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0A273)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苏勇刘福东秦春段周玉婷梁国萍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蓄电池
  • 2篇电化学
  • 2篇铅酸
  • 2篇铅酸蓄电池
  • 2篇耐腐蚀
  • 2篇耐腐蚀性
  • 2篇腐蚀性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熔体
  • 1篇熔体结构
  • 1篇熔体结构转变
  • 1篇铅蓄电池
  • 1篇显微组织
  • 1篇板栅
  • 1篇
  • 1篇
  • 1篇P

机构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苏勇
  • 2篇秦春段
  • 2篇刘福东
  • 1篇谢明义
  • 1篇孙林
  • 1篇梁国萍
  • 1篇周玉婷

传媒

  • 2篇蓄电池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冷却速度对铅酸蓄电池用Pb-Ca合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实验采用交流阻抗(EIS)谱图,塔菲尔(Tafel)曲线,阴极极化等电化学测试研究不同冷却速度下的Pb-Ca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增大,晶粒细化,阳极膜钝化层的稳定性增强,耐腐性改善,析氢过电位提高,但过于细化的组织增加晶界面积和晶体缺陷反而会恶化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秦春段苏勇刘福东
关键词:显微组织耐腐蚀性
熔体结构转变对蓄电池铅锑板栅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应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分别对蓄电池Pb-Sb板栅合金在800℃和1 200℃下熔体转变前后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熔体结构转变能细化合金晶粒,薄化晶界,减少晶体缺陷。循环伏安扫描过程中,锑的氧化量明显降低,失水减少,同时氧化铅和硫酸铅的还原过程变得更为容易,有利于电池反应的进行。交流阻抗测试的结果表明,熔体结构转变形成阳极膜钝化层的稳定性增强,提高了合金的耐腐蚀性。
周玉婷苏勇谢明义孙林梁国萍
关键词:铅蓄电池熔体结构转变电化学性能
银对铅酸蓄电池用Pb-Ca-Sn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交流阻抗、交流伏安、塔菲尔以及动电位线性扫描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银含量的铅酸蓄电池用铅钙锡铝板栅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银能提高合金的耐腐蚀能力,降低阳极膜的阻抗,抑制PbO膜的生长,抑制电极的阳极腐蚀,缓解蓄电池的早期容量损失。此外,银的最佳含量应少于0.05%。
秦春段苏勇刘福东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耐腐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