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E235)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4
相关作者:宋孝玉李亚娟李怀有沈冰马玉霞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水分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2篇地貌
  • 2篇地貌类型
  • 2篇水分特征
  • 2篇水分特征曲线
  • 2篇土壤水分特征
  • 2篇土壤水分特征...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资源
  • 1篇研究方法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优化神经网络
  • 1篇入渗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水分动态
  • 1篇水分扩散

机构

  • 8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8篇宋孝玉
  • 5篇李怀有
  • 5篇李亚娟
  • 4篇沈冰
  • 2篇马玉霞
  • 2篇白鹏
  • 1篇刘文宏
  • 1篇史文娟
  • 1篇王娟
  • 1篇王全九
  • 1篇蒋俊
  • 1篇王斌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坡面入渗产流模型被引量:1
2011年
引入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权重和阈值的方法建立黄土坡面产流入渗模型。模型以雨强、降雨历时、表层40 cm土壤前期含水量、坡度值为输入项,径流量、入渗量为输出项,用实测资料对网络进行模拟和预测。模拟结果平均误差6.32%和1.93%,预测结果平均误差为5.71%和1.92%。并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和定雨强Philip回归模型的预测入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和定雨强Philip入渗模型,三种模型入渗预测结果平均误差分别为1.92%,5.29%,9.10%,最大误差分别为6.48%,25.88%,20.36%。
白鹏宋孝玉王娟史文娟王全九
关键词: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入渗产流
黄土高塬沟壑区不同处理方法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2008年
黄土高塬沟壑区,具有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为了实现雨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选用几种常见的具有防渗作用的新材料对集水造林试验的集水区进行处理,并优选出了合适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喷甲基硅酸钠,喷RG-100C1型高分子乳液,喷3F克渗王防水剂,掺3F克渗王防水剂,撒水泥并喷水等5种的集水效果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比研究,结果认为喷甲基硅酸钠在集水效果和资金投入上占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马玉霞宋孝玉李怀有王斌刘文宏
关键词:黄土高塬沟壑区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单一参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0
2008年
在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类型、不同质地土壤样品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试验测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南小河沟流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单一参数模型,通过实测值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单一参数模型预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与实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较接近,而该模型参数少,结构简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宋孝玉李亚娟李怀有沈冰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不同地貌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径的分形特征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地貌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径的分形特征,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侵蚀的防治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塬面、坡面、沟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林地、荒地等)的土壤进行分层(0-20,20~60(或20~40,40~60),60~100cm)取样,采用筛析法和吸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品的土壤颗粒含量和质量分形维数进行侧定,利用土壤粒径分形原理,研究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关系。【结果】粘粒含量列土壤质量分形维数有显著影响,砂粒和粗粉粒含量的影响较小。土壤粘粒含量与土壤质量分形维数在不同地貌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剖面上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土壤质量分形维数与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有关。【结论】:上壤质量分形维数和土壤粘粒含量可以作为反映土壤物理性质和质量的潜在性指标。
宋孝玉李亚娟李怀有沈冰
关键词:土壤粒径分布地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2
2008年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特征是科学认识大尺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研究进展从模型研究到空间尺度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指出机理模型研究是未来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方向,而尺度研究目前研究的精度不够;在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各类方法分析和归纳后,指出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变异性研究的方法包括直接测定方法和间接估计方法两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结果的标准化问题和不同尺度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相互转化等问题。
宋孝玉李亚娟蒋俊马玉霞
关键词: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研究方法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西安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西安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绝大多数行政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分值小于0.5,分值最高的周至县得分为0.5279,分数最低的高陵县得分仅为0.2573,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普遍较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该区域水资源的现状,提出了跨流域调水、人工回灌、节水、加强管理监督等提高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
白鹏宋孝玉
关键词:地下水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判
南小河沟流域土壤水力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及特征分析
2009年
【目的】研究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及其特征,为土壤水力特性参数的选取和确定及水分运动和污染物迁移的预测奠定基础。【方法】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各地类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运用Gardner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Gardner模型的对数形式能较好地反映各地类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对全流域及划分地类后得到的模型参数的关系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将模型进一步简化为单一参数模型。对单一参数模型参数统计特征的分析表明,单一参数A随着地貌类型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可以作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空间变异的变异系数。【结论】可以用参数A作为反映地貌类型的指标,并可应用于区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估计。
宋孝玉李亚娟李怀有沈冰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特征参数
甘肃南小河流域土壤水分扩散率单一参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非饱和土壤的水力性质是进行土壤中水分与污染物运移模拟的物理参数,其中土壤水分扩散率是定量模拟土壤水分流动和溶质运移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过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分层取样,采用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各地类的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运用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对数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对数模型参数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可以建立表征描述南小河沟各地类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一参数的单对数模型;进一步从全流域及划分地类后得到的模型参数B与A的关系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对模型进一步简化为单一参数模型。分析单一参数模型B的统计特征表明:参数B随着地貌类型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化特征,可作为土壤水分扩散率空间变异的变异系数。因此,可以用参数B作为反映地貌类型的指标,应用于区域土壤水分扩散率的估计中。
宋孝玉李亚娟李怀有沈冰
关键词:土壤水分扩散率地貌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