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480)

作品数:29 被引量:225H指数:10
相关作者:郭晋平张芸香郭跃东李素新白晋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土壤
  • 11篇河岸林
  • 7篇文峪河上游
  • 4篇落叶松
  • 3篇演替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有机碳
  • 3篇植被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全氮
  • 3篇芦芽山
  • 3篇华北落叶
  • 3篇华北落叶松
  • 3篇海拔
  • 3篇海拔梯度
  • 3篇河岸带
  • 2篇氮沉降
  • 2篇氮磷
  • 2篇凋落

机构

  • 28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25篇郭晋平
  • 15篇张芸香
  • 5篇郭跃东
  • 5篇李素新
  • 4篇白晋华
  • 3篇杨三红
  • 3篇刘宁
  • 3篇武小钢
  • 3篇田旭平
  • 2篇王卫锋
  • 2篇樊兰英
  • 2篇张东旭
  • 2篇李琛琛
  • 2篇杜宁宁
  • 2篇郭小宇
  • 1篇冀卫荣
  • 1篇郭红彦
  • 1篇高润梅
  • 1篇吉久昌
  • 1篇张凌

传媒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山西林业科技
  • 3篇林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芦芽山典型植被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及碳储量被引量:55
2011年
基于芦芽山沿海拔梯度分布的灌丛草地、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四类典型植被下土壤剖面实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上层SOC含量最高,最大值往往出现在10—20 cm层,然后向下逐渐减小。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剖面上层最大值向下降低过程中,某深度土壤剖面层段有机质含量急剧减小。亚高山草甸剖面这一深度为20 cm,寒温性针叶林剖面为50 cm,针阔混交林剖面为20 cm,灌丛草地剖面为40 cm。0—10 cm层各植被类型间SOC含量差异不显著;10—20 cm层,亚高山草甸和寒温性针叶林SO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20—50 cm层,亚高山草甸SOC含量与灌丛草地接近,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低于寒温性针叶林。植被类型对有机碳剖面分布影响较大。土壤剖面各层有机碳含量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弱的负相关,与深层黏粒和粉粒含量正相关,在30—50 cm正相关性显著。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SOC含量与土壤总氮含量、含水量和容重显著相关,寒温性针叶林SOC含量与全氮含量显著相关,针阔混交林SOC含量则与总氮含量和土壤容重显著相关,而灌丛草地SOC含量与容重显著相关。在20 cm深度,4种植被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不显著;50 cm深度亚高山草甸、寒温性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显著高于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草地,5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2=0.299,P=0.01)。
武小钢郭晋平杨秀云田旭平
关键词:芦芽山土壤有机碳碳储量粘粒含量
芦芽山亚高山草甸、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小尺度空间异质性被引量:11
2013年
分析比较了山西芦芽山不同海拔处分布的亚高山草甸(样地A,海拔2756.3 m;样地B,海拔2542.3 m)和云杉林(样地C,海拔2656.8 m;样地D,海拔2387.2 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小尺度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相同植被类型下海拔较高的样地有机碳含量较高(A:49.84 g/kg,B:38.33 g/kg,C:47.06 g/kg,D:40.67 g/kg),而较低海拔的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异质性较高;除样地A以外的其他3个样地均表现为高度空间依赖性。亚高山草甸土壤全氮含量的异质性远远高于云杉纯林,四个样地中均表现出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亚高山草甸样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在较大尺度上空间自相关,云杉纯林样地则表现为较小尺度的空间自相关变异。
武小钢郭晋平田旭平杨秀云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全氮
外源氮磷输入对文峪河上游典型河岸林土壤属性的影响
2015年
以关帝山文峪河上游3种典型河岸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外源氮磷输入试验。通过对土壤定期取样、试验室化验分析,对不同河岸林外源氮磷加载前后土壤属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氮磷输入前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及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类型河岸林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全磷、速效磷和铵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外源氮输入后土壤全氮、硝态氮、速效磷、含水量在不同类型河岸林之间表现极显著差异;外源磷输入后3种河岸林土壤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其它属性指标均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
李素新郭小宇张芸香郭晋平
关键词:河岸林土壤属性
文峪河上游3种典型河岸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文峪河上游3种典型河岸林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差异,对河岸林土壤的p H、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类型河岸林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种典型河岸林土壤p H和容重表现为:华北落叶松河岸林>杨桦河岸林>云杉河岸林,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表现为:云杉河岸林>杨桦河岸林>华北落叶松河岸林;3种典型河岸林土壤p H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距离河流越近总孔隙度越小,其他方面无显著规律。
杨三红郭晋平王建让张芸香白晋华郭跃东
关键词:河岸林土壤理化性质
文峪河支流3种不同河岸林凋落物现存量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笔者以关帝山文峪河上游支流河岸华北落叶松纯林、云杉纯林和落叶松云杉混交林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点观测、样品采集、定点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河岸林各类凋落物现存量进行研究,了解华北落叶松纯林、云杉纯林和落叶松云杉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河岸林森林凋落量及组成成分,并对整个群落的凋落物分解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凋落物现存量以及森林凋落物现存量的不同组分数量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落叶松纯林的各类凋落物现存量以及凋落物总量最多,其次是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云杉纯林凋落物现存量最少,而落叶组分的量在3种不同林分类型中都占绝对优势;落叶松纯林的碎屑层平均厚度为5.7cm,云杉纯林为5.1cm,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为6.3cm,混交林>落叶松纯林>云杉纯林。不同类型森林的凋落物现存量、不同季节凋落物现存量、不同树种组成凋落物现存量、不同生境下凋落物现存量均存在明显差异。
