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逾涵
作品数: 19被引量:11H指数:2
  • 所属机构:沈阳体育学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蔡俊杰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大型体育赛事 综合门户网站 APP 新媒体 体育新闻
刘美英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新媒体 媒介化 体育迷 视域 心理特质
吴颖
作品数:18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单板滑雪 冬奥会 视域 青少年 技巧运动员
李芳
作品数:66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大型体育赛事 门户网站 移动化 体育新闻传播 体育赛事
臧文茜
作品数:27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大型体育赛事 网络舆情 地方政府 新媒体 综合门户网站
城市广场舞文化特质及传播机制探析
2016年
广场舞文化近年来成为城市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该文分析城市广场舞的文化特质及其文化传播的机制问题,提出广场舞文化具备审美性通俗性,文化符号流行性,和文化功能的自娱性;同时分析了文化共同体意识、城市公共空间重建以及民众自主意识唤起等三方面是广场舞文化得以传播的主要动因。
杨逾涵
关键词:广场舞大众体育文化特质文化传播
文学圈还是生意场?被引量:1
2011年
目前,80后作家纷纷办起杂志,文学偶像的光环似乎正在夺取传统作家的地位,他们办的这些杂志是否会重新洗牌中国的文学杂志,偶像文学杂志对现实文坛造成了哪些冲击?本文主要从研究当下最热门的《大方》(安妮宝贝)《文艺风赏》以及郭敬明的《最小说》等青春文学杂志入手,讨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究竟还应该留下什么?我们是需要文学圈还是生意场?
杨逾涵
关键词:文学圈生意场文学杂志传统作家安妮宝贝偶像
且认故乡为异乡——后殖民视角下解读赛德克巴莱《赛德克·巴莱》被引量:1
2012年
电影《赛德克巴莱》作为台湾2011年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讲述了日据时代的台湾原住民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骁勇的赛德克部落头目莫那鲁道见证了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最终决定联合其他部落,挺身为尊严反抗。这段莫那带领族人循着祖灵遗训,拼死夺回猎场的历史在教科书上被称为雾社事件。在电影中,如面纱般掩盖和尘封的历史、沉默的少数声音、扭曲的种族经验以及各种边缘身份问题被一一揭开,从幕后走向前台。
杨逾涵
关键词:《赛德克·巴莱》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
新媒体视域下的体育迷媒介化生存研究
<正>1研究目的新媒体技术印证着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媒介迷'的现象也随之凸显,体育赛事与新媒体联姻提供给体育迷丰富和个性化的体验,造就了新媒体视域下的体育媒介迷。研究体育迷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生存状况,旨在探索体育迷媒心...
杨逾涵刘美英吴颖蔡俊杰
关键词:体育迷媒介化心理特质新媒体技术
文献传递
文化研究视阙下的网络文学接受研究
杨逾涵
新媒体视域下的体育迷媒介化生存研究
<正>1研究目的新媒体技术印证着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媒介迷"的现象也随之凸显,体育赛事与新媒体联姻提供给体育迷丰富和个性化的体验,造就了新媒体视域下的体育媒介迷。研究体育迷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生存状况,旨在探索体育迷媒心...
杨逾涵刘美英吴颖蔡俊杰
辽沈地方性纸媒新闻客户端发展策略探析
2017年
地方性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传统报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各地纸媒纷纷试水客户端。本文通过对辽沈地方性纸媒新闻客户端的发展进行研究,为区域地方报业的变革提供发展策略和参考例证。
杨逾涵
关键词:辽沈晚报纸媒转型地方传媒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刍议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议题,是现代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当代,我国高等院校转型的全新命题。随着知识经济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高校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是保持本国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本...
杨逾涵
关键词:高等教育新闻学科媒介融合
文献传递
新闻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视野思路展望
2015年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新兴经济体,文化产业安全问题逐渐被学界重视。如何打破西方舆论界的话语垄断,在国际舆论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宣传中国经济建设成就,从而增强在文化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了非常引人注目的课题。这一切取决于新闻传播人才理念培养上的转变,那就是要以国际传播的视野来面对当代世界西方舆论霸权的调整,通过增强人才的国际传播能力来弥补中西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逆差"问题。为了迎合这种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杨逾涵
关键词:新闻学高等教育
媒介融合时代全能记者培养与素养反思
2015年
当代媒介发展使得媒介融合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内多个传统媒介推出自己的网站、新媒体公共平台,从单一媒体转变为24小时的消息提供机器。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人才培养、课程革新的角度切入,进行媒介融合时代全能记者培养方式的探索,提出了打破学科壁垒,提供多重专业交叉的培养框箍深化实践探索,提供符合媒体运作的课程模式;提供交流平台,提供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创新3个观点,同时对全能记者的素养问题提出反思,对当代新闻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职业道德和批判精神等问题提出了思考。
杨逾涵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学全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