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FA100277)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 相关作者:钱素平傅大友王雅戈朱林生何东亮更多>>
- 相关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和实施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若干问题探析
- 2012年
- 新建本科院校在重视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和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时还缺少质量文化的理论支撑,没有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多元质量观;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中不考虑知识分子的人格特点,过于刚性的评价和监控挫伤了部分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因此,构建和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应该同时重视质量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意学校不同发展阶段及教师不同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性。
- 何东亮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文化以人为本
- 协同发展 构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立交桥被引量:2
- 2014年
-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内外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必要性,并对我国以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依托,协调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互通,构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提出初步策略。
- 钱素平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立交桥
- 合作教育: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词被引量:4
- 2013年
- 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准确定位的重要性和困难性、教育资源的匮乏性、就业的迫切性和教学科研成果评价的单一性等现有问题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探讨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合作教育战略对明确定位、拓展资源、促进就业、多元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且实效显著。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合作教育实践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总结研究。
- 朱林生王雅戈
- 关键词:新建本科合作教育
-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三个关键词被引量:8
- 2013年
-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意识、质量制度、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三个关键词。质量意识作为主体的认识自觉,是提高质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质量意识,才能形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自觉;质量制度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规范和保证,也是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制度条件;质量文化把质量意识和质量制度内化并升华为主体的价值追求和职业方式,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真正根基和切实保障。
- 傅大友
- 关键词:质量文化
- 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指出构建面向现代大学制度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关键与保证。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阐述在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开展教学质量保证工作;制定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系统,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推进质保体系的实施与运行,以及结合学校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可为新建本科院校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参考。
- 钱素平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
-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个案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在阐释新建本科院校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重要性的前提下,以常熟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为个案,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如何构建进行探讨。
- 傅大友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
- 试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分析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存在问题及影响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原因,进而从强化质量保证意识、强化培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强化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改进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 钱素平
- 关键词:教学质量