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作品数:203,862 被引量:177,486H指数:179
相关作者:陈卫东陈瑞华樊崇义卞建林万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法学医药卫生—法医学经济管理—国民经济经济管理—产业经济更多>>

文献类型

  • 108,686篇期刊文章
  • 44,988篇学位论文
  • 14,877篇专著
  • 7,26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5,815篇政治法律
  • 4,988篇医药卫生
  • 3,392篇经济管理
  • 1,338篇文化科学
  • 499篇社会学
  • 46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65篇哲学宗教
  • 164篇农业科学
  • 15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4篇历史地理
  • 1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4篇语言文字
  • 120篇文学
  • 117篇建筑科学
  • 80篇军事
  • 71篇电子电信
  • 6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1篇理学
  • 49篇机械工程
  • 4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5,429篇诉讼
  • 42,586篇刑事
  • 32,376篇民事
  • 25,266篇司法
  • 23,057篇刑事诉讼
  • 21,779篇诉讼法
  • 20,586篇民事诉讼
  • 19,599篇法律
  • 18,396篇行政
  • 12,136篇审判
  • 10,990篇检察
  • 10,144篇刑事诉讼法
  • 9,978篇行政诉讼
  • 9,542篇犯罪
  • 8,516篇法院
  • 7,589篇侦查
  • 7,513篇审查
  • 7,403篇调解
  • 7,255篇纠纷
  • 7,133篇公益诉讼

机构

  • 7,765篇中国政法大学
  • 7,502篇西南政法大学
  • 3,456篇华东政法大学
  • 2,507篇中国人民大学
  • 2,398篇武汉大学
  • 2,278篇湘潭大学
  • 2,144篇四川大学
  • 2,077篇苏州大学
  • 2,021篇山东大学
  • 1,857篇中国人民公安...
  • 1,83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767篇吉林大学
  • 1,756篇中南财经政法...
  • 1,671篇安徽大学
  • 1,586篇北京大学
  • 1,576篇郑州大学
  • 1,444篇河北大学
  • 1,292篇复旦大学
  • 1,182篇辽宁大学
  • 1,167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83篇陈卫东
  • 168篇陈瑞华
  • 143篇万毅
  • 142篇樊崇义
  • 142篇卞建林
  • 123篇张卫平
  • 116篇左卫民
  • 113篇占善刚
  • 109篇汤维建
  • 109篇龙宗智
  • 103篇陈光中
  • 90篇谢佑平
  • 86篇张建伟
  • 86篇章志远
  • 84篇李浩
  • 80篇谢小剑
  • 76篇何家弘
  • 76篇江伟
  • 75篇刘学在
  • 75篇廖永安

传媒

  • 3,407篇人民检察
  • 2,581篇人民司法
  • 2,516篇中国检察官
  • 2,164篇人民调解
  • 2,030篇法医学杂志
  • 1,822篇法制与经济
  • 1,798篇刑事技术
  • 1,558篇法律适用
  • 1,188篇中国刑事法杂...
  • 1,113篇中国司法鉴定
  • 945篇民主与法制
  • 920篇山东法官培训...
  • 877篇中国审判
  • 870篇黑龙江省政法...
  • 841篇法学杂志
  • 790篇证据科学
  • 762篇国家检察官学...
  • 700篇山西省政法管...
  • 693篇中国法医学杂...
  • 654篇政法论坛