卢景龙
关键词:凋落物河岸林现存量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α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解河岸林群落的结构特点,通过设置连续小样方样带调查法,对文峪河流域上游5个典型河岸林带进行了群落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研究地区灌木Shannon-wiener指数在不同林型下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油松纯林>华北落叶松纯林>云杉纯林,Simpson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是在阔叶混交林下最高,为0.809和0.909;草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在不同林型下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纯林>针阔混交林>云杉纯林>油松纯林,Simpson丰富度指数在阔叶混交林下最高,为0.888,Pielou均匀度指数针阔混交林下最高,为0.923。从不同林型河岸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布格局可以初步判定该河岸林的边界在距溪流30~50m处。
李素新张芸香郭晋平
关键词:文峪河上游河岸林Α多样性
模拟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为揭示过量的大气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呼吸的影响,通过对照(N0:0 g/(m^2·a))、轻度施氮(N1:8 g/(m^2·a))、重度施氮(N2:15 g/(m^2·a))3个外源施氮水平下5年的野外定点试验和观测,模拟过量氮沉降条件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呼吸的变化,旨在阐明林下土壤微生物和呼吸对过量氮沉降的响应及其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10月生长季中,土壤微生物碳和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 098.93,97.31 mg/kg,二者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轻度施氮促进土壤微生物碳和氮的增加,重度施氮抑制土壤微生物碳和氮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从生长初期5月起,5-7月呈增加趋势,7月出现峰值,8月降低,9-10月小幅增加,呈现"N"形曲线。土壤微生物碳氮比为4.94~18.54,且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小。各氮处理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5,6月较低,7-8月持续增加,并在8月达到最高,9-10月逐渐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与土壤全氮、含水量、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明确过量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途径和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李素新覃志杰刘泰瑞郭晋平
关键词:模拟氮沉降土壤呼吸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分类排序被引量:7
2018年
采用线路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植物调查,对湿地公园内的植物进行区系分析,对植物群落TWINSPAN分类,对样方和物种进行DCA排序。结果表明,湿地公园范围内共有植物68科206属337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7种,裸子植物1科3属4种,被子植物62科198属326种;共有湿地植物42科85属109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3种,被子植物41科103属135种;该区域的种子植物区系在科级和属级水平均体现温带特征;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被可分为9个群落类型,其中6个是由湿地草本植物所组成的湿地群落;DCA排序图第1轴反映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含水量,第2轴所反映的生态因子还不明确。
王璠郭晋平张芸香张芸香郭跃东白晋华李素新
关键词:湿地植被种子植物区系植物群落分类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土壤氮素截留潜力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5年
以关帝山文峪河上游3种典型河岸林为研究对象,分5个梯度进行外源氮磷输入试验,通过定期土壤取样、试验室化验分析,对不同河岸林外源氮磷加载后土壤氮截留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灌木林对氮的截留量最高;全氮截留量:灌木林>阔叶林>针叶林,铵态氮的截留量:阔叶林>灌木林>针叶林;硝态氮的截留量: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铵态氮的截留量显著大于硝态氮。不同河岸林土壤对氮素的截留率有差异,针叶林的氮素截留率最高,灌木林最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滞留率都与全氮滞留率、外源氮输入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硝态氮滞留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的截留率与土壤pH相关性不显著。
李素新郭小宇张芸香郭晋平
关键词:河岸林
森林光环境对4种天然灌木的光合作用和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以山西管涔山林区常见4种灌木三裂绣线菊、二色胡枝子、黄刺玫和虎榛子成年植株为材料,在10%~20%,30%~50%2种林下透光率和林外100%全光照3种光环境中,监测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与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等形态以及生物量分配指标。结果表明:在林下10%~20%相对光强环境中,三裂绣线菊成年植株对低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较小,其光合、叶绿素a含量、形态和大部分生物量分配特性与全光环境下生长的成年植株相同,且分配到茎的生物量减少,仅表观量子效率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高于中光(30%~50%)和全光环境植株。二色胡枝子成年植株对低光环境的的生理生态响应同样有限,其光合特性、叶面积比、叶重比和冠根比与全光下相同,且茎生物量分配减少,仅叶绿素b含量、比叶面积和根重比增加。与之相反,黄刺玫和虎榛子成年植株相对较强地响应了林下光环境,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均在10%~20%光环境中下降,叶绿素a,b含量升高,根生物量分配减少,茎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增加。另外黄刺玫的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降低,而虎榛子的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比显著增大。在表型可塑性上,黄刺玫和虎榛子的形态可塑性高于三裂绣线菊,但生理可塑性相似。这一结果支持形态可塑性与植物耐阴能力相关的假说,但不支持生理可塑性与高光环境适应性间的关系。这4种天然灌木成年植株在不同光环境下表现出的生理生态响应差异和表型可塑性特点将会显著影响它们在适生区域内不同森林群落中的地位,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实践中需要考虑灌木树种的光响应特征。
王暾郭晋平刘宁张芸香
关键词: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生物量分配表型可塑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