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2010008974)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郑文斌孔令梅张海都陈若伟沈志威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汕头大学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磁共振
  • 5篇成像
  • 4篇张量成像
  • 4篇弥散
  • 4篇弥散张量
  • 4篇弥散张量成像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中毒
  • 3篇轴索
  • 3篇轴索损伤
  • 3篇外伤
  • 3篇弥漫
  • 3篇弥漫性轴索
  • 3篇弥漫性轴索损...
  • 3篇脑外伤
  • 3篇酒精
  • 3篇酒精中毒
  • 3篇急性酒精
  • 3篇急性酒精中毒
  • 2篇轻度

机构

  • 6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汕头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8篇郑文斌
  • 7篇孔令梅
  • 6篇张海都
  • 3篇陈若伟
  • 2篇沈志威
  • 2篇谭辉
  • 2篇刘慧敏
  • 1篇洪璧楷
  • 1篇史浩
  • 1篇张磊
  • 1篇秦克旺
  • 1篇朱小春
  • 1篇郑鸿毅
  • 1篇陈兰妹
  • 1篇刘国瑞

传媒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伤害医学(电...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轻度脑外伤患者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联合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轻度脑外伤(MTBI)患者脑功能活动;探讨ALFF异常脑区DTI的变化。方法:17例MTBI患者(MTBI组)与17例健康者(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I及DTI扫描。用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伤后6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评估MTBI神经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MTBI组双侧额叶、小脑后叶ALFF升高,右侧丘脑、海马、脑干、双侧枕叶、左侧中央后回和右侧放射冠ALFF降低(P<0.005),双侧海马、左侧丘脑、右侧小脑的表观弥散系数降低,双侧额叶、脑干及左枕叶的各向异性分数降低(P<0.05)。两组间MMSE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息状态下,MTBI患者脑功能与微观结构存在异常。
谭辉郑文斌郑鸿毅张海都孔令梅
关键词:轻度脑外伤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频谱定量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绝对定量法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进行质子磁共振频谱(1H-MRS)研究,探讨DAI脑代谢物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1.5 T磁共振机对来汕头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45例DAI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双侧枕叶皮质区1H-MRS检查。45例DAI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型组(GCS>8)和重型组(GCS≤8);根据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GOS=5)和不良组(GOS 2~4),检测其脑组织中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等脑代谢物,并采用LCModel软件对代谢物的绝对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轻型组以及重型组枕叶NAA、NAA/Cr、Cho/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1.21、0.12,P<0.05),NAA、NAA/Cr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与对照组比较Cho/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以及预后不良组枕叶NAA、NAA/Cr、Cho/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1.25、0.08,P<0.05),Cr、Ch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48、0.42,P>0.05),三组间NAA、NAA/Cr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对照组比较Cho/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Cho/Cr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浓度、NAA/Cr与昏迷时间及DRS呈负相关,与GCS、GOS呈正相关;Cho/Cr与昏迷时间、DRS呈正相关,与GCS、GOS呈负相关。结论 DAI患者脑代谢物的变化,可作为评估DAI脑组织损伤程度和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
张海都沈志威孔令梅陈兰妹郑文斌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频谱代谢物
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脑干部DTI与AQP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脑干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与DTI参数ADC值及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的相关性。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急性酒精中毒组(n=25),急性酒精中毒组于造模后1、3、6、12、24h行MRI扫描。MRI检查序列包括T2WI、T1WI及DTI序列,病理学检查包括HE染色、AQP4免疫组化染色,对DTI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酒精中毒组ADC值、FA值、AQP4表达光密度值变化表现为先持续降低后逐步回升趋势,在3h达最低点。1、3、6h的ADC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实验组FA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h的AQP4表达光密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检查能够反映急性酒精中毒早期的细胞毒性水肿,同时间段AQP4表达下调与ADC值下降的演变趋势表明AQP4在细胞毒性水肿演变过程中具有保护性机制。
刘慧敏郑文斌孔令梅张海都陈若伟洪璧楷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脑外伤影像学研究进展
2012年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TBI)的发病率近几年来呈递增趋势,与酒精有关的交通事故每年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新的影像技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和频谱技术(MRS)可从微观结构上定量分析脑细胞内水分子弥散运动以及脑代谢物变化情况,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脑外伤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各方面有重大意义.
