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建
-

-

- 所属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 康毅力

- 作品数:662被引量:2,777H指数:30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页岩 致密砂岩 储层损害 储层保护 裂缝
- 游利军

- 作品数:407被引量:1,363H指数:23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页岩 致密砂岩 储层损害 储层保护 岩心
- 周洋

- 作品数:51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页岩 残差 去噪方法 地震资料 溶蚀
- 陈强

- 作品数:555被引量:1,417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膨胀管 页岩 膨胀锥 根瘤菌 水平井
- 李前贵

- 作品数:28被引量:489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致密砂岩 应力敏感性 气藏 致密砂岩气藏 储层损害
- 钻井完井液损害对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的强化作用被引量:16
- 2006年
- 致密砂岩储层在钻井完井作业过程中易遭受应力敏感,许多学者对基质岩样或裂缝岩样进行大量实验研究工作,然而对钻井完井液损害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后的应力敏感性研究较少。文章以四川盆地某典型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选取工作液侵入损害后的裂缝岩样和未损害裂缝岩样,再利用SCMS-I型高温高压岩心多参数测量系统对两类岩样进行加压、降压应力敏感实验。结果表明,常规裂缝岩样应力敏感系数平均为0.43,应力敏感程度为中等;工作液损害裂缝岩样应力敏感系数平均为0.66,应力敏感程度为中偏强。建立岩样受力模型,分析认为,随有效应力增加,侵入裂缝的固相颗粒在裂缝中充当胶结物,极大地降低了裂缝的渗流能力,导致储层产能降低。
- 杨建康毅力刘静张浩游利军
- 关键词:完井液应力敏感致密砂岩储层损害
- 一种二氧化碳封存模拟系统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埋存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碳封存模拟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注入系统、枯竭气藏模拟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枯竭气藏模拟系统内部放置有模拟枯竭气藏,上端连接有第一监测井、第二监测井、注入井和封堵井;注入系统...
- 曾德智胡欢曹思瑞罗建成余成秀杨建王熙韩雪刘振东
- 致密砂岩气藏地应力测量方法综述
- 致密砂岩天然气已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一支重要力量,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并将继续成为储量和产量增长的亮点,但是其勘探开发难度也极具挑战性。近年来,依靠水力压裂改造致密储层显著提高了气藏开发效益,改造储层取得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就...
- 杨建康毅力
-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藏地质特征测量方法
- 文献传递
- 国内外井工程技术分类分级方法分析
- 2023年
-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现代井工程技术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井工程技术的分类分级,有助于相关单位人员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各种井工程技术的优缺点,有助于促进井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因此,通过线上公开资料整理和线下资料获取等方法对国内外一流油气服务公司、国内外上游油气公司、国内外以油气专业为特色的知名高校、油气领域经典著作以及国内外重点油气期刊中相关文献的井工程技术分类分级信息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总结分析相关单位、高校、著作以及文献的井工程技术定义、分类分级特点,并对4个主体对象的技术定义、分级特点进行对比,形成系统化认识,为井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建议指导。
- 舒刚杨建陈艳谈锦锋梁蕊
-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气体传质实验研究
- 致密砂岩储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岩性致密,天然裂缝一定程度发育,投产一般需要采取水力压裂等增产措施。由于致密砂岩天然气产出需要通过致密基块—天然裂缝—水力裂缝等多尺度介质,气体在其中渗流存在多尺度效应,天然气产出需要经过基块...
- 杨建康毅力张昌铎李前贵
-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裂缝
- 文献传递
- 一种致密气层裂缝宽度随钻录井解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气层裂缝宽度随钻录井解释方法,包括:构建裂缝型致密气层与裂缝性致密气层物理模型,根据地震资料和储层地质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模型优选,通过现场实验、钻前地震解释或邻井数据获得天然裂缝密度、裂缝倾角、上返岩...
- 杨宇童游利军康毅力杨建谭伟雄白瑞婷刘玉明兰林
- 长宁区块页岩压后压裂液离子含量变化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压后排液在页岩气的开发中被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排液阶段的特征是后期生产关键的一环.长宁区块返排制度主要是通过经验方法或者借助邻井的返排数据指导返排,对压后返排的特征缺乏理论认识.目前压后返排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返排液的环保、处理工艺及技术上,极少关注返排液的离子含量变化特征.为了探索返排液的离子来源,进一步认识页岩与压裂液的相互作用机理,文章开展了压后返排液的离子来源及离子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页岩与压裂液相互作用后引起返排液离子含量变化主要来源于页岩本身的溶解或阳离子交换,部分来源于支撑剂及黏土矿物;随着返排时间的增加,压后返排液中Na+、K+、Ca2、Mg2的含量均有所增加,返排在4~10d范围内,离子含量变化趋于稳定;离子含量变化的特征能够反映压裂液与页岩、支撑剂的相互作用过程,并能为优化闷井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 王良胡仁德杨建彭钧亮韩慧芬杨斌
- 关键词:页岩压裂液
- 页岩气井返排规律及控制参数优化被引量:22
- 2018年
- 压后排液作为压裂和后期生产"衔上接下"的关键一环,页岩气井压裂后返排控制参数的选择及返排制度的制定还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返排控制参数对页岩气井返排率及气井产量的影响尚不明确,返排关井时间、返排油嘴使用和更换基本都凭经验和固定模式。通过某区大量页岩气井返排数据分析,研究了返排速度、压裂+关井期间压裂液与页岩作用对返排率和气井产量的影响,明确了页岩气井压后返排作法,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返排率有利于提高页岩气井产能,但返排率不是决定气井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页岩气井压裂施工结束后关井有利于人工裂缝的继续扩展,提高单井产量,但关井时间过长会引起大量的压裂液滞留于地层对储层造成伤害,反而降低气井产能;提出开井初期采用慢返排模式更有利于提高返排率和单井产能,采用对"油嘴进行控制、逐级放大、连续、平稳"的排液制度。页岩气井返排规律及控制参数优化结果为该区块页岩气井压后返排控制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 韩慧芬王良贺秋云杨建
- 关键词:页岩气返排率自吸毛管力
- 夯实基础 求真务实——全力推进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被引量:1
- 2009年
- 1.引言
西南油气田作为重要的天然气产销基地,2008年公司天然气产量超一百多亿m3。为了全方位支持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更好更快发展,2005年9月在西南油气田启动“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A1)”和“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A2)”推广项目的建设。2007年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了推广方案设计要求,当年12月通过了信息管理部验收。A1A2在分公司进入了生产运行、全面应用的阶段。
- 汪云福王兆年郭贵安杨建何东溯
-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勘探开发油气田求真务实天然气产量
- 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与评价指标探讨被引量:100
- 2005年
- 应力敏感性评价参数是设计储层保护方案、确定合理工作制度的重要依据。前人对评价实验方法、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的关系做了许多探索,但在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及评价指标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利用四川盆地中部致密砂岩气层、油层及松辽盆地低渗透砂岩油层共计70块岩样的应力敏感性实验数据,分析了应力敏感性系数与不同初始条件下渗透率损害率的关系,探讨了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应力敏感性系数与渗透率损害率相关性强,应力敏感性系数可用于进行不同区块储层的应力敏感程度对比。推荐使用应力敏感性系数来度量储层的应力敏感程度。
- 兰林康毅力陈一健杨建李前贵胡永东陈家明
- 关键词:储层防止地层损害应力敏感性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