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洁
-

-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相关作者
- 马唯

- 作品数:46被引量:3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研究主题:妊娠 临床教学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孕妇 PBL教学法
- 肖欢

- 作品数:8被引量:166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研究主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前状态 临床教学 血栓形成倾向 特殊护理
- 程哲

- 作品数:14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内科 急性缺血性 脑梗死 激活剂 静脉溶栓治疗
- 田丹

- 作品数:16被引量:229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研究主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前状态 产科 助产士 围产期
- 赵秀伶

- 作品数:12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研究主题:产后出血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绝经后 C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方法将40名在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妇产科实习的专科生随机分为两组,20名学生入PBL模式带教组为实验组,20名学生入传统LBL模式方法带教组为对照组。在出科前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实践成绩及综合成绩,同时对两组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为(84.47±6.76)分,对照组理论成绩为(85.31±6.20)分,两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实习生实践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88.48±2.66)、(88.84±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42±7.12)、(80.94±6.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方面、提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较传统LBL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法优于传统LBL教学法,能提高妇产科实习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高洁樊雷
- 关键词:妇产科学临床教学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预防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在产科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教学中引入临床路径(CP)教学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将40名在该院产科实习的"3+2"助理全科医师随机分为2组,20名学生纳入研究组,采用CP模式带教,20名学生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方法(LBL)带教。教学完毕后,对出科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及比较;同时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及满意程度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为(89.00±2.71)分,对照组理论成绩为(85.50±3.17)分,研究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2"助理全科医师实践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分别为(90.60±3.78)、(87.80±1.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5±2.68)、(85.30±4.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教学与LBL教学法比较,实习生理论实践及临床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结论在产科临床教学中,CP教学法优于LBL教学法,能激起产科实习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值得在产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 高洁肖欢马唯
- 关键词:产科学临床教学
- 孕前超重/肥胖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管理:基于静息能量消耗计算每日总能量消耗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静息能量消耗(REE)计算每日总能量消耗(TEE),对孕前超重/肥胖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管理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就诊时,被诊断为孕前超重/肥胖的67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首次就诊时间的奇、偶周,将其分为研究组(n=34,首次就诊时间为奇数周者)和对照组(n=33,首次就诊时间为偶数周者)。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孕妇年龄、孕次、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2组孕妇分娩孕龄、产次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对2组孕妇尿酮体阳性率、巨大儿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8-LHKY-027-02),并与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GDM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龄及孕前人体质量指数(BMI)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孕妇TEE为(1532.6±301.9)kcal/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24.1±313.2)kcal/d,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1、P=0.002);2组孕妇血糖达标情况构成比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0)。③研究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13.4±6.2)kg、(5.6±0.3)%和(3287.5±577.1)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4.8)kg、(6.2±0.2)%和(3632.8±490.6)g,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5、P=0.031,t=2.882、P=0.047,t=2.121、P=0.039)。结论基于REE估算的TEE,较通用系数法估算的TEE,更接近于孕前超重/肥胖GDM孕妇的实际能量需求。因此,基于REE估算的TEE更有利于对孕前超重/肥胖的GDM进行孕期血糖管理。
- 赵秀伶高洁马唯田丹姜珊
- 关键词:静息能量消耗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7年
- 目的: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引入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教学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及评价教学效果。方法:将60名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专科生随机分为两组,30名学生入组CP方法带教组为实验组,30名学生入组传统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方法带教组为对照组。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生理论及操作成绩,并对教学效果及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为(86.5±3.3)分,对照组理论成绩为(80.2±5.6)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路径教学组实习生实践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分别为(89.0±3.6)分及(87.9±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5)分及(81.4±5.2)分(P<0.05);CP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显著提高学生多项素质。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实习生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提高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适合妇产科临床教学。
