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1-01)

作品数:10 被引量:406H指数:6
相关作者:易桂喜龙锋闻学泽王思维宫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地震
  • 3篇地震前
  • 3篇断裂带
  • 3篇震前
  • 3篇震源
  • 3篇裂带
  • 3篇龙门山
  • 3篇龙门山断裂
  • 3篇龙门山断裂带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活动性
  • 2篇地震危险
  • 2篇地震序列
  • 2篇形变
  • 2篇应力
  • 2篇余震
  • 2篇震源机制
  • 2篇视应力
  • 2篇强震
  • 2篇强震危险性

机构

  • 10篇四川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9篇易桂喜
  • 9篇龙锋
  • 4篇王思维
  • 4篇闻学泽
  • 3篇宫悦
  • 3篇乔慧珍
  • 3篇张致伟
  • 2篇阮祥
  • 2篇辛华
  • 2篇赵敏
  • 1篇吴鹏
  • 1篇梁明剑
  • 1篇熊仁伟
  • 1篇刘晓霞
  • 1篇刘琦
  • 1篇张四新
  • 1篇杨攀新
  • 1篇杜方
  • 1篇刘立炜
  • 1篇范军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研究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视应力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四川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计算了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2013年芦山地震之前5年内,龙门山断裂带南段ML3.0级以上地震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芦山M7.0级地震序列的视应力值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从芦山地震之前1年的时间开始,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有视应力的上升过程;②芦山地震余震序列视应力存在几次比较突出的视应力与震级相关性的被打破以及视应力的突降异常,且在震后3个小时之后,视应力即有明显下降的过程;③从归准化的芦山地震序列视应力σapp的空间分布来看,视应力高值区域分布在主震的西南方向和整个余震区东南边缘,并且这两个高视应力区正好分布在该断层面与华南地块紧密接触的边缘;④主震西侧有一片视应力相对较高的区域;⑤主震以北区域的视应力则相对较低。
宫悦龙锋易桂喜赵敏乔慧珍王宇玺
关键词:视应力
垂直形变震后效应与地震前兆的识别
2013年
针对大震后出现的垂直形变震后效应与地震前兆判断的不确定性问题,利用昆仑山口西8.1级、汶川8.0级地震前后青藏块体东北部的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资料,分析了震后效应与地震前兆所对应形变异常的区别。结果认为:震后效应异常所在区域在大震前大多呈现弱继承性或逆继承性升降差异运动,即区域应力场在大震前大多呈现"弱挤压"或相对"松弛"状态。而地震前兆所在区域在大震前则呈现较强的继承性升降差异运动,即区域应力场在大震前多呈现"强挤压"状态。
张四新刘立炜祝意青
关键词:垂直形变震后效应地震前兆形变异常
长宁窗地震与四川及邻区M≥5.5地震的对应关系被引量:12
2013年
系统分析了自1970年7月四川区域地震台网有记录以来长宁窗发生的M L≥3.5地震及其与四川及邻区M≥5.5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根据一定的预报规则,长宁窗地震可作为判定四川及邻区是否发生M≥5.5地震的中期预测指标,该指标对四川地区M≥6地震预测效果最好。
易桂喜龙锋张致伟阮祥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状态与强震危险性研究被引量:115
2013年
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发生在该断裂带中-北段.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否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倍受关注.利用1977—2012年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资料,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图像以及汶川地震前、后b值的差值Δb图像.同时,根据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2007年以来南段及附近区域ML≥3.8级地震的视应力.结果表明,2008年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天全—芦山、泸定和宝兴北部等区域应力增强,而靠近汶川余震区南端的大邑地区应力水平降低.天全至宝兴段应力水平相对较高,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条件.鲜水河断裂带康定以南段应力水平低,短期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易桂喜闻学泽辛华乔慧珍王思维宫悦
关键词:B值地震视应力强震危险性
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级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被引量:79
2015年
2014年11月22日在NW向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四川康定县发生M6.3级地震,11月25日在该地震震中东南约10 km处再次发生M5.8级地震. 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康定M6.3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 利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 矩张量反演方法获得了M6.3和M5.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矩心深度,分析了本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并结合历史强震破裂时空分布和2001年以来小震重新定位结果,对鲜水河断裂带中段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M6.3级主震震中位于101.69°E、30.27°N,震源初始破裂深度约10 km,矩心深度9 km; M5.8级地震震中位于101.73°E、30.18°N,初始破裂深度约11 km,矩心深度9 km. gCAP矩张量反演结果揭示这两次地震双力偶分量占主导,M6.3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43°/倾角82°/滑动角-9°,节面Ⅱ走向234°/倾角81°/滑动角-172°. M5.8级地震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51°/倾角83°/滑动角-6°,节面Ⅱ走向242°/倾角84°/滑动角-173°. 依据余震分布长轴展布与断裂走向,判定节面Ⅰ为发震断层面,M6.3和M5.8级地震均为带有微小正断分量的左旋走滑型地震. (2) 序列中重新定位的459个地震平均震源深度约9 km,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6~11 km深度区间,余震基本发生在M6.3和M5.8级地震震源上部. 依据余震密集区展布范围,推测本次康定地震的震源体尺度长约30 km、宽约4 km、深度范围约6 km. M6.3级主震震源附近的余震稀疏区可能是一个较大的凹凸体(asperity),在主震中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3) 最初3天的余震主要分布在M6.3级地震NW侧;而M5.8级地震之后的余震主要集中在其震中附近. M6.3级地震以及最初3天的绝大部分余震发生在倾角约82°近直立的NW走向色拉哈断裂上;M5.8级地震与其后的多数余震发生在�
易桂喜龙锋闻学泽梁明剑王思维
关键词:震源机制发震构造强震危险性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1973年1月1日至1988年11月5日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获得了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及附近区域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图像,初步揭示了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结果表明:澜沧—耿马地震之前,研究区地震活动性参数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均匀性特征。澜沧7.6级地震震源区以低于0.7的异常低b值、低a值以及整个研究区最短的局部复发间隔TL值为特征,表明震源所在断裂段在震前已处于高应力闭锁状态,具有发生大震的应力条件。
易桂喜付虹王思维闻学泽龙锋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参数应力
利用深度震相确定芦山地震主震及若干强余震的震源深度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收集芦山地震主震的远震波形记录,利用pP深度震相的动校正叠加法对主震的震源深度进行了确定,不同窗长的计算结果显示该地震震源深度在(16±1) km处,与目前主流结果(14~18 km)一致;同时,利用“区域深度震相建模”(Regional Depth Phase Modeling,RDPM)方法对4次Ms4.0以上强余震进行了震源深度的确定.通过对波形的比对,选择LTA台和PmP-sPmP震相对.为确保结果的可靠性,使用远震接收函数的H-k叠加结果修改了初始速度模型的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并使用CAP方法计算了这些事件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由RDPM得到的震源深度与利用区域直达波震相获得的精确定位结果几乎一致;4个事件中有3个的深度范围与CAP的结果相近,有2个与台网快报相差无几.事实证明,利用远震深度震相和区域深度震相都能对震源深度有很好的约束,对于台站稀疏的地区来说,深度震相提供了一种相对准确的震源深度确认途径。
龙锋阮祥宫悦赵敏吴鹏
关键词:震源深度
汶川M_S8.0地震余震震源机制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85
2012年
本文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取了汶川MS8.0地震序列中312个具有较高信噪比波形资料的4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基于震源深度空间分布与震源机制时空分布,分析了主震后余震区断层行为特征与应力场时空变化,并对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发震断层面几何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余震震源深度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段差异.绵竹以西的余震区南段与平武以东的北段余震深度范围大于中段(绵竹—平武段),但深度小于5km的5级以上超浅源地震主要分布在明显偏离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理县NW向分支与余震区北端NNE向分支,而中段余震主要分布在7~19km深度.(2)余震机制类型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余震区中段逆冲型地震占绝对优势,理县NW向分支余震则以走滑型为主,机制类型随时间变化不显著.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余震区南段,早期(2008年8月底前)逆冲型地震比例高于走滑型、晚期走滑型地震比例显著升高并超过逆冲型;而余震区北段早期走滑型地震占绝对优势、晚期逆冲型地震比例大幅上升且超过走滑型.南、北两段余震机制类型比例的显著变化,可能是余震区两端断层调整性运动的表现.(3)节面走向及P轴方位优势方向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南段NWW向P轴方位与区域应力场一致,中段及理县NW向分支P轴优势方向NEE,而北段具NWW和NEE两个优势方向,这种差异反映了余震活动除了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外,还受到主震引发的局部应力场的控制.节面走向的多方位分布则反映不同走向的构造参与了主震后的余震活动.(4)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余震区南段具深部缓倾角、浅部高倾角的铲形断面特征;中段深部倾角均值较稳定、浅部倾角均值随深度减小而增大;北段倾角均值相对稳定,显示其断面几何形态相对简单.上述不同区段倾角均值随深度的变化�
易桂喜龙锋张致伟
关键词:汶川地震余震震源机制
汶川与芦山地震序列对比分析
<正>2008年5月12日至2013年4月20日间隔不到5年的时间,在相距不到90km的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南段相继发生汶川M8.0和芦山M7.0级地震。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余震区近330km;而芦山地震无明...
易桂喜龙锋张致伟王思维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地震危险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地震带中段的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该地震破裂自初始破裂点开始,沿龙门山断裂带中央及前山断裂呈NE向单侧扩展;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在本次地震中并未参与活动。汶川地震后,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汶川8.0级地震的发生导致周边断层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部分断层库仑应力增强,而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正处于上述库仑应力增强区内,因此,也成为有利于后续强震发生的区域之一。
易桂喜龙锋乔慧珍辛华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分析龙门山断裂带青藏高原东缘西段库仑应力南北地震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