年份

  • 167篇2025
  • 3,243篇2024
  • 4,949篇2023
  • 5,295篇2022
  • 5,813篇2021
  • 6,596篇2020
  • 6,825篇2019
  • 7,916篇2018
  • 8,145篇2017
  • 7,919篇2016
  • 8,610篇2015
  • 8,783篇2014
  • 8,805篇2013
  • 9,390篇2012
  • 9,592篇2011
  • 8,363篇2010
  • 8,431篇2009
  • 8,040篇2008
  • 7,395篇2007
  • 7,169篇2006
203,8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认罪认罚从宽的保障制度研究——以厦门市检察环节实践为视角
2019年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调整刑事诉讼职能的新制度,对提升刑事诉讼效率、完善刑事诉讼程序、健全刑事诉讼架构、推进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厦门作为这项制度的首批试点地区,在这两年的试点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做法,但也在实体公正和权利保障方面逐渐显露了一些问题,导致制度设计的初衷和价值难以完全实现。为保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有效实施,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更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本文针对厦门市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设立认罪认罚从宽保障制度的价值和具体的措施建议。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吴雅莹
我国犯罪记录消灭制度的体系性构建
2024年
步入新时代,刑法参与社会治理必须要实现现代化,这就要求刑法中不仅要具备定罪量刑与刑罚执行制度,还要具备犯罪标签去除机制。为此有必要在明确犯罪记录内涵的前提下构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这既是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的自然趋向,也是积极主义刑法立法趋势下犯罪呈现结构性变化的现实需求,更是保障犯罪人正当权利、促进犯罪人再社会化的应然措施。犯罪记录制度正在我国统筹推进,域外相关制度规范可提供立法经验借鉴,这使得构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具有可行性。未来要构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还需要保持消灭与封存协同共进的总体思路,明确犯罪记录消灭对应的删除权与被遗忘权,以及封存对应的有限被遗忘权的内涵。在具体实施中实行法定与申请两种方式,立足于刑事一体化,废除犯罪记录报告制度,扩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空间,合理划定犯罪记录消灭的范围,设置相应的限制条件,最后还要适时制定“犯罪记录法”,以实现犯罪记录记载、存储、查询、封存与消灭机制的完备,有效衔接《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郑二威
关键词:犯罪记录
人格权禁令之程序法路径被引量:36
2021年
《民法典》第997条与《专利法》第66条等三个条文高度一致,表明它指向的是诉前行为保全,但作为例外,对家暴行为应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立法说明"对此也明确予以肯定。保全程序属广义的非讼程序。基于《民法典》第995条,当事人既可提起行为给付之诉,以获得终局禁令,也可在诉前或诉中,依《民事诉讼法》申请诉前或诉中禁令。当事人获得诉前禁令后并非总是要提起后续诉讼,但也不应期待通过极简的程序获得长期甚至永久禁令。禁令的主文应恰当表述,以使其有较宽的既判力客观范围。并非实体法中的每个规范都是实体规范。
严仁群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制度的完善被引量:2
2021年
确立原告主体是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成立的前提,但目前我国对于这一制度的规定仍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已有规定的原告主体中法律所规定的机关定义不明确,社会组织的限制条件过多,检察机关职权行使受制约,另外公民一直被排除在原告主体范围之外,这些都影响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发挥其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需要立足实践,结合公益诉讼理论的发展,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制度。
陈鹄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公共利益
论行政协议的司法审查
行政协议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部分民法学者主张民事合同与行政协议无区分的必要,行政法学界也有持怀疑和抵制态度的学者。虽然学术界对行政协议的认识存在分歧,但是行政协议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被大量的运用却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我...
张欢
关键词:行政协议司法审查法律规制
论民事诉讼证明妨碍
在诉讼纠纷日益增多的当下,证据材料分布不均的现象尤为显著,当事人为了使自己主张的事实得到法官的认可,在举证活动中往往采取毁灭、隐藏等不正当行为妨碍对方当事人的证明活动,证明妨碍规则由此产生。证明妨碍规则的设立有利于敦促当...
杨瑞雪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构成要件
论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被申请人异议及其救济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担保物权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担保物权的实现是担保物权最为重要的效力。无救济即无权利,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被申请人的异议及其救济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2012年《民事诉讼法》将“实现担...
李焱
关键词:司法救济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处置制度完善研究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该制度的运用对帮助未成年犯顺利回归社会,开始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法律的进一步实施,该制度的规定过于概括...
李慧涛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制度问题研究
物权请求权制度属于物权保护的制度范畴,其所体现的主要价值是给予物权人最直接的自力救济的手段。其主要意义在于保持物权的完美状态,从而有利于加强对物权的保护,并显示出了物权保护在法律上的效力。目前,尽管有关物权请求权的理论正...
李煦晖
关键词: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法律适用
文献传递
论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
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从建立伊始,就质疑不断,可以说是在争议中前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质疑与社会实际需要发生碰撞时,回答质疑的是《民事诉讼法》的每一次修改都将加强和完善民事抗诉制度作为一个重要主题。...
杨文利
关键词:民事抗诉制度法律监督民事诉讼法检察机关
文献传递
共17,5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