孔令梅郑文斌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脑外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轻度脑外伤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及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轻度脑外伤患者伤后常存在持续的神经和行为症状,可能与脑部微观结构及功能改变有关,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检测出异常,给患者及临床治疗造成很大的困惑。功能磁共振能非侵袭地提供脑外伤病理生理及功能信息,对脑外伤严重程度、认知功能损伤、结构和功能重组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有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及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轻度脑外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谭辉郑文斌
关键词:脑外伤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基因芯片技术对先天性巨结肠症相关基因的筛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D)病变组织与自身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全人类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对HD及其正常切缘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用RTPCR技术对个别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有表达意义的基因12 125个。筛选4对标本的差异表达基因共622个,其中下调基因584个(93.89%),上调基因38个(6.11%)。6个基因芯片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其中碳酸酐酶平均上调76.05倍(芯片结果9.7倍),T细胞分化蛋白平均上调7.2倍(芯片结果5.3倍),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基因caspase-7平均上调3.04倍(芯片结果2.5倍),心脏和神经脊衍生蛋白2平均下调0.32倍(芯片结果0.23倍),神经降压素受体1平均下调0.32倍(芯片结果0.19倍),微管蛋白β-2B平均下调0.30倍(芯片结果0.19倍)。结论 HD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间在基因的表达层面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得到的基因可能参与了HD病变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
史浩秦克旺张磊朱小春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
大鼠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的DTI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利用DTI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大鼠脑干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85只雄性大鼠,分对照组(N组),急性酒精中毒组(A组),DAI组(T组)和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AT组)。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后1 h、3 h、6 h、12 h、24 h)进行MRI检查,并取脑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脑干ADC值于伤后1 h开始降低,6 h达最低点,此后ADC值逐渐升高,24 h达到最高;FA值1 h即降低,随时间逐渐降低,24 h达到最低值。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伤后各时间点FA值低于单纯DAI组,伤后3 h、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h内ADC值低于单纯DAI组,24 h后高于DAI组。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以加重DAI后脑水肿及轴索损伤,DTI能更敏感地检测到常规MRI不能发现的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后脑干部位脑水肿及轴索损伤情况。
张海都孔令梅陈若伟刘慧敏郑文斌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酒精中毒磁共振成像
枕叶皮质MR频谱对脑震荡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用绝对定量对脑震荡患者进行枕叶皮质质子MR频谱(1H-MRS)研究,探讨脑震荡后脑代谢物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轻度脑外伤,符合脑震荡临床诊断的36例患者进行研究,1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MRI平扫及1H-MRS检查。主要观察的代谢物指标为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等,采用LCModel软件进行代谢物绝对浓度定量,获取NAA、Cr、Cho浓度,以及NAA/Cr、Cho/Cr比值。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脑震荡组NAA浓度、NAA/C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浓度和Cho/Cr比值略升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H-MRS能够反映脑震荡患者损伤后脑代谢物的变化。
张海都沈志威孔令梅郑文斌
关键词:脑震荡
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索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评价价值。材料与方法:脑外伤病人45例及正常对照组12例,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创伤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质感兴趣区FA值,将两组相应感兴趣区FA值均值进行比较,观察有无明显差异。并将创伤组FA值均值与临床GCS评分和昏迷时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创伤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及内囊后肢FA值均明显降低(P<0.01)。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压部FA值的变化与GCS评分正相关,与昏迷时间负相关。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白质损伤敏感,并能反映其损伤程度,是目前活体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准确的检查方法。
张海都刘国瑞孔令梅陈若伟郑文斌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