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18)

作品数:10 被引量:122H指数:5
相关作者:宗绪晓王海飞关建平马钰陆建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豌豆
  • 3篇基因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育种
  • 2篇种质
  • 2篇蚕豆
  • 1篇倒茬
  • 1篇倒伏
  • 1篇倒伏性
  • 1篇豆象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基因
  • 1篇选育
  • 1篇选育工作
  • 1篇叶型
  • 1篇引大灌区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种
  • 1篇杂交种生产
  • 1篇杀虫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5篇宗绪晓
  • 4篇王海飞
  • 3篇马钰
  • 3篇王昶
  • 3篇关建平
  • 3篇杨峰礼
  • 3篇杨晓明
  • 3篇陆建英
  • 2篇田静
  • 2篇范保杰
  • 1篇姚艳荣
  • 1篇孙雪莲
  • 1篇杨发荣
  • 1篇王素华
  • 1篇梁宁
  • 1篇苏秋竹
  • 1篇刘秀贤
  • 1篇贾秀领
  • 1篇刘长友
  • 1篇马宏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和国际豌豆核心种质群体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差异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通过对中国和国际栽培豌豆(Pisum sativum L.)核心种质群间SSR等位变异数(NA)、有效等位变异数(NE)、有效等位变异所占比重(NE/NA)、等位基因丰度(AR)、基因多样性指数(GD)、Shannon′s信息指数(I)的比较,发现中国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均高于国际核心种质。中国和国际核心种质群在11个位点间存在等位变异种类的差异,属于两个明显不同的基因库,其遗传多样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群体结构分析将核心种质划分成3个组群,组群1代表典型的中国核心种质,组群2与组群3代表不同类型的国际核心种质;组群1内种质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远高于组群2和组群3,表明中国核心种质基因型间亲缘关系明显远于国际核心种质间的亲缘关系。
宗绪晓关建平顾竟王海飞马钰
关键词:豌豆核心种质
豇豆属3种主要食用豆类的抗豆象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0年
在中国栽培的豇豆属食用豆类主要有绿豆(Vigna radiata)、小豆(Vigna angularis)和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豆象是危害这些食用豆类作物的重要仓储害虫。防治豆象危害最为经济且环保的方法是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性培育抗豆象品种。中国豇豆属食用豆类抗豆象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分子遗传学研究落后,导致抗豆象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育种效率低。本文将从抗豆象资源搜集、抗豆象机理研究以及抗豆象分子标记、抗豆象育种等方面综合阐述绿豆、小豆和豇豆3种主要豇豆属食用豆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对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刘长友田静范保杰曹志敏苏秋竹张志肖王素华
关键词:豇豆属豆象
世界栽培豌豆(Pisum sativum L.)资源群体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评价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的国内外栽培豌豆(Pisum sativum L.)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和群体结构差异,据此评估其重要程度及价值,为中国豌豆资源研究策略和方向的正确选择、国内外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1对豌豆多态性SSR引物,对来自国外五大洲66个国家和中国28个省(区、市)的1984份栽培豌豆进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采用Structure2.2软件完成资源群体结构剖析、推断参试材料的合理组群数、确定每份参试材料的适当群体划入及其相关参数计算;利用NTSYSpc2.2d软件估算其遗传距离,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绘制三维空间聚类图;采用PopgeneV1.32估算种质群的等位位点分布等参数,利用FstatV2.9.3.2进行种质群间遗传多样性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通过对国、内外栽培豌豆资源群间SSR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有效等位基因所占比重(NE/NA)、等位基因丰度(AR)、基因多样性指数(GD)、Shannon's信息指数(I)的比较,发现除等位基因数(NA)外,国内资源的其它5个遗传多样性指标全面高于国外资源。在21个SSR基因位点中,国内、外资源群在7个位点间存在等位基因种类的差异。群体结构分析将1984份世界栽培豌豆资源划分成三大组群。组群A包含96.49%的国外栽培豌豆参试资源,可代表典型的国外栽培豌豆资源类型;组群B的资源88.18%来源于陕西和内蒙古,可代表中国典型的春播区栽培豌豆资源类型;组群C的资源52.05%源于中国秋播区,47.44%源于中国春播区,可代表中国秋播区和除陕西、内蒙古外的春播区栽培豌豆资源类型。组群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CA作图分析也明确显示世界栽培豌豆资源群体中存在3个边界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基因库I、II、III),且与三大组群的群体结构分析
宗绪晓关建平王海飞马钰
关键词:SSR基因库
甘肃秦王川引大灌区豌豆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豌豆产业化发展要求,在兰州秦王川豌豆育种基地对引进国内外的18份优异豌豆品种资源,以当地主栽品种半无叶型品种mz-1、普通蔓生型品种定豌1号为对照,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通过结果分析,筛选出优异品种(系)5个,可根据当地不同用途选择种植,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选出生长习性、粒型、粒色、百粒重、抗病性等方面具有优异性状的品种,可用作育种亲本。
陆建英杨晓明杨峰礼王昶
关键词:豌豆品种比较试验引大灌区
半无叶型豌豆新品种陇豌1号的选育被引量:2
2009年
