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60033)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健沈荟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新闻
  • 1篇新闻客观性
  • 1篇信息模式
  • 1篇行动逻辑
  • 1篇知识
  • 1篇知识观
  • 1篇社会结构
  • 1篇投票
  • 1篇总统
  • 1篇历史语境
  • 1篇客观性
  • 1篇呼应
  • 1篇故事
  • 1篇故事模式
  • 1篇传媒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篇张健
  • 1篇沈荟

传媒

  • 2篇新闻大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模拟投票1824年在美国出现的制度前提与历史语境
2015年
在说明《哈里斯堡宾州人报》模拟投票的"新闻趣味解释"未尽合理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两个问题:作为现代民调的先驱,模拟投票为何诞生在美国?为何又只能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认为:1787年《宪法》确立了"人民同意"在宪政体制中的核心地位,为模拟投票的出现提供了制度前提,转型中的"杰克逊民主"则赋予模拟投票以具体的历史语境:投票权的扩大促使票数计量成为主要的政治资源;党团核心干部会议的瓦解刺激了政治家、记者和民意观察家们模拟投票的需要;新型政治家则力图使得模拟投票成为象征性数字符号。
张健
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背后的异同分析——对迈克尔·舒登森“新闻客观性”解释的再解释被引量:4
2013年
迈克尔·舒登森关于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的分析突破了新闻史研究的传统框架和方法,但也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弱化了两者之间共同性的说明。本文在说明两种模式差异的同时着重阐释了两种模式在作为公共机构、对事实和精确性的追求以及一定程度上都具有煽情主义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共同点,特别说明了两种模式背后的"天真经验主义"知识观。
张健沈荟
关键词:信息模式故事模式客观性知识观
行动逻辑对社会结构的呼应与型塑——西奥多·罗斯福之成为美国“首位传媒总统”原因探析
2015年
文章以"结构与行动"的研究范式主要探究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被称为"第一位传媒总统"的原因。文章认为,之所以是罗斯福,而非麦金利或塔夫脱能够成为首位"传媒总统",既是个性化政治潮流、复兴民主的政治想象、公民权的二次转型、报刊独立及新影响方式的确立等结构性社会政治转型的需要,又是作为政治家的罗斯福之特定的政治价值观、舆论观、传媒经验和个性品质等主动形塑的结果。
张健
关键词:社会结构行动逻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