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勇
作品数: 31被引量:44H指数:5
  • 所属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相关作者

童绎
作品数:210被引量:445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萎缩 LEBER 线粒体DNA 视神经病变
张惠燕
作品数:19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教育 高职 生化分离技术 课程 课程改革
王竞
作品数:37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激光手术 脉络膜新生血管 白内障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
张晓明
作品数:85被引量:287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
研究主题:糖尿病 糖尿病大鼠 血小板反应素 解剖学课程 解剖学
顾扬顺
作品数:67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角膜营养不良 基因突变 高度近视 遗传性眼病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与自由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LHON家系人群中自由基、抗氧化物的变化。方法 测定家系人群外周血血清中维生素E(VIT E)、谷胱甘肽 (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 )、丙二醛(MDA)的活性或浓度。结果 LHON家系 ,无论是病人还是正常携带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同时 ,病人组GS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 ,而血清GST、GSH水平LHON正常携带者则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维生素E、MDA在LHON病人、正常携带者与对照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LHON家系病人和正常携带者血清中存在着自由基系统的代谢紊乱 ,氧化应激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王剑勇徐根云王竞童绎
关键词:LHON自由基抗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7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十八碳三烯酸(C18∶3)、二十碳四烯酸(C20∶4)、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7种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人血清中的7种脂肪酸经10%硫酸-甲醇在60℃水浴30 min,甲酯化。取出放冷至室温,加入正己烷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旋涡混匀,离心后取上层正己烷相,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用相应的脂肪酸甲酯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好的色谱条件下,7种脂肪酸甲酯化后可完全分离,重复性好,在5.0 mg/L^100 mg/L内相关系数(r)>0.999 4,检出限≤1.2 mg/L,10 mg/L、20 mg/L、50 mg/L 3个浓度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6.7%~93.6%,RSD为1.3%~3.2%。结论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定量准确,适用于人血清中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测定。
樊继彩金铨任韧张惠燕王剑勇
关键词:血清脂肪酸气相色谱法
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眼科体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旨在了解目前我国与神经眼科体征相关的疾病现状,初步探索和分析神经系统疾病中与神经眼科相关的就诊疾病谱状况,为今后开展神经眼科的相关研究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神经内(外)科住院病历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神经内(外)科住院患者3660例,535例(14.6%)有神经眼科相关体征,其中男性329例(61.5%),女性206例(38.5%)。神经眼科体征以瞳孔改变(38.5%)和视力下降(27.7%)为最常见,其次为眼球运动障碍(16.1%)、上睑下垂(14.4%)。与神经眼科发病相关的首要病因主要是脑梗(27.5%),肿瘤(15.3%)、外伤(13.8%),颅内出血(10.5%)、颅内缺血性病变(5.6%),其中视神经病变(4.1%)也占有一定比例。结论神经眼科体征对神经科疾病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眼科涉及范围广泛,应针对性探讨制定神经眼科相关疾病的诊疗规范和可能干预策略。
朱宁王剑勇童绎
关键词:神经眼科缺血性眼病视神经病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基因突变比率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LHON线粒体基因突变比率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利用线粒体荧光比值与量化相关性建立线性关系,对6个G11778A突变位点的Leber病家系44例成员进行外周血突变与野生线粒体荧光比值的测定。并分析患者视力损害程度与线粒体突变比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母系成员中纯突变型外显率远高于杂合子型,外周血中突变型线粒体含量越高患者发病几率越大,患者视力损害程度与线粒体突变比率无相关性。结论外周血线粒体突变比率检测对Leber家系外显率的推测有重要意义。
王影童绎王剑勇邵俊斌张守康张洪星
关键词:线粒体疾病病理机制
血小板反应素1在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TSP1表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和机制,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
王剑勇
文献传递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细胞总抗氧化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简报)(英文)
2005年
除mtDNA突变以外,LHON的突变基因的杂合性、临床表现的不完全外显性和明显的性别偏向等问题使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了解LHON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探索其进一步可能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抽取有mtDNA*LHON G11778A突变的LHON患者7人、正常携带者10人及正常健康非母系家庭成员13人的外周血,用PHA(植物血凝素)作为细胞氧化应激的促发剂,运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全血中氧自由基的变化。家系人群(包括病人和正常携带者)中全血氧自由基的变化在即时组要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5),而家系人群二组间、即时组及10min组间的变化差异不大(P>0.05)。在外界氧化应激刺激下,LHON家系人群组织或细胞中自由基/抗氧化物间的平衡状态更容易被打破,提示氧化应激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王剑勇张惠燕李毓敏于海宁王竞沈生荣童绎
关键词:氧化应激
糖尿病多器官损伤的实验研究
张晓明周建维燕红周亮王剑勇杨敏蔡华波凌树才朱唏
糖尿病(DM)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而且年龄增长是增加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全球步入老龄化,如何预防治疗糖尿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就倍受关注。研究发现,糖尿病危害主要在...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多器官损伤并发症患病率
LHON家系人群线粒体DNA11778点突变检测
2005年
张惠燕王剑勇王竞
关键词:线粒体遗传性疾病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抑制脂多糖诱导人视网膜内皮细胞中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趋化因子的表达被引量:4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endothelial cells,HRECs)炎症反应通路中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趋化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将HRECs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实时细胞计数法和非同位素细胞增殖法检测LPS(50~250 ng/mL)和EGCG(0~200μmol/L)对HRECs的毒性作用,确定合适的实验药物浓度。再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和LPS+不同浓度EGCG(100、50、25、12.5、6.25μmol/L)共7组,用不同浓度EGCG预处理2 h,再加入LPS刺激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培养上清液中RANTES的表达水平,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Akt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LPS可显著刺激诱导HRECs产生RANTES,EGCG抑制LPS诱导的RANTES表达,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免疫印迹结果也显示,LPS对HRECs炎症过程中的Akt通路起重要作用,EGCG可显著抑制LPS诱导HRECs中Akt信号分子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以上结果提示,EGCG能有效抑制LPS诱导HRECs中RANTES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信号通路有关。
张惠燕王剑勇姚航平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荧光MGB探针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mtDNA G11778A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简便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mtDNA C11778A基因突变的新方法,并初步判断其异质性个体中野生和突变比例。方法采用荧光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引入野生和突变型两种探针,应用多荧光通道PCR仪分别检测LHON家系中20例患者血样和17例正常人血样,将检测结果与核酸序列测定结果比较。结果正常人血样检测结果:荧光PCR技术检测VIC通道均为阳性,FAM通道均为阴性,判断为LHON mtDNA野生型,与测序结果完全吻合;临床LHON患者及家系成员测序结果:LHON mtDNA变异型患者12例,荧光PCR技术检测均为LHON mtDNA变异阳性,其中为LHON mtDNA变异株和野生株混合的5例,混合型中变异株与野生株Ct值均大于25%;测序结果显示LHON mtDNA野生型8例,荧光PCR技术检测LHON mtDNA野生型为5例,LHON mtDNA变异株和野生株混合型3例,其中变异株与野生株Ct值均小于25%;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HON mtDNA G11778A基因突变耗时仅为80 min,远短于测序时间。结论荧光MGB探针实时PCR技术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LHON mtDNA C11778A基因突变,判断个体异质性中野生和突变比例,对进一步探讨LHON患者是否存在mtDNA基因突变阈值有重要价值。
李毓敏王剑勇陈瑜邵俊斌王竞童绎
关键词:突变核酸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