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晓光
-

-

- 所属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贵州省 贵阳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斌

- 作品数:10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 贵州少数民族 管业 斗鸡 文化含义
- 李向玉

- 作品数:42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司法个案 民族习惯法 黔东南苗族 侗民族 婚姻习惯法
- 徐斌

-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法社会学思考 法律文化 基层社会治理 看点 苗族
- 程泽时

- 作品数:29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清代 苗疆 清水江文书 习惯法 清水江流域
- 杜晋黔

-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
- 研究主题:合约 惯习 自治 中国社会主义 村民自治制度
- 锦屏林业契约、文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8
- 2007年
- 贵州省锦屏一带,苗、侗民族在清朝时期签订了大量的山地买卖、租佃契约,现存部分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史和法制史的重要要资料,但仅仅从契约,甚至是部分契约的内容来准确揭示锦屏林区家族林业管理方式和在林业经济的背景下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互动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诉讼文书、官府告示及口承资料与其进行互证。文章就一些学者在锦屏林业契约研究中提出的林区家族私有制、林业纠纷的民间处理等观点提出了质疑。
- 徐晓光
- 关键词:林业契约法律苗族侗族
- 清朝政府清水江林木市场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研究
- 清代清水江木业市场的形成与国家对木材的需要有关,国家权力的介入便是不可避免。而国家权力直接进入该地区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模式才发生本质的变化。但从国家角度来看,就林业经贸活动本身不应该、也不可能全面地介入,清政府对...
- 徐晓光夏阳
- 关键词:清代木业市场经济调控法律制度
- 文献传递
- 清末民国蒙藏地区法制建设的得与失被引量:4
- 2003年
- 蒙古和西藏是清朝及民国时期民族工作的重点 ,清末由于一些立法措施不利 ,影响了民族团结 ,给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 ;民国初期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蒙藏地区稳定做了大量工作 ;南京国民政府对蒙藏地区的立法较多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民族法规体系。
- 徐晓光
- 关键词:清朝末期民国法制建设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 小牛的DNA鉴定--黔东南苗族地区特殊案件审理中的证据与民间法参与被引量:11
- 2011年
- 通过发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两个县的两个以DNA鉴定取证的"涉牛"案件,探讨苗族地区特殊案件审理中的证据提取与民间法参与问题。认为在处理类似特殊案件纠纷时,应借助民间习惯法因俗制宜,妥善调解,防止纠纷的扩大化,以有效维护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 徐晓光
- 关键词:小牛DNA鉴定苗族习惯法
- 华寨的“自治合约”与“劝和惯习”被引量:7
- 2015年
- 华寨是黔东南锦屏县所辖213个行政村之一。华寨《村民自治合约》以前是纸质文本,2010年6月以后,以石碑形式竖立于华寨村接龙亭,华寨村《合约》形式新颖,内容涉及到村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丰富。《合约》由全村每户签字或按手印认可,其中有一条规定,严禁骂街,严禁夫妻、婆媳邻里漫骂打架,违者由村劝和小组到其家进行劝和,并承担参与劝和人员当餐伙食,"劝和"是华寨化解家庭纠纷的民间制度设计。2008年9月至10月间,笔者带领贵州大学8名硕士研究生就该村典型的《华寨村民自治合约》背景、内容、形式、功能、特征以及民间调解和"劝和惯习"进行调查,通过查阅档案、采访群众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了解情况,目的是研究其社会作用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 徐晓光杜晋黔
- 关键词:惯习
- 清政府对苗疆的法律调整及其历史意义被引量:18
- 2002年
- 对苗疆的法律问题调整是清朝民族法制建设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清朝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在苗疆地区进行的立法和法律调整措施的研究 ,指出清朝在苗疆地区的民族立法是多层次的、多种形式的 ,在实施过程中是灵活、有效的 ,体现了清朝民族统治和民族立法的成就。
- 徐晓光
- 关键词:清朝苗疆历史意义
- 黔桂边区侗族火灾防范习惯法研究
- 2017年
- 世居于黔桂边界山区的侗族,木楼鳞次栉比,聚成山寨。木楼与木楼之间过道窄狭,陡滑难行。侗族有多处在高寒山区,平时多用木柴烤火,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火灾,且救火也特别困难。历史上几乎每个村寨都发生过大小不同的火灾,所以防火工作是每个侗族村寨和家庭的头等大事。侗族传统“款约”有很多火灾防范及事后处理的规定,现今村规民约对火警、火灾也有较多的规定,很多村寨又有“消防公约”或“消防与森防村规民约”。基于传统的惩罚观念和民间禁忌,侗族村寨还保留“喊寨”“扫寨”习惯活动。
- 徐晓光
- 关键词:侗族
- 黔东南侗族苗族地区婚俗改革“公约”及其与国家法的互动
- 婚俗是民间重要的习俗之一,在一些民族中某种婚俗在一定历史时期曾经几乎主宰了婚姻.如“姑舅表婚”习俗曾盛行于许多国家,而在黔东南民族地区表现得更突出,在这个问题上,国家法、民间法良性互动,却与民间习俗长期进行博弈.那么为什...
- 徐晓光
- 关键词:国家法
-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母石崇拜文化探源——兼与日本比较
- 2005年
- 石头作为具有生殖力的象征,是很多原始民族古老的文化信仰,以石头作为母体、父体,石头生人的观念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朝鲜及日本文化中都大量存在,并对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各民族生殖崇拜观念和生育习俗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着重于与日本母石崇拜文化进行比较。
- 徐晓光王秀文
- 关键词: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信仰日本文化生育习俗生殖崇拜各民族
- 湘黔边区传统商业贸易规则研究——以清水江——沅江上游及洪江古商城为主线
- 2017年
- 自古水运就是南方商业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在湘黔两省汇入沅水的还有清水江、舞水、渠水、巫水等多条支流,形成联通云贵和广西、湖南西部进入长江流域的重要通商要道.洪江商城借此天时地利,历经千年沉淀,被誉为“天下第一商城”.湘黔边区古商道的互通及洪江商城贸易的发展,形成了体系化的商运文化“聚集带”,不仅仅带动了湘黔边区经济、交通、文化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构成了湘黔边区商贸社会互动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地域商业习惯文化.因此,对湘黔边区传统贸易规则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徐晓光徐斌
- 关键词:洪江古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