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健
作品数: 41被引量:101H指数:5
  • 所属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王平
作品数:160被引量:393H指数:1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肺肿瘤
彭浩
作品数:66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单孔胸腔镜
李永武
作品数:60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亚群 CD31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彭俊
作品数:75被引量:254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外科治疗 肺叶切除
李洪荣
作品数:76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过表达 外科治疗 GATA-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单孔胸腔镜肺叶切患者术后应激因子、肺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对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应激因子、肺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FTS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应激因子、肺功能、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胸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 d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升高,但研究组的升高幅度更低(P<0.05)。两组术后5 d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升高,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更高(P<0.05)。研究组术后4 h、24 h、48 h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应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术后应激,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许哲源张利斌汪洋陈云刘俊熊健彭浩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激因子肺功能疼痛评分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2000年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行血管转流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伴有重度上腔静脉综合征的 7例晚期患者行血管转流手术。 3例施行了大隐静脉—颈 (内外 )静脉转流手术。 4例施行了左或右颈内静脉—右心耳或右心房的胸内人造大血管转流手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 ,上腔静脉受压阻塞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血管转流术对治疗晚期肿瘤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例有着一定的临床疗效和积极意义。
李雄王平李永武黄丽杉熊健彭浩桂龙升陈兴隆李洪荣程宏忠彭俊张平川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转流手术晚期肿瘤并发症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01年
李雄王平李永武熊健黄丽杉彭浩桂龙升陈兴隆李洪荣程宏忠彭俊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外科手术手术方法
8例食管穿孔的诊断与治疗
1998年
食管穿孔死亡率高,及时诊治与患者生命悠关,我科1992年5月~1997年11月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1例,均为异物所致,治疗中均先用食管镜取异物;不成功者改由穿孔修补术、异物取出、抗炎及纵隔引流术;胃食管吻合术等。详见附表。讨...
陈兴隆李雄赵和武黄丽杉王平李洪荣桂龙升熊健程宏忠李永武彭浩
关键词:食管穿孔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为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组采用在肺、食管及纵隔手术中喷涂生物蛋白胶的方法 ,处理手术创面、残端及吻合口 ,封闭食管破裂口共 5 7例 ,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术后引流量、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满意 ,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 ,可预防残端瘘及吻合口瘘的发生 ,未见与使用此胶有关的并发症。对照组发生肺创面持续漏气 4例 ,食管胃吻合口瘘 1例。胸科手术中可使用生物蛋白胶辅助止血、粘合、堵漏 ,无异物吸收及排异反应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适用于临床 ,易于推广。
李洪荣黄丽杉李永武熊健王平彭浩
关键词:生物蛋白胶胸科手术手术创面
量化式目标锻炼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 探讨量化式目标锻炼在护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病例患者均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数据病例库中筛选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的方式分为锻炼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锻炼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量化式目标锻炼.将锻炼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锻炼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远低于常规组30.00%(P<0.05).实验结果中,锻炼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相较常规组更短,同时锻炼组患者术后三天内的活动总量相较常规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采取量化式目标锻炼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确保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刘俊彭浩许哲源汪洋熊健王兰崔凤仙王含王平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快速康复
右主支气管纤维血管瘤一例
1999年
黄丽杉李雄王平程宏忠熊健李琳
关键词:气管肿瘤纤维血管瘤
单肺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王平彭浩陈新隆熊健毛新程宏忠彭俊
关键词:肺移植艾森曼格综合征
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C、VEGF-D、VEGFR-3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的规律与微淋巴管密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146枚淋巴结及11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蛋白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数量。结果 VEGF-C、VEGF-D和VEGFR-3蛋白阳性率在NSCLC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及癌旁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中VEGF-C、VEGF-D和VEGFR-3蛋白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TNM分期中,NSCLC癌组织中VEGF-C、VEGF-D和VEGFR-3在Ⅲ期+Ⅳ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期+Ⅱ期的表达(P<0.05);但在NSCLC癌组织中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CLC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在VEGF-C、VEGF-D和VEG-FR-3阳性表达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13.17±0.72)和(9.38±0.93)(P<0.01);NSCLC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Ⅰ期+Ⅱ期与Ⅲ期+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NSCLC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显著增加,说明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可能成为检测NSCLC转移和评估的重要分子指标;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LYVE-1可以较严格地区分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相对精确地评价肿瘤的脉管系统。
张利斌王平熊健李永武毛新桂龙升彭俊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淋巴管密度
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2002年
目的 总结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经验 ,了解该术式的治疗应用价值。方法  12例非小细胞肺癌施行了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术 ,回顾治疗及病理特征。结果 所有手术病人无早期死亡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3.3% ,5 0 .1% ,35 .2 %。结论 本组资料表明 ,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术与常规手术相比无明显不同 ,只要解剖条件允许可减少全肺切除 ,保留肺功能。
王平彭俊熊健程宏忠彭浩
关键词:肺癌肺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