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03638)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马景学安建斌刘丹岩刘丽娅高彦军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网膜
  • 11篇视网膜
  • 11篇玻璃体
  • 8篇视网膜病
  • 8篇玻璃体视网膜
  • 8篇玻璃体视网膜...
  • 7篇视网膜病变
  • 7篇姜黄素
  • 7篇病变
  • 7篇玻璃体视网膜...
  • 6篇增殖
  • 6篇色素上皮
  • 6篇上皮
  • 6篇网膜色素上皮
  • 6篇细胞
  • 5篇色素上皮细胞
  • 5篇上皮细胞
  • 5篇视网膜色素
  • 5篇视网膜色素上...
  • 5篇视网膜色素上...

机构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马景学
  • 12篇安建斌
  • 10篇刘丹岩
  • 9篇刘丽娅
  • 7篇高彦军
  • 3篇王振东
  • 3篇王萌
  • 2篇吕兰存
  • 2篇王建民
  • 2篇盛梦怡
  • 2篇杨欣
  • 2篇马红蕾
  • 2篇王红霞
  • 2篇赵文静
  • 1篇翟英
  • 1篇修贺明
  • 1篇刘振通
  • 1篇任进民
  • 1篇刘颖
  • 1篇李文娟

传媒

  • 5篇眼科研究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参碱聚乳酸微球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苦参碱聚乳酸微球防治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效果。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玻璃体腔注入成纤维细胞悬液制备PVR模型。随机分为3组,玻璃体腔分别注入载药微球(含苦参碱4mg)、游离苦参碱(2mg)、生理盐水和空白聚乳酸微球。玻璃体腔手术操作后第1、3、7、14、21、28、35天观察眼前节炎症反应情况、玻璃体混浊程度、玻璃体腔内微球分解过程、玻璃体内增生情况及视网膜是否脱离以及脱离的程度。结果所有动物1周内前房有轻~中度的炎症反应,1周后消失。各组均有不同比例的动物在不同时间点发展为PVRⅠ~Ⅲ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游离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除35d外,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载药微球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载药微球组与游离药物组比较,28d和35d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聚乳酸微球兔眼玻璃体腔注射能够有效防治实验性PVR。
刘丹岩马景学安建斌王萌
关键词:苦参碱聚乳酸微球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丹参单体、三氟拉嗪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丹参单体(IH764-3)和三氟拉嗪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RPE细胞分别加药培养24h、48h、72h、96h、120h,应用二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丹参单体和三氟拉嗪对RPE细胞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测两药半数抑制剂量(IC50)联合应用对RPE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丹参单体和三氟拉嗪对RPE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各剂量及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丹参单体的IC50为15.22μmol·L-1(2.4mg·L-1),三氟拉嗪的IC50为18.09μmol·L-1。联合用药120h对RPE的抑制率达87.23%,联合用药后各时间点与单独应用丹参单体及三氟拉嗪的抑制率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丹参单体和三氟拉嗪对RPE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后可产生协同作用,为以后两种药物的联合体内试验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高彦军马景学安建斌刘丽娅马红蕾赵文静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丹参单体三氟拉嗪
姜黄素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后眼内毒副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姜黄素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后的眼内毒副作用。方法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一眼为实验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射0.05mg/0.1ml、0.1mg/0.1ml、0.2mg/0.1ml姜黄素及0.5‰的DMSO0.1ml;对侧眼为对照眼,在玻璃体内注射0.1ml生理盐水。注射后于第1、第3、第7、第14天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和视网膜电图检查;在第3、第7、第14天分别摘取2只眼球做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0.2mg组在注药后第3天和第7天,实验眼暗适应视网膜电图a波振幅分别为(129±9)μV和(131±11)μV,与对照眼的(145±13)μV和(146±11)μV相比显著降低(P<0.01);实验眼b波振幅分别为(259±9)μV和(257±7)μV,与对照眼的(283±13)μV和(276±8)μV相比显著降低(P<0.01)。第14天时a波和b波振幅又恢复正常。其余各组各时间段,实验眼a波和b波振幅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段常规眼部检查和视网膜组织学检查正常。结论姜黄素玻璃体内注射0.2mg以下剂量是安全可行的。
安建斌马景学刘丹岩王振东杨欣刘丽娅吕兰存
关键词:姜黄素视网膜电图玻璃体内注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苦参碱聚乳酸微球的缓释性和玻璃体腔注射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研究苦参碱聚乳酸微球(MAT-PLA-MS)的缓释性和玻璃体腔注射的安全性。方法透射电镜观察MAT-PLA-MS的形态,紫外分光光度法观测其体外释放情况。玻璃体腔彩色照相记录其分解过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图(ERG)、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不同剂量组的苦参碱游离药物和MAT-PLA-MS在注药后不同时间点对眼组织的影响。结果MAT-PLA-MS的平均粒径为2.28μm,载药量为6.17%。体外释放672 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87.93%,缓释作用明显。MAT-PLA-MS在玻璃体腔内随时间延长表现为逐渐降解的过程。游离药物各剂量组和载药微球各剂量组在玻璃体腔注射后各时间点裂隙灯显微镜和间接检眼镜检查均未见异常。游离药物4 mg组注药后1 d ERG b波振幅下降。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游离药物4 mg组在注药后1 d开始出现视网膜毒性反应,载药微球6 mg组在注药7 d后出现轻微的视网膜毒性反应。结论MAT-PLA-MS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安全剂量较游离药物大,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给药系统。
刘丹岩马景学曹德英王建欣刘建宗吕兰存
关键词:苦参碱聚乳酸微球玻璃体
