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111502)

作品数:128 被引量:2,794H指数:34
相关作者:余新晓上官周平陈丽华刘秀萍宋维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9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6篇水利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9篇土壤
  • 27篇黄土高原
  • 16篇黄土丘陵
  • 15篇植被
  • 15篇根系
  • 11篇流域
  • 11篇刺槐
  • 10篇有限元
  • 10篇土壤侵蚀
  • 10篇黄土区
  • 9篇油松
  • 9篇入渗
  • 9篇丘陵
  • 9篇丘陵区
  • 9篇沟壑
  • 9篇产沙
  • 8篇丘陵沟壑区
  • 8篇林木
  • 8篇产流
  • 7篇有限元法

机构

  • 58篇北京林业大学
  • 39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农业大学
  • 13篇陇东学院
  • 10篇西南林学院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北方工业大学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烟台师范学院
  • 4篇中国水利水电...
  • 4篇水利部黄河水...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黄石理工学院

作者

  • 29篇余新晓
  • 26篇上官周平
  • 24篇陈丽华
  • 21篇刘秀萍
  • 19篇宋维峰
  • 13篇张希彪
  • 11篇雷廷武
  • 9篇张满良
  • 8篇张超波
  • 8篇张志强
  • 8篇张晓明
  • 7篇石辉
  • 7篇刘汗
  • 6篇武思宏
  • 6篇牛健植
  • 5篇张学培
  • 5篇刘晓东
  • 5篇王盛萍
  • 5篇谢媛媛
  • 5篇张安邦

