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YY103)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艾红娟林亦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方块壮字
  • 1篇信息化
  • 1篇指瑕
  • 1篇系统特点
  • 1篇民族性
  • 1篇检字法
  • 1篇规范性
  • 1篇范性

机构

  • 4篇广西大学

作者

  • 2篇艾红娟
  • 2篇林亦

传媒

  • 2篇北部湾大学学...
  • 1篇钦州学院学报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古壮字字典》微疵指瑕被引量:1
2013年
《古壮字字典》是国内外第一部关于古壮字的字典,是目前收录方块壮字最全的工具书,对研究壮族古籍和发扬壮族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书中还存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主要有:字典检字法与正文有不对应之处,拼音壮文、标点符号、声韵调标写存在失误之处,字形重复和错漏等等。指出失误有利于《古壮字字典》的修改完善。
艾红娟
关键词:指瑕检字法
方块壮字的性质与特点被引量:1
2022年
方块壮字又被称为“古壮字”,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本文从方块壮字产生的社会条件、字形本体的分析、国际标准的归类等方面,讨论了方块壮字的仿汉字借源文字性质,并结合实例简析了方块壮字借源与自源交互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系统性特点。其特点如下:造字行为表现出自发性与无序性,具有汉语俗字的特点,借源与自源交互发展,表音是方块壮字的主要功能,方块壮字的字符具有时间层次和地域层次。在诸多仿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中,方块壮字相较历史较长、覆盖面最广、使用人口最多、文献最为丰富。
林亦
关键词:方块壮字系统特点
方块壮字信息化的意义与可行性研究
2022年
方块壮字的信息化有利于实现标准拼音壮文与方块壮字相结合。在对方块壮字的字形、字音、字理、字频、历史等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推介主形字、标注标准的拼音壮文,既能保留资料的原始信息,又能通过计算机手段实现“个人创造—社会通行—推介规范”的目的,同时遏制土俗方块壮字的无序发展,使壮字字符体现稳定化、信息化、国际化特征,成为壮族人以“我手写我口”的工具。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多语多文化的和谐发展,还能使壮语、壮文化的传承发展落到实处。
林亦
关键词:方块壮字信息化
《古壮字字典》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古壮字字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关于古壮字的字典。它的编写遵循了规范性、科学性、民族性三原则。《古壮字字典》堪称壮族文字研究史上的丰碑。
艾红娟
关键词:规范性民族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