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YBB253)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佘丹清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农民·会议·政治——周立波书写的农村世界再解读
- 2012年
- 周立波在其农村题材小说中不断地书写农民,并试图让笔下农民与时代生活和政治密切钩连。他刻划农民形象,描画农民会议,表述农民政治心理,目的就是要刻划具有时代感的农民,从而建构具有现代政治意识与觉悟的农村世界。即建立农民群像、农民精神与生活、农民政治构筑的农村共同体。虽然周立波是深入民间较深的作家,但不变的左翼之态无形的制约了他对农民个性的深度开掘,且凸显地政治热情无意间挫钝了他表达农村生活美的锋芒。本文再解读作品中的农民、会议、政治心理,就是从周立波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找寻当下农村题材小说深掘的必要与可能。
- 佘丹清
- 关键词:农民政治
- 左翼立场的坚守与文学创作的转换——论周立波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转变
- 2013年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外侵内乱,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许多知识分子的立场动摇不定,因而一些人堕入毁灭的深渊。而处于该时代的周立波,作为苦研西洋文化的知识分子,随着加入左联,进而步入革命之路。周立波既坚守着左翼文学的主流立场,又随时代与政治的流变而不断转换创作主题。这种执着与转换无疑表达了周立波独特的个性,使其创作烙下了为政策、政治服务的深深印痕,伤害了作品对完美文学性的追求。
- 佘丹清
- 民间文化:周立波小说生存的土壤*
- 2011年
- 周立波的小说在20世纪40-70年代之所以为众多人阅读,原因在于其创作在顺应时代的同时,还有很强的文学因素。即在创作中,周立波关注民间文化,从而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本文讨论民间文化的吸收对周立波小说的推动力,并力求证明民间文化是他的小说的生存土壤。
- 佘丹清
- 关键词:民间文化周立波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