姜黄素和苏拉明抑制兔RPE细胞增生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对比研究姜黄素和苏拉明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以苏拉明为对照药,探讨姜黄素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潜在价值。方法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姜黄素和苏拉明在各时间段对体外培养的RPE细胞增生的抑制率。相关回归分析计算两种药物各时间段的半数抑制率(IC50)剂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姜黄素和苏拉明对RPE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且检测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后RPE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姜黄素和苏拉明对RPE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质量浓度依赖性。姜黄素在24、48、72及96h的IC50均明显低于苏拉明。姜黄素使RPE细胞阻滞在G0/G1期,早于苏拉明的G2/M期。姜黄素可以诱导RPE细胞凋亡,苏拉明则不能。姜黄素15μg/mL作用24、48及72h后,RPE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2.83±0.13)%、(32.27±4.51)%、(56.81±8.67)%。结论姜黄素通过诱导RPE细胞凋亡而有效抑制其增生,比苏拉明药效强且起效快,有望成为防治PVR的理想天然药物。
安建斌马景学高彦军刘丹岩刘颖刘丽娅刘振通
关键词:姜黄素苏拉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姜黄素在兔眼玻璃体腔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在兔眼玻璃体内的代谢过程。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标准及质控组3只兔(6只眼)和实验组33只兔(66只眼)。实验组再随机分为11组,每组3只兔(6只眼)。标准及质控组动物无须手术操作,实验组动物穿刺抽取玻璃体0.1mL后玻璃体腔内注入姜黄素0.1mL(含0.1mg)。注药后0、1、3、7、12、24、36、48、72、96及120h分别摘除眼球并制备玻璃体待检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检测玻璃体腔内药物质量浓度。用DAS软件计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姜黄素与玻璃体内源性物质之间的色谱峰分离良好,姜黄素保留时间为4.4min。提取回收率约90%,日内和日间变异较小。玻璃体内姜黄素质量浓度在0.01~4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y=143973x+603.32(r=0.9991)。在上述时间点测得的清除率分别为1.06%、4.02%、9.44%、19.77%、23.90%、35.44%、57.54%、70.63%、84.65%、91.76%及96.34%。半衰期t1/2=(26.68±2.66)h。结论HPLC法检测玻璃体内姜黄素质量浓度特异性好。姜黄素在玻璃体内半衰期较长,0.1mg注射后整个代谢过程先为零级动力学代谢,48h后为一级动力学代谢。
安建斌马景学翟英刘丹岩任进民刘丽娅李文娟
关键词:姜黄素药代动力学玻璃体注射
丹参单体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丹参单体(IH764-3)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RPE细胞分别加入含丹参单体1、2、3、4、5 mg/L培养液培养24、48、72、96、120h,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单体对RPE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丹参单体对RPE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24、48h时4mg/L组与5mg/L组抑制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时各组之间抑制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5mg/L组72h与96h及96h与120h时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各时间点之间抑制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丹参单体120h时的IC_(50)剂量为2.4mg/L。结论丹参单体对RPE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药物。
高彦军马景学安建斌刘丽娅赵文静
关键词:色素上皮丹参
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建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动物模型,从中选取一种比较好的制作方法。方法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玻璃体腔行气体压迫术后分别注入成纤维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和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观察各组注射后1、3、7、14、21、28、35d PVR的发生情况。结果成纤维细胞组与RPE细胞组相比,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与成纤维细胞组和RPE细胞组相比,14d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入成纤维细胞是一种较好的建立PVR模型的方法。
刘丹岩马景学王萌王振东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殖性视网膜脱离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眼科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8年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活性单体成分,具有抗纤维化、抗肿瘤、抗炎症及抗微生物等多种药理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目前,姜黄素在眼科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角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预防白内障及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
安建斌马景学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活性眼科
姜黄素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对视网膜功能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姜黄素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对视网膜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一眼为实验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射0.05 mg/0.1 mL、0.1 mg/0.1 mL、0.2 mg/0.1 mL姜黄素及0.5‰的DMSO0.1 mL,对侧眼为对照眼,在玻璃体内注射0.1 mL生理盐水。注射后1 d、3 d、7 d、14 d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和视网膜电图检查;在3 d、7 d、14 d分别摘取2只眼球做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视网膜电图检查,0.2 mg组在注药后3 d和7 d,实验组眼b波振幅分别为(259±9)μV和(257±7)μV降低,与对照组眼的(283±13)μV和(276±8)μV相比显著降低(P<0.01),14 d时b波振幅又恢复正常。其余各组各时间段,实验眼b波振幅与对照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时间段常规眼部检查和视网膜组织学检查正常。结论:姜黄素玻璃体内注射0.2 mg以下剂量是安全可行的。
安建斌马景学刘丹岩王振东杨欣刘丽娅
关键词:姜黄素视网膜电图玻璃体内注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