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艳
作品数: 26被引量:50H指数:4
  • 所属机构: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 所在地区:安徽省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项目

相关作者

胡春阳
作品数:51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团队特征 农业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影响因素 SEM模型
张瑾
作品数:3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研究主题:毕业生就业能力 信度 就业能力 探索性因子分析 影响因子分析
王中玉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研究主题:教学标准 技术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 中职人才
张成武
作品数:1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研究主题:教学标准 技术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 中职人才
窦祥国
作品数:7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研究主题:C程序设计 案例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 高职 计算思维
中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基于毕业生就业调查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在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出中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结构维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人际和创新素养、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5大中职毕业生培养质量主因子,并结合用人单位毕业生培养质量各结构维度重要性调查,明确人才培养的供求差异,挖掘影响中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修养和环境适应能力对于提升毕业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提升中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建议路径.
刘晓艳胡春阳
关键词:结构维度
基于粮食流通效率视角的农村电商模式优化研究--以安徽蚌埠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电子商务对粮食流通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农村电商模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在分析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政策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粮食上行的调查研究,从粮食品类、行业协会、电商产业园、服务网点、农户意识、电商模式等方面,揭示安徽蚌埠当前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制约粮食流通效率的症结,进而在对不同农村电商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遂昌模式”对农村电商模式进行优化。新的农村电商模式有利于粮食供应方把握市场动态,形成按需生产的局面,同时缓解融资约束,降低流通损耗,提升产品形象,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刘晓艳胡春阳
浅议美国“互联网+”战略及其对传统产业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实施"互联网+"战略有利于发展"互联网+"关键技术、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明确美国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动议、国家宽带计划、联邦政府云计算等战略的基础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对传统服务业和农业的服务方式、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业态的影响。
刘晓艳
关键词:商业模式
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关系的非参数检验及PCA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为例,通过对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非参数检验和偏相关分析,明确不同教学手段与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效果之间关系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效果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较板书教学手段好。
刘晓艳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效果非参数检验
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以会计专业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专业技术技能是中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决定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中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渠道单一、教学标准和体系不科学、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探索多元办学模式,拓展实习实训空间;创新专业教学标准和体系,促进与职业标准和技能过程的对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教师课程教学和实训指导能力;构建以实践教学占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优化中职人才培养模式。
刘晓艳张成武王中玉
关键词: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标准
“互联网+”融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重塑生活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变革,是"互联网+"融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互联网战略的推行促进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使互联网日益泛在化、移动化和智能化,为"互联网+"融合经济社会发展,从而重塑生活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基于生活方式及传统产业变革视角,探索"互联网+"融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及机制。"互联网+"不断催生互联网新媒体,革新社交方式、重塑衣食住行等的活动模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全面变革,并依托物联网、虚拟网络-实体物理融合系统以及互联网平台和工具,颠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服务业商业模式转型,变革工业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胡春阳刘晓艳
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本文围绕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通过用人单位、高校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对毕业生问卷调查,构建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及测量量表,以安徽科技学院财经类2013届毕业生为例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结果表明交流学习、创新创业、职业发展、职业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的5个因子,其中交流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是就业能力的短板,毕业生整体就业能力一般。依据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之间关系,探讨通过提高累计方差贡献率对公因子解释力的影响,进而印证模型分析的合理性。
刘晓艳张瑾胡春阳
关键词:就业能力应用型本科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
教学团队特征、运作过程与教学质量:结构维度及SEM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教学团队对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团队特征、运作过程与团队绩效关系进行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团队的特征和团队运作的结构维度,并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和实证分析,通过结构和路径系数分析,明确教学团队特征通过运作过程对教学质量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教学团队特征是样本教学团队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总效应高达0.904,在教学团队特征中学历起着主导作用,而教龄和资格证书尚未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形成教学团队毕业生能力素质培养短板的重要原因,修订模型不支持教学团队特征通过团队运作对教学质量产生间接效应的理论假设,而团队运作过程中沟通、合作、冲突、凝聚力对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也有待提升。
刘晓艳胡春阳
关键词:SEM模型团队特征教学质量
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的GLM单因素分析——基于专业及就业途径视角的毕业生调查实证
2016年
结合GLM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不同专业及就业途径水平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专业和就业途径均对毕业生就业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且专业和就业途径之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基于S-N-K方法对专业和就业途径的相似子集划分也表明,不同的专业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等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就业途径均对毕业生就业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校园招聘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等级效果最好,人力资源市场和求职招聘网次之。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要建立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合理设置和增删专业,重视校园招聘作用,完善就业信息渠道,并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刘晓艳胡春阳
关键词:就业能力GLM就业途径
依托信息技术推动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研究——以A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推动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自主性等维度入手,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从正确认识和定位现代信息技术、培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重视在线软件平台投入和规制、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改革过程性考核、重视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的融合等方面,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以A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实践为例,从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在线软件平台建设、融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线上实习实训和过程性考核等方面阐述其具体实践情况。
胡春阳吴海兰刘晓艳
关键词:信息技术欠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