传媒

  • 13篇生态学报
  • 1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3篇水土保持研究
  • 10篇农业工程学报
  • 9篇应用生态学报
  • 9篇中国水土保持...
  • 6篇水土保持通报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4篇林业科学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山地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植物研究
  • 1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9篇2009
  • 15篇2008
  • 27篇2007
  • 28篇2006
  • 29篇2005
  • 9篇2004
  • 10篇2003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被对小流域汇流及侵蚀产沙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本文从物理概念出发对小流域产汇流及侵蚀产沙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流域内森林植被对产汇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森林植被的调节径流、防治侵蚀的功能体现在各个层面,林冠及下部枯落层可削减雨滴动能;树干及下部枯落层可削减地表径流流速;林地可改善土壤的渗透性,减少地表径流流量;根系可固持土壤,增加抗蚀力。
秦富仓余新晓张满良姜吉荣
关键词:植被流域汇流侵蚀产沙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被引量:62
2005年
为给黄土高原退耕地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县为例,用系统聚类和逐步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的演替阶段进行划分,并定量分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草地的演替,依次经历猪毛蒿群落→赖草群落→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达乌里胡枝子群落→白羊草群落。随着退耕地植被恢复的不断进行,Gleason指数、Margalef指数等丰富度指数以及群落Pielou指数,都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Simpson指数在演替初期及平衡阶段较大,群落生态优势度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K的含量不断增加,土壤pH值和速效P含量不断减小,土壤表层密度变小,孔隙度变大。A层土壤全N、有效N含量、土壤pH值和C层土壤全N含量与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A、C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B层土壤速效K含量与其关系相反;B层土壤速效P的含量与群落生态优势度呈显著正相关;A、B层土壤速效K含量与植被群落盖度呈正相关关系,B层土壤速效P含量与其关系相反。
马祥华焦菊英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自然恢复退耕地生态优势度丰富度指数
黄土高原造林边坡应力应变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该文以刺槐林、油松林固坡为例,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刺槐和油松林边坡的应力和变形特性,探讨不同根型树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能将表层土体的应力通过根系传递到深层,起到弱化浅层土体应力的作用,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刺槐林边坡坡脚向土体内侧存在一个位移集中带,是边坡不稳定的主要部位;在边坡偏上部出现位移集中带,最大位移也出现在边坡偏上部,是边坡变形滑动时"滑出"的位置。油松林边坡未出现上述两种情况,说明油松林显著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油松根系的固土作用及增加边坡稳定性效果要好于刺槐林边坡。
刘秀萍陈丽华张心平高振林宋维峰
关键词:刺槐油松根系有限元法
林木根系与土体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被引量:6
2009年
运用有限元法模拟林木根系与土体相互作用是林木根系固土机理研究的创新点。就林木根系与土体间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存在的根土复合体的有限元离散化模型的建立、根土复合体各类型单元的本构模型的建立、根土复合体各单元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问题、造林边坡稳定性的评价问题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宋维峰陈丽华刘秀萍
关键词:林木根系相互作用有限元
林木根系的加筋作用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为探索林木根系的固土机理,基于加筋理论,采用三轴压缩试验的方法,对黄土加根土与素黄土在相同的土壤含水量和密度条件下,进行了25,50,75,100 kPa下的压缩试验,得出了加根黄土与素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应力差强度包线图,对加根土与未加根土的应力圆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加根土的"似黏聚力"。试验表明:在不同围压下,应变达到一定程度,含根土总是比素黄土的主应力差大一个值,说明在根系分布的不同深度,根系都增强了土体的强度。
宋维峰陈丽华刘秀萍
关键词:林木根系加筋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循环G IS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05年
探讨了小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G IS)的研究和构建:其中包括G IS在水文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小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的原则,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应用组件式技术,采用新一代组件式G IS开发平台A rcO b jects与可视化开发语言VB,以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为例,设计建立小流域水循环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系统能够采集、表达和输出小流域水循环过程各类数据,系统还提供实现水文模型与系统的集成接口,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循环过程研究提供数据采集、表达和分析支持。
文斌邵明安
关键词:小流域水循环GISARCOBJECTS
林木根系固土的理论基础被引量:28
2008年
为了探索林木根系的固土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对根系的固土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在根系固土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鉴于此,概述了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加筋理论、锚固理论等根系固土基础理论以及须根理论模型(W氏模型)、垂直根系木本植物根—土相互作用力学模型、水平根系根—土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等根系固土的分析模型。依据固土理论,提出了今后根系固土作用研究重点是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系与土的摩擦特性以及根系的力学性能。
宋维峰陈丽华刘秀萍
关键词:林木根系固土
基于GIS的桥子沟流域土壤侵蚀初步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以甘肃省天水市桥子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 SLE模型)为评价模型,加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 rcv iew进行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估算与分析,从而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和生态与环境效应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谢媛媛余新晓张满良
关键词:土壤侵蚀USLEGIS
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被引量:41
2006年
综述树木年轮分析在温度、降水序列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概况,着重探讨气候变化对树轮宽度、密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如温度、降水对树木生长的“滞后效应”、“幼龄效应”,并就树轮年代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作简要探讨,提出今后年轮气候学的研究应结合中、小时间尺度的树木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需阐明树木和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量化关系,应加强各类代用资料与仪器观测记录结果的对比分析,并加强对年轮气候模型的验证,研究方法应由经验性分析转向机理性研究,并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郑淑霞上官周平
关键词:气候变化树轮宽度
SWAT模型灵敏度分析模块在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的应用被引量:23
2007年
SWAT模型是基于水文过程的、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2003以SWAT2000为基础,增加了灵敏度分析、自动校准和不确定分析3个全新模块.该文主要介绍SWAT2003模型灵敏度分析模块的原理,并在罗玉沟流域应用与验证.通过灵敏度分析,辨析出影响该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结果精度的主要参数因子:径流曲线数(CN2)和土壤可利用水量(SOL-AWC)对罗玉沟流域模拟产流产沙值的影响最为显著,且对产沙值的影响大于对径流值的影响;而基流α系数(ALPHA-BF)、土壤蒸发补偿系数(ESCO)、坡度因子(SLOPE)和坡长因子(SLSUBBSN)对模拟产沙值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但对径流值的影响并不明显.依据上述结论调整参数值,采用连续15年的实测月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月流量模拟的相对误差在模型校准期和验证期均小于15%,相关系数R2和Nash-Suttcliffe系数Ens均高于0.8,SWAT2003模型对罗玉沟流域产流的模拟结果良好.因此,灵敏度分析模块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模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可用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王海龙余新晓武思宏张晓明谢媛媛
关键词:模型参数黄土高原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