- 肖欢马唯高洁
- 关键词:妇产科学临床教学
-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分类及治疗评估
- 2024年
- 盆腔淤血综合征(PCS),是导致慢性盆腔痛(CPP)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患者症状描述多不明确,常影响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判断。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PCS分类及评估系统的相关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诊疗思路。由于缺乏有效可靠的分类工具,对于PCS的认知发展受限严重,症状-静脉曲张-病理生理学(SVP)分类被用于PCS的分类,SVP分类可更为精确地描述PCS的临床特征、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但无法整体体现出疾病的严重程度。PCS的治疗多以介入栓塞或药物治疗为主,但缺乏明确的临床评估系统以判断疗效。关于PCS的特异性评估工具的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生命质量(QoL)的评估可采用疾病特异性QoL盆腔静脉曲张问卷(PVVQ),关于症状、体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可采用疾病特异性盆腔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PVCSS)。临床医师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量表联合影像学检查,排除主观影响并量化治疗结果。完善并统一临床评估方式,量化患者的症状体征,对于PCS诊治相关研究的优化必不可少。
- 陈剑峰高洁吴英锋
- 关键词:盆腔淤血综合征疾病严重程度临床医师病理生理学生命质量诊疗思路
- 一种临床诊疗用人工破膜钳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诊疗用人工破膜钳,包括支撑部(1),还包括套环部(2)和钳部(3),所述套环部(2)一侧与所述支撑部(1)连接,所述套环部(2)一侧与所述钳部(3)连接,所述套环部(2)用于套设于人体指尖(4)上。...
- 赵秀伶高洁刘英俏
- 文献传递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被引量:7
- 2015年
-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10月住院因妇科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1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间歇充气压力泵(IPC)和低分子肝素(LMWH)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结果IPC组发生DVT7%(5/71),LMWH组9%(6/70)(P=0.735);均无致命性不良反应发生。IPC与LMWH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DVT的临床效果相当,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 高洁肖欢周勤李晓娟马唯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殖器肿瘤
- 地诺前列酮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两种使用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不同使用方法对宫颈评分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同期孕周超过40周、单胎无妊娠合并症、宫颈评分≤5分的60例初产妇,分为2组:30例阴道放置地诺前列酮12h(商品名普贝生)作为对照组,30例放置24h(商品名欣普贝生)的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给药后Bishop评分平均提高3.8分,对照组提高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6,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6.7%(26/30)与63.3%(19/30),t=4.356,P=0.0037],加用缩宫素率[33.3%(10/30)与53.3%(16/30),t=9.418,P=0.003],用药至临产时间[(16.2±2.8)h与(20.5±4.2)h,t=4.190,P=0.000),总产程[(8.9±2.1)h与(11.5-I-2.8)h,t=3.646,P=0.001],剖宫产率[13.3%(4/30)与36.7%(11/30),t=4.356,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胎儿窘迫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放置地诺前列酮24h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放置12h,能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亦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 高洁马红梅
- 关键词: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引产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孕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观察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孕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值(MLR)的变化。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潞河医院常规产检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例组)、正常分娩的健康孕妇(对照组)各21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孕10~14周外周血白细胞数计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NLR、MLR水平。结果病例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NLR和MLR的中位数(M)分别为9.1×10^9/L、6.6×10^9/L、0.5×10^9/L、3.7和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0^9/L、5.9×10^9/L、0.4×10^9/L、3.3和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9,P<0.01;Z=4.33,P<0.01;Z=3.83,P=0.01;Z=1.97,P=0.04;Z=3.83,P=0.01)。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中,48例为妊娠期高血压、77例为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55例为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32例为慢性高血压,四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NLR、M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着疾病的加重,NLR呈升高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以M=3.38分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OR=1.68,95%CI:1.07~2.62,P<0.05]。结论孕早期外周血NLR水平增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相关。
- 高洁罗玫马唯
- 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被引量:5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孕妇剖宫产术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经超声诊断"暴风雪征"66例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孕妇以及同期住院66例下肢静脉超声正常孕妇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以及D-二聚体(D-dimer,D-D)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血栓前状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血栓前状态组与正常妊娠组的PT、TT、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D-D在血栓前状态组分别为(30.79±3.89)s和(480.81±189.75)ng/m L,正常妊娠组分别为(32.44±3.59)s和(364.74±81.7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D-二聚体有利于协助诊断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对于明显升高者进一步行下肢静脉超声明确诊断。血栓前状态孕妇产后应监测D-二聚体及超声,及时发现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严重致命性肺栓塞发生。
- 肖欢高洁金艳荣马红梅耿丽艳李蕊田丹马唯
-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