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利
作品数: 23被引量:130H指数:7
  • 所属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霍介格
作品数:230被引量:1,131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名医经验 奥沙利铂 中医药疗法 化疗 辨证论治
李灵常
作品数:43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大肠癌 结肠癌 化疗 名医经验 亚健康
丁蓉
作品数:30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奥沙利铂 当归四逆汤 神经毒性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刘静冰
作品数:21被引量:133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三氧化二砷 联合化疗治疗 注射液治疗 细胞凋亡
邢海燕
作品数:9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化疗 药疹 皮肤毒性 学术思想 皮肤疾病
综合治疗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被引量:2
2016年
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极为罕见的肿瘤,多见于40~50岁成人,常转移至淋巴结、骨、肝及肺等部位。因为发病率低,所以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目前尚无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法,5年生存率低于60%~[1],我科收治1例右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予以多学科综合性治疗,总生存时间达7年,现总结经验和体会如下。资料与方法患者,男,51岁,
胡灿红李灵常霍介格魏国利
关键词:恶性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右肾上腺嗜铬细胞术后复发转移淋巴结清扫术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抑制线粒体凋亡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机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诱导的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预防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WISTA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谷胱甘肽(GSH)组、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和GSH组在第1、2、8、9、15、16、22、23 d时重复腹腔注射奥沙利铂溶液(2.5 mg/kg,5%葡萄糖溶液稀释)进行OIPN大鼠造模,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5%葡萄糖溶液腹腔注射,GSH组在化疗当天及前后2 d给予谷胱甘肽1.5 g/m^(2)/d尾静脉注射。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灌胃(10 mL/kg,每日1次),空白组、模型组、GSH组予0.9%生理盐水灌胃(10 mL/kg,每日1次)。第0、7、14、21、28 d运用VonFrey试验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第28 d处死大鼠分离大鼠脊髓及L4-5背根神经节,检测脊髓过氧化酶活性、背根神经节细胞的ROS荧光以及p53-Bax通路相关线粒体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持续降低(P<0.01),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背根神经节(DRG)细胞ROS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及GSH组在机械性缩足阈值、过氧化酶活性及ROS荧光强度方面均优于模型组(P<0.05),且在机械性缩足阈值及过氧化酶活性方面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优于GSH组(P<0.05);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较模型组可以显著降低DRG细胞P53、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及抑制P53-Bax通路诱导的DRG细胞线粒体损伤来预防OIPN。
吴艾平吴林龙张红颖魏国利马骏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
化疗相关周围神经毒性的治疗进展及中医药防治策略被引量:22
2019年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肿瘤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现已成为限制肿瘤治疗的棘手问题。由于CIPN的发生机制复杂,临床常见以对症治疗,辅以镇静、抗抑郁等手段为主,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药在防治CIPN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CIPN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CIPN提供参考和依据。
曹雯魏国利李灵常马骏李丹孙焱霍介格
关键词:发病机制中医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减少铂蓄积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L·kg-1,其余4组按照4 mg·kg-1,2 mL·kg-1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铂造模,一周2次,共4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灌胃给药2.48 g·mL-1,每日1次,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每日1次。每周测量大鼠体重,Von Frey试验检测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第28 d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双侧坐骨神经、L4-5背根神经节,光镜、电镜观察理形态变化,测量背根神经节核仁大小变化。ICP-MS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内铂含量,qPCR检测细胞铂蓄积相关因子OCT2和ATP7A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 <0.05),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 <0.05),随着剂量的累积越明显;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背根神经节细胞核仁缩小,线粒体肿胀,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升高(P <0.01),铂摄入关键蛋白OCT2mRNA表达量增加(P <0.05),铂泵出关键蛋白ATP7A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大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未出现明显的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0.05);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病理损伤轻,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降低(P <0.05),OCT2mRNA表达量减少(P <0.05),ATP7A mRNA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能通过下调背根神经节细胞中OCT2的表达,减少铂摄入,上调ATP7A mRNA的表达,促进铂泵出,从而减少背根神经节铂蓄积,发挥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
魏国利顾展丞李灵常马骏陈晨钱峻霍介格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奥沙利铂