豌豆按株型主要分为蔓生型和半无叶型两种。半无叶型豌豆具有早熟、抗倒伏、透光性好和易于收获等优点。近20年来,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主产国对半无叶型豌豆的研究和利用取得了很快的发展,70%生产推广利用品种属半无叶型豌豆。我国90%以上为蔓生型豌豆品种,其产量不高、抗倒伏性差是限制豌豆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甘肃是我国干豌豆的主产区,年播种面积在6.7万hm^2以上,为了改变甘肃及其周边省区该类型豌豆品种严重缺乏的问题,解决水地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对豌豆品种农艺性状的要求,将甘肃省豌豆主产区由中部旱区扩大到河西有灌溉条件的沿山冷凉高海拔区,为此我们开展了半无叶型豌豆品种的选育工作。
杨晓明杨发荣陆建英杨峰礼王昶
关键词:半无叶型豌豆选育工作抗倒伏性轮作倒茬
木豆CGMS杂交种生产中的传粉昆虫被引量:2
2011年
木豆是世界上唯一的木本食用豆类作物,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木豆杂交制种需昆虫传粉,制种地传粉昆虫的种类及数量是制种产量的决定性因素。本文调查了云南省元谋县CGMS木豆[Cajanus cajan(L.) Millspaugh]杂交种ICPH2671制种田访花昆虫种类、数量、访花频次及杂交种制种产量。结果表明,在云南元谋,木豆访花昆虫共有5目15科25种,其中主要5种传粉媒介为绒切叶蜂(Megachile velutina)、切叶蜂属1种(Megachile sp5)、圆柄木蜂(Xylocopa tenuiscapa)、蜜蜂亚科1种(Apinae sp1)和切叶蜂属1种(Megachile sp2)。木豆盛花期,制种亲本不育系每个分枝昆虫访花频次为每10min 2.8次,而恢复系植株上的访花频次为每10min 5.2次,表明昆虫对恢复系花朵有明显偏好;在前述昆虫访花频次下,不育系单株干籽粒产量达383.7g,恢复系单株产量为357.0g,二者无显著差异,说明这样的昆虫访问频次已能满足杂交制种中将花粉由恢复系传至不育系的需要。
李正红梁宁马宏Kul Bhushan SAXENA刘秀贤宗绪晓
关键词:木豆传粉昆虫
不同基因型夏播绿豆田间耗水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解夏播绿豆不同生育期的耗水特性和土壤水分变化特点,以冀绿2号、冀绿7号、冀绿9号和白绿522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足墒和欠墒条件下,对绿豆全生育期的耗水规律及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绿豆生育期总耗水量仅为同期降水量的1/2;随着生育期的延后,不同品种和墒情处理的绿豆耗水量均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苗期和结荚盛期耗水量较大,绿豆相对日耗水强度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结荚盛期相对日耗水强度最大;不同品种间以冀绿2号的耗水量和相对日耗水强度最大,不同墒情处理对绿豆总耗水量影响不明显,但是足墒条件下可明显缓解由于前期干旱引起的植株生长受抑;绿豆的耗水层主要集中在0~70 cm土层,其中0~50 cm土层为强耗水层。
张丽华姚艳荣范保杰董志强田静贾秀领
关键词:绿豆基因型墒情耗水特性
蚕豆种质资源、抗病育种和QTL定位及抗逆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1年
蚕豆是世界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2100年。中国是世界上蚕豆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蚕豆因其高效生物固氮、土壤改良和环境友好特性,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丘陵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目前,多种DNA标记已广泛应用于大豆、菜豆、豌豆等豆类作物,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蚕豆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对蚕豆的起源、分类、国内外蚕豆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以及生长习性、抗病育种和QTL定位、抗逆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国内外蚕豆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王海飞宗绪晓
关键词:蚕豆
不同杀虫剂防治豌豆彩潜蝇田间效果比较试验被引量:2
2011年
选用5%阿维菌素(爱福丁)乳油800倍液、2.4%阿维.高氯可湿性粉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500倍液、20%斑潜净乳油1 500倍液,以清水为对照对豌豆彩潜蝇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4%阿维.高氯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10 d的防效达89.0%;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施药后10 d的防效仅达72.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药后10 d在0.05水平上各处理间差异显著(F=3.714,P=0.042<0.05),2.4%阿维.高氯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 500倍液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陆建英杨晓明王昶杨峰礼
关键词:豌豆彩潜蝇
中国蚕豆种质资源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7
2011年
利用ISSR标记对中国18个省(区)的527份春播区和秋播区蚕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78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68条(占96%)。不同地理来源蚕豆资源群间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1267~0.2509之间,平均为0.1716;Shannon指数范围为0.1932~0.3767,平均为0.2608。两指数均以内蒙古资源群最高,云南和甘肃资源群次之,江西资源群体最低。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的聚类分析和二维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中国春播区和秋播区蚕豆资源明显不同,浙江和四川的资源形成独立的组群,明显不同于其他省份,其遗传背景独特,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蚕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差异和遗传关系与其生长习性、生态分布及地理来源密切相关。
王海飞关建平马钰孙雪莲宗绪晓
关键词:蚕豆种质资源ISSR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