-1-(4-氯)-苯基-1-丙酮不对称还原产物光学活性的理论计算
2005年
采用AM1方法对(S)-4-苄基-5,5-二苯基-1,3,2-噁唑硼烷催化(3-氮-吗啉)-1-(4-氯)-苯基-1-丙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立体控制步骤进行了计算,获得了R和S型过渡态的优化构型及其热焓和熵等热力学参数,计算得到了该步反应中生成R和S型对映体的反应速率常数之比,据此得到的不对称还原反应最终产物的光学活性e.e.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近.
樊建芬王秋霞卢运祥孙云鹏
关键词:光学活性丙酮吗啉不对称还原反应
对氯苯基乙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基于AM1分子轨道法计算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研究了两种手性唑硼烷催化对氯苯基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获得了CBS四步反应机理中各步的反应热以及第II步的反应活化能 .结果表明 ,第II步和第IV步是吸热过程 ,采用唑硼烷的PhO基衍生物作催化剂有利于提高该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理论预测的产物手性及光学活性 (ee值 )
卢运祥樊建芬王秋霞沈宗旋吴丽芬黄洁
关键词:AM1不对称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