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525)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马国霞石敏俊赵学涛张永凯王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资源型
  • 2篇资源型城市
  • 2篇经济损失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城市
  • 1篇沙漠化
  • 1篇生命周期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区域分异
  • 1篇西北干旱
  • 1篇西北干旱区
  • 1篇经济转型
  • 1篇矿产
  • 1篇矿产资源
  • 1篇干旱
  • 1篇干旱区
  • 1篇边际机会成本
  • 1篇城市发展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商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马国霞
  • 3篇石敏俊
  • 2篇赵学涛
  • 2篇张永凯
  • 1篇李玫
  • 1篇王涛
  • 1篇田玉军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造成经济损失的货币评价被引量:26
2008年
沙漠化是我国北方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北方10省区沙漠化造成经济损失的货币评价结果表明:①2005年我国北方10省区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87.92亿元,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严重,占10省区总额的53.7%,内蒙古是我国北方沙漠化的重点治理地区。②北方10省区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是土地废弃损失,土地废弃损失又以草地生态损失为主。沙漠化损失占10省区第一产业产值的9.6%,其中,内蒙古的沙漠化损失占第一产业产值的44.5%,青海占23.2%,可见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以沙漠化和环境生态退化为代价换来的。③沙漠化导致土地生产力衰退,加剧了贫困。北方10省区沙漠化损失的人均负荷值为140元.人-1,其中,内蒙古的人均负荷值为812元.人-1,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7.2%,青海的人均负荷值为222元.人-1,占农村人均纯收入10.3%。④沙漠化通过沙尘移动对下风向地区的环境质量带来了影响。沙尘暴源地对下风向地区带来的损失为50.66亿元,占沙尘暴损失的65.7%,占沙漠化经济损失总额约10%。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成本分摊原则,沙漠化治理投入应由当地和下风向地区共同承担,下风向地区可通过生态补偿的形式承担约10%的沙漠化治理投入。⑤沙漠化治理的投入产出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内蒙古、甘肃等重点地区的沙漠化治理投入不及沙漠化损失,亟需加大治理力度。
马国霞石敏俊赵学涛王涛
关键词:沙漠化经济损失
中国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货币化评价被引量:12
2009年
绿色国民核算体系弥补了现有核算体系不足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而如何对生态环境进行经济核算是实现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区)水土流失损失进行经济计量核算,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水土流失空间差异显著,呈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空间分布格局。(2)水土流失损失最多的五个省份是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湖北,损失最少的五个省份是新疆、北京、海南、西藏、江苏。(3)我国水土流失损失约占全国GDP的1.45%,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0.35%、1.5%、4.6%,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损失大于东部地区。(4)贵州的真实储蓄为负值,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真实储蓄虽大于0,但真实储蓄率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低。(5)我国东部和西部的人均真实储蓄比值大于人均GDP比值,东、西部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距比现实的经济发展差距更大。
马国霞石敏俊李玫
关键词:水土流失经济损失
基于矿产资源价值核算的中国真实国民储蓄及其区域分异被引量:5
2009年
真实国民储蓄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修正,货币化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变化,从经济学意义上阐明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论文利用边际机会成本法,在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区16种主要矿产资源价格的基础上,分析各省真实国民储蓄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山西、贵州、青海3省真实国民储蓄为负值,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不可持续性;②西部地区的真实国民储蓄小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于东部地区,真实国民储蓄存在着东西差距;③矿产资源消耗对净储蓄的贡献度呈从西部向东部沿海递减的梯度推移,矿产资源价值消耗量大的地区净储蓄较小,而资源稀缺的地区净储蓄较高,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④矿产资源的区际流动导致矿产资源开采在西部地区、附加价值增值在东部地区的局面,削弱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应建立资源补偿机制,向西部地区提供利益补偿,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马国霞石敏俊赵学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区域分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体制政策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关键在于经济转型,国家和地方的产业、财政和税收政策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指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存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城市结构的二元性、资源价格的扭曲性以及财税政策的不合理性等体制约束,通过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经验,结合国内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分别在产业、财政和税收方面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张永凯马国霞田玉军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资源型城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群体。本文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西北干旱区为区域背景,以资源型城市为典型案例,通过对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除了受到经济结构畸形、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之外,还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两大特殊瓶颈。最后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干旱区的特殊性,提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要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对处于幼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搞好资源产地和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资源产地不一定要设市;对处于中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势转换,提前做好转型准备;对处于老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利用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带动其他产业,逐步把重点转移到非资源型行业领域中,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做好城市的未来发展与转型。
张永凯马国霞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