3种温经通络方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疗效的网状荟萃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采用网状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三种温经通络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IPN)的疗效,为临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全面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 base收录的3种温经通络方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200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ADDIS 1. 16. 8软件进行网状荟萃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0项研究中的579例患者。网状荟萃分析显示三种中药汤剂与对照组相比,均能降低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之一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和严重神经毒性发生率,防治OIPN发生率的概率排序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防治严重OIPN发生率的概率排序依次为: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阳和汤。结论 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都可减少慢性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前两者优于阳和汤。受纳入样本质量的局限,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
丁蓉余佳霖魏国利汪悦胡灿红钱峻霍介格
关键词: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研究中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组方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采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分析中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组方规律。方法搜索2009年至2019年期间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中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文献中包含的口服中药处方,将数据输入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采用软件中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药物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核心组方、潜在药对等。结果 筛选出的60首处方中共涉及119味中药,8个核心组合,并在核心组合的基础上演算出4条新组方。结论 通过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处方用药规律,有助于为中医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辨证治疗、临床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李丹孙焱曹雯魏国利陈晨陆屸霍介格
关键词:口服中药关联规则组方规律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对防治OI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计划入组60例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XELOX化疗方案作为基础治疗,并在化疗第1天起加用中药模拟剂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口服,直至化疗结束,共6个月。每一个月测定所有患者EORTC QLQ-CIPN20评分、KPS评分及EORTC QLQ-C30评分。在第1、4个月及治疗结束时进行肌电图测定。结果 ①共完成56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8例;②在EORTC QLQ-C30评分中的疼痛和疲倦维度,从第5个月开始到结束,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③CIPN20评分方面,从第4个月开始至结束,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④EMG方面,在第4个月及结束时,无论是感觉神经还是运动神经,试验组的潜伏期延长程度、波幅降低程度及传导速度减慢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⑤两组患者间毒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可防治奥沙利铂所引起的外周神经损伤,并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治OIPN药物。
马骏魏国利朱梁军陆屸李丹封革陈姗姗许春明胡镜清霍介格
关键词: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肠癌
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大鼠背根神经节TRPs通道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大鼠背根神经节TRPs通道的影响。方法使用奥沙利铂腹腔注射造成慢性神经毒性大鼠模型,60只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及当归四逆汤高、中、低剂量组。通过大鼠疼痛行为学、机械疼痛阈值测定检测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缓解作用,并进一步通过RT-PCR、Western blot观察大鼠背根神经节TRPs(TRPV1、TRPA1、TRPM8)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大鼠行为学测定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当归四逆汤低、中剂量组机械疼痛阈值下降(P<0.05),而高剂量组未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A1、TRPM8、TRPV1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四逆汤低剂量组可降低TRPM8蛋白表达(P<0.05),中剂量组可降低TRPA1(P<0.01)、TRPM8(P<0.01)、TRPV1(P<0.05)蛋白表达,高剂量组明显降低三者蛋白表达量(P<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TRPA1、TRPM8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四逆汤各组均可显著下调三者表达(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可以预防奥沙利铂慢性神经毒性,减缓大鼠机械疼痛阈值下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RPs通道蛋白表达有关。
丁蓉汪悦卢悟广魏国利顾展丞霍介格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奥沙利铂神经毒性
中药复方治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研究的新思路
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辨证论治应用中药复方可以改善奥沙利铂的外周神经毒性.但由于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机制的复杂性、中药复方的成份多样性、辨证论治的主观性,导致中药复方在治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研究中一直...
魏国利曹雯李丹孙炎李灵常丁蓉霍介格
关键词: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中药复方系统生物学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临床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检查的93例甲状腺滤泡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FTA组(n=63)与FTC组(n=30)。两组患者均行声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和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超声图像特征,以及ARFI评分与CEUS评分。分别绘制ARFI、CEUS及ARFI联合CEUS鉴别甲状腺滤泡型肿瘤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及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TC组肿瘤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不规则晕、钙化的占比均高于F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RFI评分、CEUS评分患者分布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FI、CEUS、二者联合鉴别甲状腺滤泡型肿瘤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0.799、0.951,敏感度分别为76.67%、73.33%、96.67%,特异度分别为88.89%、84.13%、93.65%。结论ARFI联合CEUS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价值优于单一ARFI及CEUS,有利于早期诊断。
杜婧刘圣叶新华栗翠英邓晶李奥魏国利
关键词:超声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