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 作品数:30,322 被引量:100,665H指数:118
- 相关作者:刘丛强郑永飞胡瑞忠朱祥坤杨忠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岩石学更多>>
主题
- 8,360篇地球化
- 8,355篇地球化学
- 6,185篇同位素
- 3,625篇锆石
- 2,943篇地质
- 2,917篇化学特征
- 2,867篇地球化学特征
- 2,137篇年代学
- 2,026篇矿床
- 1,917篇成矿
- 1,700篇定年
- 1,641篇岩石
- 1,444篇盆地
- 1,308篇地质意义
- 1,258篇花岗岩
- 1,121篇土壤
- 891篇矿物
- 876篇岩体
- 828篇测年
- 745篇流体
年份
- 111篇2025
- 864篇2024
- 946篇2023
- 928篇2022
- 1,084篇2021
- 1,093篇2020
- 1,180篇2019
- 1,213篇2018
- 1,404篇2017
- 1,439篇2016
- 1,549篇2015
- 1,333篇2014
- 1,379篇2013
- 1,252篇2012
- 1,244篇2011
- 1,097篇2010
- 1,224篇2009
- 1,379篇2008
- 1,323篇2007
- 1,202篇2006
- 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 氧逸度和物质迁移是当前俯冲带过程研究的前沿课题。变价元素V和高场强元素Zr的地球化学行为分别是俯冲带氧化还原状态和物质迁移的重要指标,研究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理解俯冲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俯冲板片榴辉岩部分熔融过...
- 阮梦飞
- 关键词:俯冲带榴辉岩氧逸度
- 文献传递
- 珠江口水体和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 珠江口水体中存在的颗粒物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是珠江口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珠江口...
- 郭威
- 关键词:颗粒有机碳溶解有机碳水域环境
- 地球化学反应建模与计算机模拟
- 地球化学反应计算机模拟是20世纪80年代在地球化学领域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地球化学反应模拟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其涉及到的领域有地球化学、物理化学、数值分析、计算机算法、计算机开发语言、数据库等等.Geomode...
- 王敬群
- 关键词:化学平衡离子强度WINDOWS应用程序数据库计算机模拟
- 文献传递
- SHRIMP, CHILLED AND FROZEN (RAW AND COOKED)(NO S/S DOCUMENT)
- 煤成烃类及实验模拟烃类的有机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傅家谟刘德汉戴栋谟盛国英张鸿斌陈德玉张惠之卢家
- 该所为查明煤成气藏形成的地球化学规律,产出性质及判别标志,结合中原油田、华北油田、长庆油田以及东北、西南16个矿区进行了大量工作,完成了有机分析、物化测定和同位素测定等20多项基本任务,主要成果有;对中原油田东濮凹陷煤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球化学烃类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
- 浙江省地球化学图集
- 董岩翔周建华
- 该《图集》是在总结二十一年来1:20万区域化探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第一代地球化学土壤金属量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经过数据的多种技术处理编制而成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异常分布图是该《图集》的基础性配套图件。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图,...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球化学区域化探图集
- H2O、H2O-NaCl和CO2-H2O-NaCl体系流体包裹体的热力学计算与模拟
- HO、NaCl-HO及CO-HO-NaCl体系可以作为许多地质流体的近似,在地质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流体被矿物捕获和封存后会形成各种流体包裹体。研究包裹体的热力学性质可以获得相应的物理化学参数,很好地解释地质活动中的...
- 史兰兰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 文献传递
- 云南前寒武系昆阳群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初步研究
- <正>一、前言由于沉积岩中铷、锶的赋存、演变机理的复杂性,以及陆源碎屑物中继承放射成因锶的存在,因而给沉积岩的Rb-Sr全岩年龄测定带来了困难。目前即使对Rb-Sr年龄测定开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仍侧重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研究...
- 覃加铭
- 文献传递
- 小兴安岭北部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
- 苟军孙德有魏红艳李蓉王天豪柳小明胡兆初
- 文献传递
- 贵州盘县峨眉山玄武岩系顶部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与生物大规模灭绝关系的约束被引量:61
- 2011年
- 在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认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ELIP)大规模火山活动与二叠-三叠系之交(Permian-Triassic Boundary,P-TB)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在时间上有耦合关系,随后的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也显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是晚二叠世形成的。但是,近些年大量的SHRIMP U-Pb测年结果表明,ELIP大规模火山喷发约在~260Ma;因此有研究认为,ELIP火山活动与中二叠世瓜德卢普期末(end-Guadalupian)的生物灭绝事件在时间上联系更加紧密。至于P-T界线生物大灭绝,现在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火山强烈活动释放大量气体和火山灰所造成环境变化引起的。最近,我们在ELIP东部的贵州盘县峨眉山玄武岩系剖面中发现顶部发育厚度达近百米的凝灰岩层,其LA-ICP-MSU-Pb法测年结果为251.0±1.0Ma,与浙江煤山剖面中二叠系-三叠系边界处黏土层或火山灰层的锆石U-Pb年龄接近。因此,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结束的时间应该在P-T边界,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主体喷发时间一致。新的测年结果暗示了ELIP火山活动与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P-T边界)可能存在着成因联系。
- 朱江张招崇侯通康健丽
- 关键词:凝灰岩二叠-三叠系界线生物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