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1131)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惠云闫滨高冬梅王海军薛玲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前平对PMS肝气逆证大鼠海马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对中枢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情志障碍及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微观机制。方法:脉冲电流结合噪音刺激大鼠,造成肝气逆PMS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经前平颗粒灌胃,连续4个月经周期,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β-内啡肽阳性细胞。结果:处于发情期的PMS大鼠β-内啡肽(β-EP)阳性细胞表达显著低于同一月经周期的正常鼠(P<0.05),经前平颗粒能够缓解焦虑症状,且可以使大鼠海马β-内啡肽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中药经前平颗粒可能通过调节中枢β-内啡肽的表达,而治疗与PMS有关的情志障碍。
- 马艳妮李自发张惠云
- 关键词:经前期综合征模型大鼠Β-内啡肽
- 正常猕猴造模刺激后给药对表情行为及激素水平影响
- 目的反证猕猴模拟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模型成功与否。方法通过观察造模给药后猕猴表情行为变化及检测造模后猕猴体内激素的变化。结果造模猕猴给药后表情行为及激素等变化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符合临床变化。结论通过造模后给药法从反面证...
- 乔明琦张惠云王海军
- 关键词:经前平颗粒激素水平
- 文献传递
- 正常猕猴造模刺激后给药对表情行为及递质水平影响
- 目的反证猕猴模拟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模型成功与否。方法通过观察造模给药后猕猴表情为变化及检测造模后猕猴体内激素的变化。结果造模猕猴给药后表情行为及激素等变化基本恢复到正常平,符合临床变化。结论通过造模后给药法从反面证明所...
- 张惠云乔明琦王海苹
- 关键词:经前平颗粒激素水平
- 文献传递
- 经前平颗粒对PMS肝气逆证大鼠海马5-HT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通过观察经前平颗粒对中枢神经递质受体亚型的表达,探讨中药治疗情志障碍及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微观机制。方法:PMS肝气逆症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药物,连续4个月经周期,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5-HT1A受体、5-HT2受体阳性细胞。结果:经前平颗粒能缓解焦虑症状,并使模型大鼠海马5-HT1A受体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多(P<0.05),5-HT2受体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中药经前平颗粒可通过调节中枢5-HT1A和5-HT2受体的表达,治疗与PMS有关的情志障碍。
- 薛玲
- 关键词:经前期综合征经前平颗粒
- 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气逆证模型大鼠微观机制。方法:采用电刺激及噪音干扰作为情志刺激造模方法制作肝气逆证模型大鼠,采用反相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RP-IP-HPLC)测定造模前后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显著升高,5羟色胺(5-HT)、高香草酸(HVA)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下丘脑中NE、E、Da显著升高,5-HT、HVA无显著性变化,可以部分解释肝气逆证形成原因,说明肝气逆证与下丘脑中NE等升高关系密切。
- 吴栩王海军高冬梅张惠云
- 关键词:肝气逆证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多巴胺和5—羟色胺
- 2002年
- 建立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多巴胺和 5一羟色胺的方法。采用自由区带电泳法 (CZE) ,4 0mmol/L硼砂缓冲液 2 0PSI气压进样 5s ,定电流 75 μA分离 10min ,二极管阵列PDA检测器检测 ,应用 2 0 0nm检测波长 ,结果显示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 闫滨张秋红许旻张惠云
-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多巴胺5-羟色胺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 2003年
-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采用自由区带电泳法 (CZE) ,40mmol/L硼砂缓冲液 2 0PSI气压进样 5s,等电压 2 0KV分离 12min ,应用 2 0 0nm波长检测 ,分离温度 2 5℃。
- 闫滨张秋红张惠云
- 关键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高效毛细管电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